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哪些项目的增加不会引起国民收入提高(政府国防开支增加)(个人计算机出口增加)(消费者娱乐支出增加)
5.下面哪些情况可能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政府增发救济金)(个人所得税减少)(企业储蓄减少)
6.引致LM曲线变得平坦是由于(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更敏感)(交易性、谨慎性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变得不敏感)
7.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处(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相等)(收入和利率水平同时满足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8.下列哪些属于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9.下列那些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工资)(利率) 10.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1.当经济发展陷入严重衰退时,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政策(央行买入国债)(政府减少税收)(政府增加购买支出)
12.下列哪些情况能够增强货币政策效果(投资对利率更敏感)(边际消费倾向变大) 13.下列哪些情况能够增强财政政策效果(投资对利率更加不敏感)(边际消费倾向变大)(货币需求对收入更加不敏感)(货币需求对利率更加敏感) 14.下列那些不属于政府购买支出(贫困救济)(国债) 15.挤出效应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IS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斜率) 16.下列哪些工具能够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个人所得税)(失业救济) 17.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代理国库)(制定货币政策)(报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18.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价格水平上升,投资会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净出口会减少)(价格变化引起可支配收入变化,从而消费变化) 19.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价格水平)
20.考虑能够使得总需求曲线更加陡峭的因素,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21.能够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向右的政策因素有(政府购买增加)(私人投资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转移支付增加)
22.下列哪些理论可以说明供给曲线为正斜率的(货币幻觉理论)(价格粘性理论)(工资粘性理论)
23.短期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一般可能有以下状况(滞涨)(衰退)(过热) 24.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债权人)(领取固定工资者)(持现款的人)
25.下面哪些因素可以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过度扩展性财政政策)(过度扩展性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
26.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各经济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 27.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货币供给量的长期增长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税是政府收入来源的一部分)
28.有关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失业使得经济衰退,GDP偏离潜在产出水平)(失业率永远不可能等于零)(自然失业率意味着所有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失业会使得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失业率位于自然失业率时,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
29.汇率有哪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外国货币的本国货币的买价表达)(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本国货币的外国货币的卖价表达) 30.汇率形成的制度有(固定汇率制度)(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制度)
6
31.实际汇率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主要有以下因素决定(两国的名义汇率)(两国的物价水平)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题范围整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