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热风炉拱顶温度串级与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武汉理工大学《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v有效 H 100 250 620 1036 1200 1513 1800 2050 2516 4063 21068 28840 33500 37000 42000 44450 44470 54000 49660 54050 上 D 下 4346 5400 5200 7300 8000 6780 8500 9000 9330 9000 99600 9000 9500 10100 H/D 4.80 5.57 4.80 4.70 4.95 4.93 4.93 5.70 5.57 5.35 表1我国设计的热风炉尺寸表

1.1炉基的设计

由于整个热风炉重量很大又经常震动,且荷重将随高炉炉容的扩大和风温的提高而增加,故对炉基要求严格。地基的耐压力不小于2.0~2.5kg/cm2,为防止热风炉产生不均匀下沉而是管道变形或撕裂,将三座热风炉基础做成一个整体,高出地面200~400mm,以防水浸基础由A3F或16Mn钢筋和325号水泥浇灌成钢筋混泥土结构。土壤承载力不足时,需打桩加固。

生产实践表明,不均匀下沉未超过允许值时,可将热风炉基础又做成单体分离形式,如武钢、鞍钢两座大型高炉,克节省大量钢材。

1.2炉壳的设计

热风炉的炉壳由8~20mm厚的钢板焊成。对一般部位可取:δ=1.4D(mm)。开孔多的部位可取:δ=1.7D(mm), δ为钢板厚度(mm),D为炉壳内径(m),钢板厚度主要根据炉壳直径、内压、外壳温度、外部负荷而定。炉壳下部是圆柱体,顶部为半球体。为确保密封炉壳连同封板焊成一个不漏气的整体。由于炉内风压较高,加上炉壳耐火砖的膨胀,使热风炉底部承受到很大的压力,为防止底板向上抬起,热风炉炉壳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同时炉底封板与基础之间进行压力灌浆,保证板下密实,也可以把地脚螺栓改成锚固板,并在底封板上灌上混泥土。将炉壳固定使其不变形,或把平底封板加工成蝶形底,使热风炉成为一个手内压的气罐,减弱操作应力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焊接必须进行X光探伤

2

武汉理工大学《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检验,要求炉壳椭圆度不大于直径的千分之二,整个中心线的倾斜(炉顶中心与炉底中心差)不大于30mm。为了保证炉壳和炉内砌砖的密封性,在砌砖前后要试漏、试压,砌砖后工作压力的1.5倍试压,每小时压力降<=1.5%.蓄热室、燃烧室的拱顶和连接管处采用(韧性耐龟裂钢板)含锰、铝的镇静钢。高温区炉壳外侧用0.5mm铝板包覆,铝板与炉壳间填充后3mm保温毡,使炉壳温度控制在150~250℃,防止内表面结露,也防止突然降温(暴雨)使炉壳急冷而产生应力。炉壳内表面涂硅氨基甲酸乙醋树脂保护层,防止NOX与炉壳接触。

1.3炉墙的设计

炉墙一般由耐火层、绝热层和隔热层组成。作用是保护炉壳和减少热损失。各层厚度应根据炉壳温度和所用耐火材料的界面温度确定。因炉墙温度自上而下逐渐升高、所以不同高度耐火层和绝热层厚度不同。一般下部区域温度低、荷重大,宜选用较厚耐火砖,减薄的绝热层,所留膨胀缝可小。上部高温区,荷重小,但为了减少热损失,应增加绝热层的厚度,耐火层可较薄。炉墙通常由345mm耐火砖砌筑,一般风温水平的热风炉和炉壳接触的是65mm后的硅藻土砖绝热层,绝热层和耐火砖之间是60~145mm后的干水渣填料层,用以缓冲膨胀。两层绝热砖之间填以50~90mm后的干水渣或硅藻土或石粉。隔墙上部由于燃烧室位置在热风炉内的一侧,靠格子砖的隔墙为两面加热,而靠热风炉大墙一侧的隔墙为一面加热。因此,前者的温度比后者高,产生的高温蠕变大,而耐火材料不适应高温时,就使燃烧室向格子砖方向倾斜,并进而使上部格砖严重错孔。

a -多用与燃烧室侧 b -多用于蓄热室侧

图2 炉墙的组成

3

武汉理工大学《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1.4拱顶的设计

拱顶是连接燃烧室和蓄热室的砌筑结构,它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工作,应选用优质的内火材料,并保证砌体结构的稳定性,燃烧时高温烟气流均匀地进入蓄热室。内燃式热风炉拱顶有半球形,锥型,抛物线形和悬链形,目前国内传统内燃式热风炉一般多采用半球形。它可使炉壳免受侧向推力,拱顶荷重通过拱脚正压在墙上,以保持结构稳定性。应加强热风炉上部与拱顶的绝热保护,鉴于拱顶支在大墙上,大墙受热膨胀,受压易于破坏,故将拱顶与大墙分开,支在环形梁上,使拱顶砌成独立的支撑结构。采用抛物线形拱顶和悬链形拱顶稳定性较好,悬链形拱顶的气流也较均匀,但结构较复杂。下为拱顶结构图图3。

图3拱顶结构

在拱顶内衬的内火砖材质,决定拱顶温度水平,为了减少结构质量和提高

拱顶的稳定性,应尽量缩小拱顶的直径,并适当减薄砌体的厚度。拱顶砌体厚度减薄后,其内外温度差降低,热应力减少,可相当延长拱顶寿命。中型热风炉砖厚以300~500mm为宜,大型高炉热风炉砖厚以350~400mm为宜。但是砖型过多制造麻烦,过少则施工困难。国内部颁标准以有了3组9种拱顶定型砖适用于砌筑内部半径为2100~3900mm的半球形拱顶。拱顶的下部第一层砖为拱脚砖。常用钢圈加固,使炉壳少受水平力作用。在拱顶的正中为特制的炉顶盖砖,上有安装测拱顶温度的电热偶孔。为了提高热效率,减少热损失好保护炉壳,拱顶的隔热是

4

武汉理工大学《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十分重要的。高风温热风炉拱顶隔热砖的厚度为400~500mm,一般由2~3层隔热砖组成。拱顶耐火衬材质与炉顶温度的关系由表2。

材质 标号 炉顶温度 粘土砖 RN-38 1250 RL-48 1350 高铝砖 L2-65 1450 硅砖 DG-95 1550 表2 热风炉拱顶耐火衬材质与炉顶温度的关系

1.5蓄热室的设计

蓄热室是热风炉进行热交换的主体,它由格子砖砌筑而成。砖的表面就是蓄热室的加热面,格子砖块作为贮热介质,所以蓄热室的工作既要传热快又要贮热多,而且要有尽可能高的温度。格子砖的特性对热风炉的蓄热能力,换热能力以及热效率有直接影响。

蓄热室断面积,一般是从选定的热风炉直径扣除燃烧室断面积而得到的,它应该用填满格子砖的通道面积中的气流速度来核算。为了保证传热速度,要求气流在紊流状态流动,即雷诺数大于2300。由于气体在高温下粘度增大,而且格孔小不易引起紊流,故现代高风温热风炉要求有较高的流速以满足传热的要求,在生产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蓄热面积不少,顶温很高,但风温上不去,烟道温度却上升很快,其原因主要是流速低造成的。

蓄热室工作的好坏,风温和传热效率如何,与格孔大小、形状、砖量等也有很大的关系。

但在燃烧室两侧蓄热室狭窄处存在死角,烟气在蓄热室断面上分布不均,相对的减少了蓄热室面积。眼镜形燃烧室结构稳定性差,热应力小,当量直径小,不利于煤气燃烧:但蓄热室死角小,烟气流分布均匀,有效面积利用较好。复合型兼备上述两种形状的优点,设计上采用多。

5

武汉理工大学《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1.6燃烧室的设计

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空间,位于颅内的一侧,它的断面形状有三种,即圆形、眼睛形、复合型。本设计采用复合型,燃烧能力大,气流在燃烧室内分布均匀,燃烧效果好,废气分布均匀。下为燃烧室断面形状,图4。

1-燃烧室 2-蓄热室

图4 燃烧室断面形状

燃烧室隔墙一般由两层互不错缝的高铝砖砌筑,大型高炉用一层345mm和一层230mm高铝砖砌成,中小高炉用两层230mm高铝砖砌成。两层之间彼此无约束,在受热膨胀时互不受阻碍。燃烧室比蓄热室要高出300~500mm,目的是使烟气流在蓄热室内分布均匀一些。

1.7炉箅子与支柱的设计

蓄热室全部格子砖都通过炉箅子支持在支柱上,当废气温度不超过350℃,

短期不超过400℃时,用普通铸铁就能稳定的工作,当废气温度较高时,可用耐热铸铁( Ni0.4%~0.8%,Cr0.6%~1.0%)或高硅耐热铸铁。为避免堵住格孔,支柱和炉箅子的结构应和格孔相适应。支柱高度要满足安装烟道哦冷风管道的净空需要,同时保证气流畅通。炉箅子的块数与支柱相同,而炉箅子的最大外形尺寸,要能从烟道口进出。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热风炉拱顶温度串级与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2)在线全文阅读。

热风炉拱顶温度串级与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553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