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6规划依据
1.6.1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一号文件);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4)。
1.6.2相关规划、规范、标准与文献
《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 《############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 《########################蔬菜发展规划》; 《########################水产发展规划》; 《########################林果花卉发展规划》; 《########################畜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绪论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第二章 基础状况 第二章 基础状况
2.1############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概况
为了探讨现代农业和现代水利的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鸭河口灌区水资源优势,促进灌区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2001年市政府决定在唐河、宛城两县(区)建设鸭河口灌区10万亩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示范区”位于鸭河口灌区腹心地带,距市区15-20千米,涉及########################、茶庵乡和唐河县桐寨铺共3个乡(镇)、34个行政村,总人口7.3万人,耕地面积12.7万亩。示范区建设也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对############重点督办的工作之一。2003年,市委、市政府把示范区建设列入政府督办的30件大事之一。为了最终达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更名为“############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2005年,邀请原中国农科院院长许越先教授和有关专家与市农办合作编制了《############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规划了7个功能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示范区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世行项目资金、国家水利项目资金、农业结构调整资金、交通建设资金和基层自筹资金等共计1亿多元,建成柏油、混凝土主干道21千米;支、斗、农渠硬化117条,99.6千米;新打配套机电井88眼;新修整修建筑物2240座;植树61万株;建成温室大棚1000亩;
8
第二章 基础状况 建养牛示范园7处,养鸭示范园50处,种兔场1家;发展水产基地1500亩,加工企业23家。通过这些建设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内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农田排灌标准有了很大提高,科技含量明显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
2.2规划区############及############村基本情况
############位于市区东南15千米处,南与金华乡交界,东与唐河县桐河乡桐寨铺镇相邻,西与黄台岗镇接壤,北接茶庵乡。全乡国土面积82.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辖16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183个村民小组,农户11687户,总人口47316人。2009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4.0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86元。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完备,全乡已开发基本农田7.5万亩,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沟相通,渠相连,路相接,田成方,林成网”的示范方标准。近年来############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富乡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努力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三大突破。2009年全乡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7万亩,总产3763万公斤;瓜果菜等高效农业面积达到2.8万亩;畜牧业实现产值7450万元;水产养殖业水面1700亩,产量850吨,产值680万元;全乡各类企业352家,其中100万元以上企业6家,各类非公有制企业238家。
########################村,总人口3216人,耕地面积5218
9
第二章 基础状况 亩。2009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680元。近年来,############村依托白桐干渠穿境而过的水资源优势和地处近郊的区位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加大资金引入、投入,重视科技推广和使用,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全村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3个,入社农户344户;发展党群信用联合体15个,会员1080人,辐射农户500余户,有力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共发展农业种植基地2个近350亩,发展水产养殖面积736亩,发展百头以上养猪场8个、万只以上养鸡场3个。初步形成水产养殖、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三大支柱产业。其中金光大道水产养殖中心2004年5月被市体育局命
名为“############钓鱼基地”。 该中心已成功承办全国、省、市钓鱼协会、电业系统、河南油田等单位组织的钓鱼比赛20多期。大棚蔬菜种植,亩净增效益达到3000元以上。通过合作社这个
平台,转变了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在信息传递、科技推广和使用、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价格保护等方面克服了过去单一靠经纪人散兵作战闯市场的盲目性。2009年,党支部以推广“4+2”工作法为契机,利用合作社规范化运作这一平台,成功的探索出了合同承租、反租倒包、土地入股三种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形式,适时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流转问题。全村按村民大会的决定,划分三个产业区域:第一个为蔬菜种植区,以秋田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为核心,在沪陕高速以南,村部以西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已建设温室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某高效农业园区及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