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转炉风机房正常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7次,事故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C)次。
A、10 B、12 C、20 D、25
248.转炉煤气回收,应设一氧化碳和氧含量连续测定和自动控制系统; 回收煤气的氧含量不应超过(B)%。
A、1.5 B、2 C、0.8 D、1
249.氧气、乙炔、煤气、燃油管道,应有良好的导除静电装置,管道接地电阻应不大于(A)Ω。
A、10 B、5 C、3 D、6
250.氧气、乙炔、煤气、燃油管道,每对法兰间总电阻应小于(C)Ω,所有法兰盘连接处应装设导电跨接线。
A、0.1 B、0.2 C、0.03 D、0.6
251.轧钢车间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其宽度一般不小于(C)m。
A、2.0 B、1.2 C、1.5 D、1.6
252.固定平台或安全通道,防护栏杆应不低于(D)m。 A、0.9 B、1.2 C、1.5 D、1.05
253.地沟的照明装置,固定式装置的电压不应高于36V,开关应设在地沟入口;手持式的不应高于(A)V。
A、12 B、24 C、36 D、42
254.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必须保证该设施内氧气含量不低于(D)%。
A、20 B、23 C、21 D、19.5
255.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D)ppm或氧
气含量低(小于19.5%)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
A、24 B、30 C、40 D、50
256.煤气发生炉电捕焦油器应设当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能及时切断电源的装置:煤气含氧量达(B)%;煤气压力低于50 Pa(5.1 mmH2O)。 A、2 B、1 C、3 D、4
257.电除尘器应设有当高炉煤气含氧量达到(B)%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
A、2 B、1 C、3 D、4
258.焦炉煤气电捕焦油器设在鼓风机后,应设泄爆装置,设自动的连续式氧含量分析仪,煤气含氧量达1%时报警,达(A)%时切断电源。
A、2 B、1 C、3 D、4
259.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以级(B)等。
A、厂内治安 B、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C、思想道德
260.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B)、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A、思想道德内容B、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C、生产情况
261.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B、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A)、有关事故案例。ABCD
A、职业卫生事项 B消防、C、治安
262.烧结球团配电室、电缆室(电缆垂直通道),油库和磨煤室,应设有烟雾火灾自动报警器、监视装置及灭火装置及(C)
A、煤气报警器 B 空气呼吸器 C、火灾报警系统宜与强制通风系统联锁
263.烧结原料场应有下列设施: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B)、车辆运行的警示标志、原料场设备设施应设置防电击、雷击安全装置。
A、操作规程;B、停机或遇大风紧急情况时使用的夹轨装置 C、空气呼吸器
264.烧结点火器应符合下列要求:设置空气、煤气比例调节装置和煤气低压自动切断装置(B)、点火器平台设置CO报警仪。
A、设置煤气流量计 B、烧嘴的空气支管应采取防爆措施。C、设置空气流量计。
265.烧结点火器检修应遵守下列规定:事先切断煤气,打开放散阀,用蒸汽或氮气吹扫残余煤气;取空气试样作一氧化碳和挥发物分析,(C),与外部应有联系信号。
A、准备工具 B、设置检修平台 C、检修人员不应少于两人,并指定一人监护。
266.进入竖炉炉内作业应遵循以下准则:待竖炉排空,冷却(A)小时后,方可进入炉内作业。
A、4 B、3 C、2
267.关于炼铁厂内各种操作室、值班室的设置,下列说法哪个正确(C)。
A、不宜设在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B、应设在热风炉燃烧器、除尘器清灰口等可能泄漏煤气的危险区;C、不应在氧气、煤气管道上方设置值班室。
268.下列哪些属于一类煤气作业区(A)。
A、风口平台、渣铁口区域、除尘器卸灰平台及热风炉周围。 B、休风时炉喉点火,水封的放水,检修上升管和下降管 C、检修热风炉炉顶及燃烧器,在斜板上部、出铁场屋顶、炉身平台、除尘器上面和喷煤、碾泥干燥炉周围作业。
269.下列哪些属于二类煤气作业区(A)。
A、炉顶清灰、加(注)油,休风后焊补大小钟、更换密封阀胶圈,检修时往炉顶或炉身运送设备及工具
B、检查大小钟,溜槽,更换探尺,炉身打眼,炉身外焊接水槽,焊补炉皮,焊、割冷却器,
C、检查冷却水管泄漏,疏通上升管,煤气取样,处理炉顶阀门。 270.安全生产工作要牢固树立 ( A )的理念,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
A 安全发展 B 经济发展 C 企业发展 271.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 B )的方针。
A 安全第一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72.( C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A 班组 B 岗位工人 C 企业
273.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键是 ( A )安全责任的落实。
A 企业主要负责人 B 企业领导班子 C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27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 A )、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A 危险化学品 B 纺织业 C 轻工业
275.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 C )上岗。
A 职称证书 B 安全培训证书 C 职业资格证书
276.《通知》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 C )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 (厂长、经理)。 A 3年 B 5年 C 终身
277.《通知》要求,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 A )的“三违”行为。
A 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B 违章生产、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C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治安
278.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一般包括( C )。
A 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 B 人员保障和设备保障 C 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
279.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 A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专职 B 兼职 C 专职或兼职
280.“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B )。
A 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81.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应在( A )进行。
A 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 B 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 C 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前
282.下列属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 A )
A 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B 无期限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C 使用前要做全面检查
28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 A )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 A 安全标志 B 安全警示 C 许可标志
284.( C )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A 岗位工人 B 班组长 C 特种作业人员
285.( A )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A 安全生产责任制 B 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制度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86.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保证,应根据企业的性质决定。一般来说,国有企业由( B )予以保证。
A 董事会 B 厂长或经理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287.安全生产费用是高危行业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 ( A )的资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安全考试题库(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