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百二十三 ②五百四十六 ③八百七十 ④九百零七
师:我们班一共有10个组,如果把10个组的塑料袋凑在一起就是多少了? 生:一万
师:请组长带着你们组的豆子站到前面来。 师生惊叹:哇!一万粒豆子是这么多呀! 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数了。 生2:我会用好办法数豆子了。 (四)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节课的差异,第一,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第二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正确率,特别是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
第二课时 拨一拨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重点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
活动一:拨一拨 (一)出示信息(投影)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 4、我们学校有880人。 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 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活动二:练一练 1、说一说商品的价钱。 2、写出横线上的数。 3、填一填。 (五)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狭窄面过于狭窄,限制了学生的总结和拓展能力的提高。应留个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开拓学生的思维。
2、针对课堂学生出现的错误,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生成资源”,教师马上采取教师讲解出错误的措施来使学生明白错因,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讲解,使学生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地位没有很好的体现。应放手让学生讲解出错因。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总体结构和知识内在的联系没有太多的创新,过于零碎,没有给学生以总体的知识框架结构。
第三课时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比一比 创设情境:小鸟认数 1、学生扮演小鸟认数: 1084 982 3756 4184 2、比大小
出示 1084 982 3756 4184 3、讨论:
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4、交流: 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5、明确:
(1)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 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活动二 练一练
在( )里填上“<”或“>”
1074()846 389()982 5102()5184 (1)学生独立练习
(2)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活动三:试一试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 独立思考
(2) 讨论: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 (3) 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 (4) 独立完成 (5) 想一想: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活动四:猜数游戏 活动五:估一估 1、大约有多少粒豆子? 2、估一估,填一填
树上大约有一( )个桃子,大约有三( )片叶子,河里大约有五( )只鸭子。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地进行给予式的讲解。学生能够自己研究明白的教师绝对不讲,从而把宝贵的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研究来自感悟和体验的地方。学生活动多、动脑、动口说、动情感受、领悟、体验的时间多、机会多、即锻炼多。并抓重点题型进行练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