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签上自己的名字。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账单送到她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吸引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人们之所以传诵这
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德。(2分) 2.“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
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有照应。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手法的地
方吗?请你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文中的词语给短文换个题目,或根据中心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 / 10
(九) 习作训练(25分)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饮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要注意突出其特点。不少于400字。
7 / 10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1.赢(颖) 是(释) 顶顶(鼎鼎) 鹊(雀)
踹踹(惴惴) 捕(哺) 莫(膜) 裂(咧) 2.示例:居 据(根据) 锯(锯齿) 剧(话剧) 甚 堪(堪称)湛(精湛) 葚(桑葚)
二、1.撰写 扰乱 撇下 堪称 毅力 权衡 胶水 狭窄
2.缩 寥寥 犹豫 孜孜
3.(1)闻鸡起舞 闻所未闻 耳闻目睹 闻风丧胆 (2)窃窃私语 交头接耳 胡说八道 能说会道 (3)兔死狐悲 悲欢离合 悲天悯人 悲喜交集 (4)依依不舍 跃跃欲试 孜孜不倦 欣欣向荣 三、1.(1)我猜想杨亚洲 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2)赵小磊 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3)看了这本书, 很受教育。
2.示例:(1)这地方可真吵,快把天吵翻了。 (2)这房子可真小,连只蚂蚁也住不下。 (3)教室里可真静,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四、1.艰辛 壮丽 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她 仙人掌花 她是一个顽
强不屈,同命运抗争的人 2.不屈不挠 勇于冒险
示例:坚持不懈 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 坚韧不拔 3.鲁滨逊漂流记 英 笛福
8 / 10
4.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人最怕的是没有勇气,只要勇敢地去面对,那么很多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5.时间简史 宇宙之王 顶礼膜拜
示例:听说刘德华来到了我们县城,大家纷纷前往。现场简直是水泄不通,有求签名的,有求合影的,有上前献花的。刘德华被大家团团围住,忙得不可开交。
五、示例:《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值得我们好好阅读一番。《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辉煌,认识许许多多不同性格的君王、臣子等,体会到这五千年悠久历史的高深美妙。 六、1.简?爱 呼啸山庄 艾格尼斯?格雷 脱颖而出
2.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最终也获得极大的成功。 3.示例:三毛、张爱玲 三毛 哭泣的骆驼
4.他会羞愧地想:看来真的不能小看女子啊。当初,我真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讽刺她,没有想到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七、1.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2.“满满一大杯牛奶”使得处在困境中的男孩看到生活中存在着爱心,重新燃起希望,振作起来,继续拼搏奋斗。
9 / 10
3.(1)“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与“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照应;
(2)“施以爱心,不图回报”与“回报这个‘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起到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4.示例:知恩图报 八、思路分析:
①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饮料,可以用它的名字为习作命题。②写的时候,从特点、功用等方面有重点地介绍这一饮料。③适当地介绍这一饮料的制作方法,增强习作的感染力。④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饮料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文略。
10 /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附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