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五次考试
高三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a-23 Cl-35.5 Zn-65 Ag-108 Cu-64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 厨房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 铜矿石在细菌作用下可直接转化为单质铜,这个过程叫生物炼铜 D.外形似海绵、密度小、有磁性的炭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古代文献对KNO3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选目的 项 A 使用 “……凡焰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D 性质 “(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本草纲目》 3.在给定条件的水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H+):c(OH-)=1:2的溶液:K+、Al3+、HCO3-、ClO- B.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a+、Ba2+、NO3-、Cl- C.中性溶液中:SO32-、S2-、Fe3+、Cl-
D.C. c(H+)/c(OH-)=1×1012的溶液中: Na+,CH3COO-、 MnO4-、 Fe3+ 4.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事实是 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
B. 硝酸易挥发,而硫酸难挥发 D. 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利用KNO3的氧化性
溶解、蒸发、结晶 KNO3能自燃 古代文献 说明 利用焰色反应 C.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5.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强氧化性 ②氯化铁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 ③光导纤维可用作通讯材料是因为其具有导电性 ④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
⑤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⑥H2O2、SO2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是因为H2O2具有还原性,SO2具有漂白性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将Na、Na2O、NaHSO4、干冰、Si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的作用力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36;X、Z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R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质子数的两倍。下列有关这四种元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R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的还原性要弱 B.X与Z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 C.只有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
D.X、Y、Z、R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8.反应A2(g)+B2(g)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a-b)的差值减小 C.每生成2molAB分子吸收bkJ热量
D.若反应生成AB为液态,吸收的热量小于(a-b)kJ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a2O2与N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生成0.5mol O2时,转移电子数是2NA B.通入了1molCl2的新制氯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22.4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 NA D.1L 1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 10.下列实验中,根据相应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液,再加盐酸 后沉淀消失 实验 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现象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结论 该溶液中含有Ca2+
石灰石与浓盐酸混合共B 热,将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 将少量Cl2 通入某无色溶液中,再加入淀粉溶液 D 向Ag2CrO4的浑浊液中加少量Na2S溶液 溶液先变黄,加入淀粉后变蓝 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Ag2S)>Ksp(Ag2CrO4) 该溶液中有I— 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产物中不含有二氧化碳 11.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 CO2,充电时“呼出” CO2。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 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入” CO2时的正极反应:4Na++ 3 CO2+ 4e -= 2Na2CO3+ C B. “呼出” 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 C. “吸入” CO2时,钠箔为正极
D. 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 L CO2,转移电子数为0.75 mol
12. 下列装置和试剂(尾气处理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H3BO3可以通过电解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 O2↑+4H
-
+
B.N室中:a%
D.理论上每生成1mol产品,阴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
14.将燃煤排放的含有SO2的烟气通入海水(主要含Na+、K+、Ca2+、Mg2+、Cl-、 SO42-、
Br-、CO32 -、HCO3-等离子)进行脱硫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海水显酸性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SO2+2H2O+O2=4H++2SO42-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只有SO42-数量发生了变化 D.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CuSO4含量最高
15.如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C置于A处,铁棒表面 产生气体
B. 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C置于B处,铁棒质量将减小,溶液中Cu2+浓度也减小
C. 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C置于B处,电子由负极流到碳棒,再由碳棒通过溶液流到铁片,最后流回正极
D. X为锌片,Y为NaCl溶液,开关C置于A处,铁氧化速率增加
16. 将8.985g 含少量氯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分解越完全,消耗盐酸的量越少
B.共生成0.1mol二氧化碳,固体中氯化钠为5.85g C.固体中碳酸氢钠含量越多,钠元素的含量也越多 D.溶液中的钠离子为0.11mol,原固体中的碳酸氢钠为8.4g
二、填空题(共52分)
17、(12分)碲(Te)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化工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1)下列关于碲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ⅥA族 B. Te的氧化物通常有Te02和Te03
C. H2Te04的酸性比H2S04酸性强 D.热稳定性H2Te比H2S弱,H2Te比HI强 (2)用电子式表示H2Te的形成过程: ; 比较H2Te与水的沸点:H2Te H2O(填“〉”、“〈”或“=”
(3)Te02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工业上常用铜阳极泥(主要含有Te0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单质碲,其工艺流程如下:
①“碱浸”时Te0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沉碲”时控制溶液的pH为4. 5?5. 0,生成TeO2沉淀。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 ;防止局部酸度过大的操作方法。
是 。 ③“酸溶”后,将S02通入TeCl4酸性溶液中进行“还原”得到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工业上还可以通过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碱浸、过滤后的滤液得到单质碲。已知电解时的电极均为石墨,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8.(8分)下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溶液,f为铜电极,c、d、e、g、 h均为石墨电极。甲为铅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
????2PbSO4+2H2O,Pb+PbO2+2H2SO4???其两个电极的电极材料分别为PbO2和Pb。闭合K,?充电放电发现g电极附近的溶液先变红,20min后,将K断开,此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据此回答: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