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
沉淀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4学时)
掌握:
1. EDTA络合物的特点; 2. 金属指示剂作用的原理。
3. 金属离子能被EDTA准确滴定的条件 熟悉:
1.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EBT、XO);
2. 条件稳定常数以及各类副反应(酸效应与配位效应)系数的计算; 3.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基准物。 4. 单一离子滴定的酸度条件选择。 了解:
1. EDTA的理化性质;
2. 络合滴定的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4学时)
掌握:
1.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 2. 碘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 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减免方法。 熟悉:
能斯特方程式及条件电位; 了解:
1.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原理;
2. 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第十章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4学时) 掌握:
1. 掌握直接电位法的基本原理及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的概念; 2. 测定溶液pH值的原理与方法。 熟悉:
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确定终点的方法。
了解:
1.2.3.
掌握:1.2.3.4.5.熟悉:1.2.3.4.了解:1.2.
掌握:
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和方法; pH玻璃电极的构造与原理; pH计在药学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6学时)
电磁波的波长与能量、波数、频率之间的关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成立条件及有关计算; 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 单组分定量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光学性能与光路类型; 定性鉴别与纯度检测; 比色法。 光谱分析法分类 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的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及基本概念;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十二章 荧光分析法(2学时)
1.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荧光、磷光的发射过程和特点); 2. 荧光定量方法。 熟悉:
1. 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的各种途径; 2.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基本部件及特点。 了解:
1.2.
熟悉:
1.2.3.了解:
1.2.3.
掌握:
1.2.熟悉:
1.2.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荧光分析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学时) 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第十六章 质谱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定量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与示例。 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十七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3学时)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色谱过程、分配系数与保留行为的关系); 吸附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定性分析方法。 吸附薄层色谱法固定相和流动相及其选择; 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3. 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
法的分离机理。
了解:
1. 熟悉色谱法的产生与发展及分类; 2. 平面色谱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掌握:1.2.3.4.5.熟悉:1.2.3.4.5.了解:1.2.
掌握:1.2.熟悉:1.第十八章 气相色谱法(7学时)
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固定液的选择原则; 分离度的定义与计算;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塔板理论与速率理论函意与应用 固定液的分类; 载体的分类和选择;
分离方程式及各种因素对分离度的影响; 分离条件的选择。 气相色谱法特点及应用;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第十九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4学时)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定量分析方法。 固定相的分类;
2. 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一般选择原则; 3. 定性分析方法;
4.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了解: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2. 反相、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分离机理、特点、用途。
学时分配表
章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绪 论 内 容 理论学时 1 实验学时 10 5 5 3 4 1 3 7 4 54 4 5 36 备注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4 重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概论 酸碱滴定法 非水酸碱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质谱法 经典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学时总计:90 2 2 6 2 2 4 4 4 6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药学专科(分析化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