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
《西方经济学》(宏观)
课程学习 指 导 书
王文玉 编 2009年8月
? 课程内容与总的学习方法指导
课程性质和目标:西方经济学(宏观)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原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的学习方法建议:第一步,观看录像;第二步,阅读教材相应章节;第三步,再看一遍讲课录像;第四步,自己试着总结每一讲的内容并和老师的总结对照;第五步,做习题。注意:在学习的过程要多思考,争取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切忌死记硬背。第六步,关注新闻媒体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和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
章节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 各章重点和要求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意义和一些基本概念,尤其是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重点概念和原理
流量 存量 GDP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GNP 国民收入
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 简单收入决定模型 IS-LM模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开放经济宏观分析 AD-AS模型 失业和通胀 增长 学时分配 4 5 3 2 3 3 4 4 三、思考题
1. 解释为什么GDP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 2. 按照支出法GDP有哪些构成?
3. 按照收入法GDP有哪些构成?
4. 为什么按照收入法计算GDP时要加上间接税和减去政府补贴? 5. 当把GDP当作经济福利指标来使用时它有哪些缺陷?
6. 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政府赤字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
7. 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某国的国民收入核算数据计算GNP、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 2000年某国部分国民收入核算数据(十亿美元) 净外国要素收入 折旧 工资 租金 净利息 业主收入 公司利润 间接税 GDP 9 1257 5639 140 571 711 957 682 9966 8. 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某国国民收入核算数据计算个人收入、政府转移支付、间接税、折旧和GDP。
GDP 净外国要素收入 GNP 折旧 NNP 间接税 国民收入 社会保险 公司所得税 未分配公司利润 转移支付 个人收入 个人所得税 可支配收入 -9 9957 8700 8018 -706 -286 -274 -1292 6990
第12章 简单收入决定模型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理解和牢记均衡收入的条件,掌握均衡收入的计算,理解消费在均衡收入决定中的重要性,熟练掌握乘数的概念和计算。
二、重点概念和原理
总需求 总供给 总支出 均衡产量(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自主支
出 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预算盈余
三、思考题
1. 假设一个简单经济中的消费函数是C=100+0.8Y, 投资I=100。 ① 计算均衡收入水平。 ② 计算均衡消费和储蓄。
③ 假如因为某种原因实际产出为800, 产出将会如何调整?为什么? ④ 倘若I增加到200,均衡收入将如何变化? ⑤ 这里的投资乘数是多少? ⑥ 画图说明(a)和(d)。
2. 假设一个简单经济中C=30+0.8Y,I=30+0.1Y。 ① 求均衡收入和均衡消费。 ② 计算投资乘数。
3. 假设一个封闭经济中消费C=100+0.8YD,投资I=200, 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所得税税率t=0.25。
① 计算均衡收入。
② 计算投资乘数并解释为什么投资乘数比习题2中的投资乘数变小了。 ③ 计算I=200时的财政盈余。
4. 假设一个封闭经济由下列函数描述: C=50+0.8YD I=70 G=200 TR=100 t=0.20
① 计算均衡收入。
② 计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③ 计算财政盈余BS。
④ 假设税率t提高到0.25,新计算均衡收入和乘数。 ⑤ 预算盈余如何变化?
⑥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从0.8增加到.9,预算盈余将如何变化?
5. 假设一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收入水平为Y0=1000。如果政府把税率降低5%,同时增加减少政府购买支出50,预算盈余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6. 假设一个经济由如下函数描述,C=40+(2/3)YD,I=50,G=150,T=60。 ① 计算均衡收入。
② 假设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690,政府要用增加购买支出的办法来实现充分就业,购买支出应该增加多少?
③如果政府用减税的办法实现充分就业,税收应减少多少?
7. 与政府转移支付固定不变相比,政府转移支付随收入增加而减少时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如何变化?为什么?
第13章 IS-LM模型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理解IS-LM模型的基本框架,掌握相关概念,掌握IS-LM模型的应用。
二、重点概念和原理
投资函数 IS曲线 LM曲线 流动性陷阱 古典情况
三、思考题
1. 假设一个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130+0.5YD,(YD=Y-T),投资函数为I=200-600i,政府购买支出G=112,税收函数为T=20+0.2Y,计算对应于以下每一利率水平的均衡收入。
利率i/% 均衡收入 20 15 10 5 2 说明IS曲线的陡峭程度的决定因素。 3. 说明税率的提高如何影响IS曲线。
4. 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小如何影响IS曲线。
5. 假设一个经济中的实际货币供给为300个单位,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 L=50+0.5Y-600i
计算对应于以下每一收入水平的均衡利率: 收入Y 利率i 560 620 680 6. 说明LM曲线的陡峭程度的决定因素。 7. 解释为什么货币需求量随利率下降而增加。 8. 说明收入增加对货币需求线的影响。 9. 说明货币供给量增加对LM曲线的影响。
10. 一个经济由下列方程描述(其中i=5代表利率是5%): C=0.8(1-t)Y t=0.25 I=900-50i G=800
L=0.25Y-62.5i M0=500 P=1。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出IS方程; ② 写出LM方程;
③ 计算均衡收入和利率;
④ 画图并用文字说明为什么IS和LM交点是均衡状态。
11. 说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变小如何影响均衡收入和利率。
第14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方经济学(宏观)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