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服务体系。肉牛模式化育肥等系列技术在我区得到普及和应用。全区有43家饲料加工经营企业,每年向社会提供预混料和浓缩料10万吨。有30多个兽药营销单位,可提供良好的疫病防治保障。 2.4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2.4.1国内鸡蛋消费需求分析
家禽具有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饲料转化率高、适应密集饲料 等特点,能在较短的生产周期内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营养丰富的蛋、 肉产品,作为人类到理想的动物蛋白食品来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 中将禽肉和禽蛋视为优质食品甚至是补品。
通过2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了国内培育优良品种和从发达国家进口祖代相结合的良种供应模式。从品种构成上来看,海兰和罗曼蛋鸡仍是国内饲养的主要蛋鸡品种。目前国内蛋鸡父母代饲养量在 1800 万只左右,商品蛋鸡饲养数量接近 20 亿只。
我国是世界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禽蛋生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首位。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蛋鸡业已形成了年产值逾千亿元的巨大产业,禽蛋成了我国罕见的数 10 年来绝对价格几乎未随物价上涨而变化的商品,尤其是通过鸡蛋获取优质动物性蛋白,每克蛋白质仅需 0.042-0.055 元,低于其他肉类和奶类。 鸡蛋作为最廉价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起到了很
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重要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禽蛋产量在发生一个很显著的动态变化。发达国家总的产蛋经过上世纪 60 年代-80 年代的高速增长,90 年代趋于稳定;到发展中国家蛋鸡产业发展很快,17 尤其是 90 年代处于一个跨越时期,从 1990 年的不到 2000 万吨,到现在的3500 万吨, 超过世界总产量的 2/3,其中中国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2003 年度中国蛋鸡存栏量 20 亿只左右,(包括 约 5 亿只后备母鸡),其中集约化商品蛋鸡约 10 亿只,占世界蛋鸡存栏的 40%,中国蛋鸡产业正逐步由世界养鸡大国向养鸡强国迈进。
从中国本国的蛋鸡产业发展来看,80 年代初期,鲜蛋存储量为 280 万吨,年人均占有量仅为 4.9 千克,到 2002 年禽蛋产量增加到 2000 万吨大关,年入均占有量达到了19.5 千克,接近西方发达国 家水平;2003 年家禽业总产值为 2415 亿(禽蛋总产值为 1000 多亿 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 28.56%,家禽及其相关产业为农民提供约 7800 万人就业,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中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0 年 代末至 80 年代初),主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第二阶段(1985年 -1995 年),主要以副食基地和农民养殖为主;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至今),主要以农户养殖为主体,农民作为中国蛋鸡养殖主体,加速了我国蛋鸡产业在农村的普及,推动了中国蛋鸡产业的发展。
2.4.2鸡蛋市场及价格分析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城镇化发展,2010年-2015年中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对鸡蛋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由量变转为质变,对蛋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关注。如: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居民喜欢吃无公害绿色鸡蛋,则对鸡蛋的产品质量和品种的需求有增加的趋势,是鸡蛋潜在的一种需求的表现。
尽管鸡蛋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也有一定的需求弹性。如肉鸡、猪、牛、羊肉、牛奶、蔬菜等其他替代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对鸡蛋的需求。一般来讲,在鸡蛋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替代品价格的下跌,会使消费者转移对替代品消费,从而减少鸡蛋消费;而替代品价格上涨,就会增加人们对鸡蛋的消费。鸡蛋的人均消费量与替代品价格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就如每年的秋菜大量上市之际,秋菜价格低下,人们就会大量购入蔬菜,减少对鸡蛋的购买量,鸡蛋价格就会下跌。反之,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棚菜价格高涨,也会带动鸡蛋价格上涨。
2.4.3产品竞争力分析
本项目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效益。养殖场通过规模饲养,使得蛋鸡饲养成本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这样为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二是品质优势。在养殖过程中聘请有关畜牧技术人员对饲养环节进行技术指导,能够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质、质量
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保证的鸡蛋。
2.4.4市场风险分析
通过对鸡蛋市场供求关系价格走势分析后认为,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应该看到,该项目同时存在着市场风险。
第一,风险来自生产技术的掌握。该项目技术水平先进,需要对技术人员和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否则,难以达到质量要求,影响企业收购。
第二,风险来自养殖生态环境的控制。养殖小区能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进行防治动物疾病,保证动物健康和动物卫生环境,对产品走向市场至关重要。
第三,风险来自成本控制。该项目前景广阔,但若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高,与企业收购价格不相适应,销售必将发生困难,巨额投资难以收回。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
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3.1.1 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模确定原则和依据 一是具备发展蛋鸡的生态资源,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条件,二是
有良好社会条件。有一定蛋鸡养殖历史,具有掌握和具备蛋鸡养殖技术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接受新观念,新知识能力坚强的队伍,三是认识到位,自愿并积极参与蛋鸡养殖的生产活动中,愿意通过蛋鸡养殖增加收入,改变生活水平和质量。四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全区乃至周边地区发展蛋鸡具有示范拉动作用,通过一个蛋鸡养殖场的生产活动,让周边农民学习到科学养殖所带来经济社会效益。五是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交通、通讯、建设场地等社会基础条件具备。六是符合当地生产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七是养殖户具有一定的蛋鸡养殖场建设基础,通过国家扶持,尽快见到效益。八是养殖规模具备最佳经济和生态效益,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考虑先进性、科学性;其次,建设数量与养殖规模相配套,建设形式上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现实与发展相结合;并兼顾生产管理和疾病防控。
3.1.2建设内容和方案
改扩建鸡舍30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资150万元。建粪污处理场300平方米,单价0.01万元,总投资3万元。
项目预建设3个蛋鸡场(小区)建设内容具体如下: 兴旺养殖公司:改扩建鸡舍10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资50万元。建粪污处理场100平方米,单价0.01万元,总投资1万元。
马玉蛋鸡场:改扩建鸡舍10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禽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