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总结了很多前人的经验。该系统设计的是一个基于XML,结合了ASP.NET的应用系统,采用了分层的设计方法,分离了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 该系统设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理解XML作用。使用JavaScript操作DOM(Document Object Model)进行动态显示及交互; 使用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相关操作; 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与Web服务器进行异步数据交换。
从总体上看,该系统客户端的笔记本上实现井下资料网上处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而且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系统的可移植性、伸缩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管理性等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数据库管理的功能还不够强大,缺少直观的后台管理功能等。这些问题都是将来可以升级、扩展和努力改进的方向。
致 谢
回顾这几个月紧张而充实的生活,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他对我的支持、帮助和信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整个毕业设计。我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奋斗的**同学,他们在技术上给了我大量的建议和帮助。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舍友**同学、**同学,是他们真诚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在设计过程中倍感温馨。
最后,衷心地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和同学,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 迪克,Kevin,邓尚贤.XML:管理者指南:构架XML的企业级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30
[2]Marchal,杨洪涛.XML示例程序导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8-58. [3]Wahlin,王宝良.基于XML的ASP.NET开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0-240. [4] 安德森,Anderson Francis,王毅,杨浩.ASP.NET1.0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0.
[5] Ullman,考夫曼,杨浩.ASP.NET1.1入门经典.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0. [6] 郝钢,袁永刚,严治国.ASP.NET2.0开发指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50. [7] 斯帕恩哈尔斯,威尔顿,利佛莫尔,袁国忠.ASP.NET经典案例教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5-31.
[8] Roger S.Pressman著.梅宏译.软件工程 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五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19-223、416-419.
[9] 莫勇腾.深入浅出设计模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36-248.
[10] 宫继兵.ASP.NET2.0Web数据库开发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0-1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毕业论文(未排版无摘要)(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