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安全操作规程(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以提醒施工注意,尽量避免施工出现问题。(五)机房设计时,应有“注意机房防漏、防渗水”的要求,设备安装位置尽量避开馈线洞和空调口的下方。 (六)机房内所有墙洞、楼地板洞、地槽等均需采用非燃烧材料密封,凡近期不使用者均需用非燃烧材料封闭。

(七)设备安装设计时应注意综合考虑机房设备的维护、扩容、安装的方便。 (八)空调设计时应注意排水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九)通信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接地规范对设备进行接地设计。机房内通信设备及其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进局电缆的保安装置接地端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套均应做保护接地,与地线排可靠连接,在接地排接线端子连接处做镀锡处理。 (十)机房防火设计必须符合《 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设计文件中须说明所采用的设备、材料必须符合防火、阻燃的要求。

(十一)所有由建筑物外部引入的线缆(包括电力线、用户线、通信光缆)必须采取放电过压过流的防范措施。

(十二)通信机房内的通信线缆布放必需遵守相关规范,原则上采用上走线方式布线;交流电缆与直流电缆、电源线与信号线要求分开布放、不可交叉;各类电源线卜48v , 220v , 38OV )均须与其它信号线分隔布放,并加阻燃PVC 线槽套装。

(十三)通信机房内不得设有各类水管、与工程无关的走线架(管)不得穿过机房。

第六章通信电源专业安全操作规程

本专业安全操作规程分四部分:查勘、设计文件的编制、设计审核、设计会审。主要内容分为:供电系统(交流系统、直流系统)、电源设备(设备选型、设备配置、容量计算)、接地及防雷、导线的选择及布放(导线型号选择、导线规格的计算、走线方式、三线分离原则)机房及设备安装(机房承重、抗震加固)。

第一条电源专业设计人员在勘察设计时,必须严格遵照通信电源工程设计规范,

包括:《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 YD5040 一97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5059 一98 )、《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 YD / TS \一2 001 )、《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5078 一98 )、《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

(YDJ26 一89 )、《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S 068 一98 )等及设计中涉及到的其它规范要求。

第二条工程查勘

(一)通信电源专业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查勘时,必须遵守“第二章:基本安全操作规程”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操作。(二)为保证设计文件满足电信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工程查勘应重点注意的安全事项有: 1 、机房承重

电源设备一般体积大,重量重,对机房的承重要求高,如变压器、柴油发电机、uPS 、蓄电池等,查勘时必须重点了解机房的荷重,包括向有关方面核实或通过建设单位委托有关方面出具机房荷重证明。 2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必须严格遵守的首要条件。 ( 1 )对于新建局(站)或新建电源设备如直流系统、uPs 系统,查勘时应重点对市电的种类进行了解,即区分市电供电方式为第一类?第二类?或不可靠的第三、第四类?了解市电的种类,以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设备进行安全合理的配置。( 2 )主要设备的容量及负荷值:通信电源设备安装,都需要考虑上级电源设备的容量及负荷,以确定上级电源设备是否满足本期电源设备的容量需求。查勘时必须核实整个上级交流供电系统中各级主要设备的容量及现有最大负荷值,主要设备包括:变压器、低压配电设备(断路器、熔断器等)、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蓄电池组、直流配电柜、电源列柜等。查勘时应注意:1 、设备的容量应为在用设备的容量,对于备用设备或已经停用的设备,其容量是否可用应与动力维护单位核实,如直流系统中关闭的整流模块等。2 、由于表计存在误差或失灵,因此不能仅仅依据测量仪表的数值来确定其负荷值(如设备上的电流表指示值等),应使用其他仪表(如钳型电流表)进行比较从而确认。( 3 )主要设备对应的电缆线径:电源系统中各级设备的对应电缆的载流量是否满足其下级设备的需求是系统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设备的不断增加,以及之前的电缆配置不尽合理,电源设备容量与对应的电缆线径明显不适配的现象难以避免。因此,查勘时不能忽略对本次新增设备以上各级电源设备对应的电缆线径进行核实,避

免由于本次增加负载造成电缆过载。3 、交流系统保护接地

交流供电系统配电装置的接地是为确保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保证电源设备的可靠供电。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有三种基本型式( TN 系统;TT 系统;IT 系统),查勘时应核实交流系统的保护接地方式,其中重点是区分TN 系统中的三种型式:TN -s 系统(既通常所称的三相五线及单相三线)、TN -C 系统(既通常所称的三相四线)及TN -c -s 系统。只有弄清楚现有系统的接地方式,才能在此基础上采用正确的保护接地。 4 、防雷

雷电过电压将威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因此电源设备设计一般都包含防雷保护设计,以达到将过电压降低到设备允许的水平。而防雷保护采用的一般原则是分区保护和多级保护。因此,在查勘时不仅要明确交流系统的接地型式,以确定避雷器的安装方式,还应明确本次安装的电源设备属于哪种防雷保护范围及所处的级别,以及明确设备的耐压水平,以正确选择避雷设备。查勘时应遵循并考虑到的电源系统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 1 )、微波站和地球卫星站等局站的市电高压引入线路,如采用高压架空线路时,其进站端上方宜设架空避雷线,长度为300-500m ,避雷线的保护角应不大于25 度,避雷线(除终端杆外)宜每杆作一次接地。

(2)、位于城区的电信局,市电高压引入线路宜采用地理电力电缆进入局(站),其电缆长度不宜小于200m 。

(3)、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均应各装一组避雷器,避雷器应尽量靠近变压器装设。

(4)、出入局(站)的交流低压电力线路应采用地埋电力电缆,其金属护套应就近两端接地。低压电力电缆长度宜不小于50m ,两端芯线应加装霹雷器。 5 、走线方式

通信机房设备种类多,大量的有源设备及无源设备采用各种线缆进行布放,走线复杂,安全隐患多。设计必须遵守“三线分离”原则,即通信机房内交流线、直流线、信号线分开敷设,满足阻燃安全的要求。因此,查勘时应重点对电源设备对应的电源线走线路由进行查勘,尽可能保证交流线与直流线分开敷设,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敷设,并各自采用专用的走线架(槽、管道)布放(难以分开的加

防护套管)。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遵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尽可能采用上走线方式。

6 、导线的选择

查勘时,应明确导线沿途所经过的环境条件,包括易燃、易爆、腐蚀、水浸、外力损伤、环境温度等种种可能导致导线损坏的情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选择导线的型号、外加保护措施等)避免损坏的发生。 7 、原始记录的保管、存档

上述查勘资料,应作为设计的依据,并做好保管及存档工作。

第三条设计文件的编制应在设计说明、施工图纸中将安全问题全面落实,进行

安全技术的论证和交底。

(一)设计说明:对于涉及到人身及设备安全问题的,必须进行详细的说明。说明包括市电的种类、交、直流供电系统的现状、系统运行方式、主要设备的容量及负荷值、接地系统的现状,本次安装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技术参数、应用范围、机房的承重、设备的抗震加固等。对于上述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应重点进行说明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设计应注意的重点:

1 、设计文件应对电源系统进行详细的安全论证,说明系统的可靠程度,不能流于形式只做表面的描述。

2 、配电开关的容量配置应遵守级差配合原则,下级开关容量不得大于上级开关容量。

3 、导线的选择应根据其负荷量及敷设情况进行严谨的计算,并依据其载流量表选取,不得随意选择。

4 、电源设备(包括配电设备)的负荷预测应统筹考虑,多方求证核实,不得随意取值,尤其应核对用电设备厂家提供的负载功耗数值,不应随意降低来满足电源设备的配置需要。例如,在建设单位已经提出了电源设备建设规模的情况下,设计人员仍然必须根据设计原则进行核算,不应盲目套用数据来肯定。(二)施工图纸:设计人员应该按照施工图纸用于指导工程施工的原则认真绘制施工图。施工安全问题,尤其是电源设备施工安全问题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到的。对于查勘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设备的停送电、设备的割接、设备的承重加固等,应在施

工图中使用文字重点说明,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必要时,应绘制详图配合文字的说明。

第四条设计审核

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应由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电源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必要时,由负责审核的电源专业人员提出并召集其他专业人员共同会审,以解决单一专业不能解决的其他安全问题。

第五条设计会审

在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会审中,设计负责人应重点进行安全技术的交底。对于设计人员不能明确解决的安全遗留问题,应在会审时提出,要求建设单位解决,不得隐瞒或遗漏。对于建设单位出于部分理由提出的不利于安全的要求,不应盲目遵从,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

第七章数据专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工程设计时应符合设计规范以及最新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与防火标准文

件,符合防火、防水、防雷击、防腐蚀、防震、防噪音。若个别地方达不到安全标准的限值时,设计人员应参照“第二章第十三条”的规定进行操作。

第二条数据专业对通信机房的要求参照“第五章交换传输专业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条款的规定。

第三条设计文本中应在技术要求方面和管理要求方面对网络安全提出要求。在

技术方面上,网络安全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物理安全: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以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 网络安全:把需要保护的网络用防火墙从开放因特网中隔离开来,实现内部信任网与外部不可信任网之间或是内部网不同网络之间安全区域的隔离与访问控制,保证网络系统及网络服务的可用性。

信.息安全:在网络实施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各种手段来保障信息的安全搜索、存放和共享。最基本的原则是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政策。信.息安全包括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安全操作规程(3)在线全文阅读。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安全操作规程(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38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