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 号 真空管/mm 直径×长 度 装水容量/kg 集热管采光面 积/m2 吸热功率/W 水温/℃ A821-1.8m Φ58×1800 200 2.90 1200~2500 40~98 其中“吸热功率”是指:在阳光照射下,集热管每秒钟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热量)。 若此热水器中装满 20℃的冷水,要使水温升高 30℃,需吸收的热量是 ▲ 大吸热功率计算,加热这些水需要的时间是 ▲
103kg/m3,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J;若按最
h。[不计热量散失,水的密度为 1.0×
21.(2018梁溪区一模)2012 年 6 月,“蛟龙号”潜水器下潜至约 6900m 以下深度,下面是某 同学收集的“蛟龙号”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的有关信息,潜水器 5:29 开 始下潜,8:29 到达 6900m 深度。
(1)潜水器下潜 6900m 的平均速度是 ▲ km/h.。
(2)科考时,如果潜水器在某区域内以某一速度匀速下降,在达到一定深度后潜水器抛弃 了自带的重为 2460N 的压载铁,经过一段时间后,潜水器以同样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潜水 器在匀速上升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
N(设潜水器在该区域所受的浮力不变,所受
阻力仅与速度的大小有关)。
22.(2018梁溪区一模)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
其核心是直流电动机。小明对家中的电动自行车 进行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 运动,获得如图所示的速度 v 和牵引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
入电压 48V ,输入电流 5A ,由图可知,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 F 的功率 为 ▲ W,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 %。 三、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32 分,其中 24、27 题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23.(2018梁溪区一模)(4 分)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重 20 牛的小球用细线系住挂在墙上,试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3)如图丙所示,画出道钉撬受到的阻力 F2 及 F 的力臂 L1。
丙
梁溪区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24.(2018梁溪区一模)(6 分)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人用电动自行车替代了摩托车。电动 自行车使用前要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
提供动力。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最高车速 蓄电池 质量 ≤30km/h 36V 10Ah 额定电压 最大骑行噪声 电动机效率 36V ≤62dB 75% 40kg 若质量是 60kg 的人骑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 6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是人与车总重的 0.02 倍,(取 g=10N/kg)求: (1)行驶 10 分钟,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 (2)行驶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005m2,试计算行驶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强 是多大?
(3)以上述速度行驶,一次充满电最多能行驶多远?
25.(2018梁溪区一模)(6 分)如图 1 所示,是同学们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其 中使用的木块因木纹不同,侧面比... 正面粗糙。 ....
小明选择四种不同的接触面, 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压力, 对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进行了 12 次测量,实验数据整理如表: 接触面 序号 压力/N 摩擦力/N 图(1) 接触面 图(2)
序号 压力/N 摩擦力/N 情 木块正 1 况 面与木 2 一 板面 3 情 木块侧 4 况 面与木 5 二 板面 6 1.7 0.3 0.8 3.7 5.7 1.7 1.2 0.6 情 木块正 7 况 面与玻 8 三 璃面 9 情 木块侧 10 况 面与玻 11 四 璃面 12 1.7 0.4 1.3 3.7 5.7 1.7 1.8 0.4 3.7 1.5 2.5 3.7 1.0 1.6 运动,
5.7 5.7 (1)实验中应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或玻璃)上做 ▲
梁溪区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
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分析表中序号为 1、2、3(或 4、5、6?)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 (3)小明比较情况一和情况三中的实验数据发现,压力相同时,木块在 ▲ 表面 (选填“木板”或“玻璃”)上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并分析得出:情况三(木块正面与玻 璃面)比情况一(木块正面与木板面)的接触面粗糙,他的依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滑动摩擦力越大。
(4)同组的晓宏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玻璃表面比木板表面光滑得多,情况三(木块正面 与玻璃面)比情况一(木块正面与木板面)的接触面要光滑。当压力相同时,木块在玻璃表 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应该更小。
于是,同学们进一步分析了情况三和情况四中的实验数据,发现:当压力为 1.7N 时, 两种情况的摩擦力均为 0.4N,但是随着压力的增大,出现压力相同,接触面变光滑时摩擦 力更 ▲ 。
(5)为什么出现“接触面变光滑摩擦力反而增大”?晓宏联想到家里使用的吸盘式塑料挂 衣钩,如图 2 所示。把挂衣钩的吸盘压在普通墙面上时,挂衣钩挂不住物体;当把挂衣钩的 吸盘同样压在玻璃、瓷砖等光滑的墙面上时,就可以悬挂较重的物体。由此晓宏猜想可能是: _ ▲ 使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这种猜想是否合理?还 有其他原因吗?于是他准备回家查阅资料,继续进行探究来解决这个疑问。
26.(2018梁溪区一模)(8 分)在复习电学知识时,小明在实验室又做了“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和“探究电流 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3.8V,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1A”。
甲
乙 丙 丁
(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了电路。实 物中少了两根导线。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应放在最 ▲ 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3.8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 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4)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丁所示 的小灯泡的 I-U 图像。由图像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小灯泡的电阻 ▲ (选
梁溪区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9V,则小灯泡的实际功 率 ▲ 0.38W(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小明所用的四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5Ω、 10Ω、15Ω、20Ω。他直接利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所连的电路进行实验,他把电路中的小 灯泡取下,电路的其他元件连接方式不动,把四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探究。如果 要保证电路中各元件的安全,且用四个电阻都能顺利地完成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 该在 ▲ 范围内选择。 A.U ≤ 3V
B. 2.4V≤U ≤ 3V
C.U ≥ 3V
D.3V ≤U≤ 6V
27.(2018梁溪区一模)(8 分)超声波加湿器通电工作时,雾化片产生每秒 170 万次的高频率振动,将水抛离 水面雾化成大量 1μm~5μm 的超微粒子(水雾),吹散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改变空气的湿 度。
图甲所示是某型号超声波加湿器,下表为其部分技术参数,其中额定加湿量是指加湿器 正常工作 1h 雾化水的体积;加湿效率是指实际加湿量和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 额定加湿量 Q 额 15L/h
额定电压 U 额 220V 额定功率 P 额 660W 水箱容量 V 30L 加湿效率 k ≥1.2×10L/(h?w) ﹣2
甲 乙 丙
(1)水雾化成超微粒子的过程 ▲ (选填“是”或“不是”)汽化现象。加湿器正常 工作时电流为 ▲ A,加满水后最多能加湿 ▲ h。 (2)在没有其他用电器接入电路的情况下,加湿器工作 30min,标有“3000imp/kw?h” 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 720 次,此过程中加湿器的实际功率是 ▲ W,加湿器的加 湿量 Q 实至少为 ▲ L/h。
(3)超声波内部有一个湿度监测装置,利用湿敏电阻可实现对环境湿度的精确测量。图乙 中为该湿度监测装置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 24V,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 120Ω,电流表 的量程为 0~100mA,电压表的量程为 0~15V,湿敏电阻的阻值 R0 随湿度 RH 变化的关系 图线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该电路计算湿度监测装置能够测量的湿度范围。
梁溪区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9 页(共 8 页)
2017 年春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 九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5 C C A B D
6—10 B D A C A
11—12 A D
二、填空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3.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静电 14. 静止;速度;惯性
15. 小;大;反射 16. 10;放大;不能 17. 78;96
18. 右;0.82×10;偏小 19. 6;1
3
20. 2.52×10;2.8 21. 2.3;1230 22. 210;87.5 三、解答题 23 .略
7
24.(1)72000J;(2)10;(3)48600m
(每问 2 分,公式、代入数据、单位得一分,答案对得 1 分)
25.(1)匀速直线;(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玻璃;接触面越粗糙;(4)大;(5)大气压(每空 1 分)
5
26.(1)连线略;(一条连线 1 分,共 2 分)
(2)断开;左;(3)1.52;(4)变大;大于;(5)B(每空 1 分) 27.(1)不是;3;2;
(2)480;5.76;(每空 1 分)
(3)30%~90%(算出 30%得 1 分,算出 90%得 1 分,过程得 1 分)
梁溪区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10 页(共 8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无锡市梁溪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