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6)2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计数器; (7)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 (8)有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9)1000次擦写周期;
(10)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 AT89C51的管脚说明: 1.电源引脚
电源引脚接入单片机的工作电源。 (1)VCC(40脚):接+5V电源。 (2)VSS(20脚):接数字地。 2.时钟引脚
(1)XTAL1(19脚):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时钟发生器电路的输入端。当使用片内振荡器时,该引脚连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采用外接时钟源时,该引脚接外部时钟振荡器的信号。
(2)XTAL2(18脚):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当使用片内振荡器时,该引脚连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采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悬空。
3. 控制引脚
此类引脚提供控制信号,有的引脚还具有复用功能。
(1)RST(TESET,9脚):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在此引脚加上持续时间大于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以是单片机复位。在大年纪正常工作时,此引脚应为<0.5V低电平。
(2)EA/VPP(31脚):EA为该引脚的第一功能,即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控制端。VPP为该引脚第二功能,即在对片内Flash进行编程时,VPP引脚接入编程电压。
(3)ALE/PROG(30脚):ALE为CPU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外部数据存储器提供一个地址锁存信号,将低8位地址锁存在片外的地址锁存器中。PROG为该引脚的第二功能,即在对片内Flash存储器编程时,此引脚作为编程脉冲的输入端。
(4)PSEN(29脚):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7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 并行I/O口引脚 P0口:
(1)P0口为双功能口——地址/数据复用口和通用I/O口。
(2)当P0口用作地址/数据复用口时,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用作与外部存储器的,输出低8位地址和输出/输入8位数据。
(3)当PO口用作通用I/O口时,由于需要在片外接上拉电阻,端口不存在高阻抗(悬浮)状态,因此是一个准双向口。为保证引脚信号的正确读入,应首先向锁存器写1。单片机复位后,锁存器自动被置1;当P0口由原来的输出状态转变为输入状态时,应首先置锁存器为1,方可执行行输入操作。
(4)一般情况下,P0口大多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这时就不能再作为通用I/O口使用。
P1口:
(1)P1口是一个8位双向I/O口。 P2口:
(1)作为地址输出线使用时,P2口可以输出外部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与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一起构成16位地址,可以寻址64KB的地址空间。当P2口作为高8位地址输出口时,输出锁存器的内容保持不变。
(2)作为通用I/O口使用时,P2口为一个准双向口。功能能与P1口。 (3)一般情况下,P2口大多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口使用,这时就不能再作为通用I/O口使用。
P3口:
(1)P3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不存在搞阻抗输入状态,为准双向口。 (2)当某位不作为第二功能使用时,可作为第一功能通用I/O口使用。
2.2.3 时钟电路
AT89C51单片机时钟信号为各个部件单位的运行提供时间基准,即各个部件均在时钟信号的基础上有条不紊的工作,因此,单片机的工作速度直接受到时钟信号频率快慢的影响,时钟信号的稳定性也直接决定着单片机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是单片机时钟电路常
8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用的两种方式。本设计采用的是内部时钟方式。图2-3是AT89C51内部时钟方式的电路。图中的电容C1和C2值的通常均选择为30pF。晶震频率的范围通常在1.2-12 MHz内。本设计选用的晶体振荡频率为12 MHz。晶体的频率越高,系统的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的工作运行速度越快。但反过来,运行速度越快对存储器的速度要求就越高,对印刷电路板的工艺要求也越高,即要求线间的寄生电容越小。晶体和电容应尽可能的安装的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寄生电容,更好的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的工作。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的时钟频率也在逐步提高,现在部分类型的单片机芯片的时钟频率最高可达33 MHz。
30pfC1C2图2-3 时钟电路图
X1Y112MX2
2.2.4 复位电路
C310URSTS1VCCR310K 图2-4 复位电路图
9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只需要给AT89C51的复位引脚RST加上大于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使单片机复位。复位电路的基本功能是:从系统上电直至系统电源稳定前为系统提供复位信号,待系统电源稳定后再将复位信号撤除。但为防止电源开关抖动,电源稳定后也要经一段时间后才能撤销复位信号。复位电路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按键复位又分为电平复位和脉冲复位两种。本设计采用按键电平复位方式,按键手动电平复位是通过RST端经电阻与电源VCC接通来实现,具体电路如图2-4所示,图中电容为10uF,电阻为10K。
2.2.5 驱动电路
1. 行驱动电路
行驱动电路由74HC154译码器来充当。
所谓译码,就是将每一组代码的含意翻译出来的过程,也就是编码的逆过程。该设计中采用74HC154译码器,其作用即是将一组4位代码转换为想要的确定的16位代码。
译码器是组合逻辑电路的一个重要的器件,芯片74HC154为 4线16线译码器,74HC154译码器的引脚(管脚)如图2-5所示。
图2-5 74HC154引脚图
10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其引脚功能如表2-1所示。 74HC154译码器工作原理:
当两个选通端(E1和E2)均为低电平时,可将地址端(A、B、C、D,A为最低位,D为最高位)的二进制编码在一个对应的输出端以低电平的方式译出。假设地址端的值为0000(分别对应D、C、B、A),那么则说明其O号端口输出是有效的,则其输出值为0111111111111111(低电平有效)。假设地址端的值为0001,那么则说明其1号端口输出是有效的,则其输出值为1011111111111111。假设地址端的值为0010,那么则说明其3号端口输出是有效的,则其输出值为1101111111111111,以此类推。
表2-1 74HC154引脚功能表
引脚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符号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Y8 Y9 Y10 GND Y11 Y12 Y13 Y14 11
功能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接地端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单片机的LED滚动显示屏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