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早稻种植,桂南3月上旬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7月上旬播种,秧龄18~25天,桂南全生育期110~115天(手插秧),桂中、桂北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手插秧)。前期株形较散,叶细长斜立,中后期株形自然紧奏,倒3叶直立,叶片绿色,剑叶长25厘米左右,宽1.0厘米左右,叶鞘紫色,分蘖力强,后期青枝腊秆,熟色好,抗寒性中,抗倒性较差,作早稻种植或氮肥偏多时,叶片过长披露,结实率略低;株高105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8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80粒,结实率75.6~85%,千粒重28.2克,谷粒长1.2厘米,宽0.4厘米,长宽比3.0,穗型松散,谷粒淡黄色,稃尖紫色,个别粒有白色短芒;晚稻米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糙米率80.7%,精米率74.9%,整精米率72.0%,粒长7.1mm,长宽比3.3,垩白米率16%,垩白度1.7%,透明度2级,碱消值4.4级,胶稠度60mm,直链淀粉含量15.7%,蛋白质含量7.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5~7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和稻瘿蚊9级。 产量表现:2000年晚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优质组初试,三个试点(南宁、玉林、柳州)平均亩产556.9公斤,比对照粤香点增产9%,增产显著,位居第一;2001年晚稻参加中熟组区试,七个试点(象州、贺州、柳州、荔浦、宜州、桂林、融安)平均亩产495.1公斤,比对照汕优桂99减产0.2%,减产不显著,位居第四。1999~2001年晚稻在桂南、桂中稻作区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50~500公斤。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晚稻,因地制宜种植。
6、中优315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06号
品种来源:广西大学1998年利用中九A与自选的恢复系T315(测64-49×密阳46)配组而成的感温型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早稻种植,桂南3月上旬播种,桂中3月中旬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桂南、桂中7月上旬播种,秧龄18~25天,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手插秧)。株高115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8万左右,穗长23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55粒左右,结实率77.7~81.2%,千粒重25.4克。株型适中,群体生长整齐,叶色青绿,叶姿一般,剑叶长36~40厘米,宽1.8~2.0厘米,且较挺直,叶鞘绿色,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耐寒性中,抗倒性中,较易落粒,谷粒长9mm,长宽比3.6,谷色淡黄,稃尖无色,无芒;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8%,精米率74.7%,整精米率38.3%,粒长6.7mm,长宽比3.2,垩白米率80%,垩白度22.8%,透明度3级,碱消值4.9级,胶稠度58mm,直链淀粉含量25. 7%,蛋白质含量8.9%。试点田间观察发现轻级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8.7级。
产量表现:2001年晚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三个试点(武鸣、北流、荔浦)平均亩产462.6公斤,比对照特优63(ck1)增产3.5%,比对照博优桂99(ck2)增产4.6%;2002年早稻参加中熟组区试,五个试点(贺州、柳州、荔浦、宜州、桂林)平均亩产517.2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7.8%,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一。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50~530公斤。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并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7、优Ⅰ315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07号
品种来源:广西大学1998年利用优ⅠA与自选的恢复系T315(测64-49×密阳46)配组而成的感温
6
型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早稻种植,桂南3月上旬播种,桂中3月中旬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桂南、桂中7月上旬播种,秧龄18~25天,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手插秧)。群体生长整齐,耐寒性中,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姿披垂,长势繁茂,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较强,落粒性中;株高113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7万左右,穗长22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47粒左右,结实率81.8%左右,千粒重24.8克。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4%,精米率74.8%,整精米率33.6%,粒长6.0mm,长宽比2.6,垩白米率91%,垩白度35.5%,透明度4级,碱消值4.5级,胶稠度58mm,直链淀粉含量26.8%,蛋白质含量9.1%;试点田间观察发现轻级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8.7级。
产量表现:2001年晚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三个试点(武鸣、北流、荔浦)平均亩产425.9公斤,比对照特优63(ck1)增产4.7%,比对照博优桂99(ck2)增产5.3%;2002年早稻参加中熟组区试,五个试点(贺州、柳州、荔浦、宜州、桂林)平均亩产517.1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7.8%,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一。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50~530公斤。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并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8、中优317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08号
品种来源:钟山县种子公司1998年用中九A(中国水稻研究所提供)与自选的恢复系317R(桂99×轮回422)配组而成的感温型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桂中、桂北早稻种植,3月15~25日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6月25日~7月5日播种,秧龄20~25天,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手插秧)。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适中,长势繁茂,茎秆淡青色,叶色青绿,叶姿一般,耐寒性中;株高11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7万左右,穗长24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55粒,结实率68.5%以上,千粒重26.2克;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较强,落粒性中。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0%,精米率73.7%,整精米率30.3%,粒长6.8mm,长宽比3.2,垩白米率76%,垩白度23.2%,透明度3级,碱消值4.8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26.4%,蛋白质含量9.4%。试点田间观察发现有轻级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5~7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7.6级。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中熟组区试初试,五个试点(贺州、柳州、荔浦、宜州、桂林)平均亩产513.8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7.1%,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四;晚稻续试,平均亩产433.3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减产1.6%,不显著,位居第四。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30~500公斤。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中北稻作区种植。
9、华优107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09号
品种来源:藤县种子公司1999年利用Y华农A(华南农业大学育成)与自选恢复系“R107”配组而成的感温型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早稻种植,桂南3月上旬播种,桂中3月中旬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桂南、桂中7月上旬播种,桂北6月25日~7月5日播种,秧龄18~25
7
天,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手插秧)。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姿一般,长势繁茂,耐寒性较强,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落粒性中;株高105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9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20~135粒,结实率82.6%左右,千粒重21.9克;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1.1%,精米率74.1%,整精米率48.7%,粒长5.9mm,长宽比2.6,垩白米率40%,垩白度8.4%,透明度3级,碱消值5.7级,胶稠度58mm,直链淀粉含量26.5%,蛋白质含量8.7%。试点田间观察发现中级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5~9级,白叶枯病5~7级,褐稻虱8.6~9.0级。
产量表现:2001年晚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迟熟组区试初试,六个试点(南宁、玉林、钦州、合浦、百色、藤县)平均亩产450.7公斤,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5.5%,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三。2002年早稻参加中熟组区试续试,五个试点(贺州、柳州、荔浦、宜州、桂林)平均亩产516.0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7.6%,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三;生产试验两试点(贺州、河池)平均亩产506.3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2.5%。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作晚稻种植,并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10、华优92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10号
品种来源:藤县种子公司1999年利用Y华农A(华南农业大学育成)与自选的恢复系“R928”配组而成的感温型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早稻种植, 桂南3月上旬播种,桂中3月中旬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桂南、桂中7月上旬播种,秧龄18~25天,全生育期118天左右(手插秧)。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姿和长势一般,耐寒性较强;株高11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8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50粒,结实率75%以上,千粒重24.1克;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中,落粒性中;据农业部稻米用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78.9%,精米率70.1%,整精米率60.5%,粒长6.0mm,长宽比2.6,垩白米率22%,垩白度6.2%,透明度3级,碱消值4.9级,胶稠度39mm,直链淀粉含量22.2%,蛋白质含量10.7%。试点田间观察有轻级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7级,穗瘟7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7.2级。
产量表现:2001年晚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迟熟组区试初试,六个试点(南宁、玉林、钦州、合浦、百色、藤县)平均亩产449.54公斤,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5.4%,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四。2002年早稻续试,平均亩产488.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9%,不显著,位居第二;生产试验两试点(玉林、藤县)平均亩产511.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1.2%。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并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11、宜香1577(原名:宜香优1577)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11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8年利用自选的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宜恢1577配组而成的感温型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早稻种植,桂南2月25日~3月5日播种,桂中3月中旬播种,秧龄25~32天,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手插秧)。群体整齐度一般,株型紧束,叶色浓绿,叶片略长而挺直,叶鞘绿色,叶
8
耳无色,长势一般,耐寒性较强,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较强,落粒性中;谷粒长粒型,黄色,无芒。株高115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7.0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55粒左右,结实率71.0%左右,千粒重24.8克。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糙米率79.8%,精米率68.8%,整精米率45.2%,粒长6.8mm,长宽比3.1,垩白米率56%,垩白度16.2%,透明度3级,碱消值5.6级,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20.9%,蛋白质含量10.3%。米质总体上优于对照特优63,且有微香味。区试点田间观察有轻级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和稻瘿蚊9级。 产量表现:2001年早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优质组区试初试,五个试点(南宁、玉林、贺州、柳州、宜州)平均亩产484.2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1.5%,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一;2002年早稻参加迟熟高产组续试,五个试点(南宁、玉林、钦州、百色、藤县)平均亩产467.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0.8%,减产不显著,位居第七。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50~500公斤。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种植特优63、汕优63的地区种植。
12、特优227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12号
品种来源: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99年用龙特甫A与自选的恢复系227(七丝占×桂引901)组配的感温型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桂中、桂北早稻种植,3月15~25日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6月25日~7月5日播种,秧龄18~25天,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手插秧)。株高108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8万左右,穗长23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45粒,结实率78.8%左右,千粒重24.4克;群体整齐度一般,株叶型紧束,叶色青绿,叶姿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落粒性中。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糙米率81.2%,精米率73.7%,整精米率65.7%,粒长6.1mm,长宽比2.6,垩白米率95%,垩白度12.8%,透明度3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40mm,直链淀粉含量20.8%,蛋白质含量8.3%。试点田间观察发现有中级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7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8.6级。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中熟组筛选试验,两个试点(河池、荔浦)平均亩产554.7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12.6%,位居第三;晚稻参加中熟组区试,六个试点(贺州、柳州、荔浦、宜州、桂林、融安)平均亩产448.7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1.9%,不显著,位居第一。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50~530公斤。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13、绮优桂9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13号
品种来源: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99年利用自选的优质不育系绮A与恢复系桂99配组而成的感温型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桂南早稻种植,2月25日~3月5日播种,秧龄25~32天,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手插秧);桂中晚稻种植,7月上旬播种,秧龄20~25天,全生育期118天左右(手插秧)。群体整齐度一般,株型紧束,叶色较浓绿,叶姿挺直,剑叶窄直,长势一般,耐寒性中,熟期转色中,抗倒性较强,较易落粒;株高10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9万左右,穗长23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40~160粒,结实率71.2~80%,千粒重21.9克,谷粒细小,谷粒长8mm,长宽比3.0。据农业部稻米及
9
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糙米率76.5%,精米率65.8%,整精米率56.9%,粒长6.1mm,长宽比3.0,垩白米率7.0%,垩白度1.8%,透明度3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45mm,直链淀粉含量21.3%,蛋白质含量9.9%。试点田间观察发现有轻级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6级,穗瘟7~9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0级。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迟熟组区试,五个试点(南宁、玉林、钦州、百色、藤县)平均亩产435.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7.4%,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十;晚稻参加中熟组区试续试,六个试点(贺州、柳州、荔浦、宜州、桂林、融安)平均亩产418.1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减产5.1%,不显著,位居第七。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30~500公斤。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产量略偏低,但米质优,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晚造,桂中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并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14、桂花占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14号
品种来源: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从收存的同名地方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水稻品种。 特征特性:早稻种植,桂南3月上旬播种,桂中3月15~25日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桂南、桂中7月上旬播种,秧龄18~25天,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手插秧)。群体生长较整齐,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姿和长势一般,耐寒性中,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较强,落粒性中;株高10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8万左右,穗长约22厘米,每穗总粒数120~135粒,结实率76.9%左右,千粒重23.6克。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糙米率79.5%,精米率71.2%,整精米率53.9%,粒长6.9mm,长宽比3.3,垩白米率24%,垩白度8.5%,透明度3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36mm,直链淀粉含量25.6%,蛋白质含量12.7%。试点田间观察发现有轻级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5~7级,白叶枯病3级,褐稻虱8.5级。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优质组区试初试,四个试点(南宁、玉林、柳州、宜州)平均亩产462.5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5.7%,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一;晚稻续试,五个试点(南宁、玉林、贺州、柳州、宜州)平均亩产416.3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31.9%,增产极显著,位居第四。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00~480公斤。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15、新香占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15号
品种来源: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94年用中繁21(中国水稻所引进)作母本与自选的桂占4号作父本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水稻品种。
特征特性:早稻种植,桂南3月上旬播种,桂中3月15~25日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桂南、桂中7月上旬播种,秧龄18~25天,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手插秧)。群体整齐度一般,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姿挺直,长势一般,耐寒性中,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较强,落粒性中;株高105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穗长19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45粒,结实率85.0%左右,千粒重20.1克。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糙米率79.6%,精米率72.5%,整精米率64.1%,粒长5.7mm,长宽比2.7,垩白米率18%,垩白度6.5%,透明度3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40mm,直链淀粉含量24.6%,蛋白质含量10.5%;米质较优,煮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3年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