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臵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单位用工自主权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逐步落实,以双向选择、自主协商、订立劳动合同作为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式,增强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同时,政府逐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劳动就业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日益完善。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请从劳动者的角度提出解决的建议。(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在完善就业市场中的作用。(9分) 39. (3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需求市场的动荡不安,中国共产党立足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放眼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下,指导和建议国务院提出了扩大内需,增加4万亿元财政支出的经济调控计划,并得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通过。此方案出台前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多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围绕如何应对金融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制定落实如何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深入河南、江西、湖北三省的农村、企业、社区,就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对我国经济调控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1) 扩大内需方案的出台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10分) (2)
材料二:中国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能够与欧美企业抗衡的优势产业。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利用外资上存在着三大问题:外资增长速度难以满足发展要求、外资投入区域不平衡、外资企业对中国新能源产生挤出效应(指外资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将中国企业挤出某些领域现象).
2012年5月,美国对我国多家光伏产业作出了征收31%-250%反倾销税的初裁。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对我国光伏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为此,我国部分光伏产业在研究相关贸易规则主动应诉的同时,积极开发国内市场和亚非等新兴市场,还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新型市场。
(2)结合材料,运用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应如何冲出重围健康发展。(15分)
材料三:201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
结合材料三,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10分)
40.(25分)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
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 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 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8分) 材
二 类型 具体项目 表2 福建省常见乡村旅游活动项目 旅行 徒步,骑马(驴等),大篷车,自驾车, 水上运动 空中运动 体育运动 文化活动 健身活动 休闲活动 垂钓,游泳,泛舟,漂流,冲浪,快艇 滑翔,轻型飞机,热气球 洞穴探险,攀岩,网球,高尔夫,狩猎 考古,品尝地方特色美食,庆祝民俗节日,学习乡间艺术和舞蹈 健身训练,温泉疗养,运动基地,体育训练 乡间度假,观鸟,观察野生动植物,写生,摄影,料
酒吧休闲 42题图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六次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周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7分)
材料四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固近代史》(1840 ~1949)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4分)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6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方面的“盖棺论定”,而且还将决定辛亥革命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走向。然而,辛亥革命的面目仍然笼罩着重重迷雾。我们将怎样聊以纪念? 回顾、检讨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以求改进,进而揭开辛亥革命的“庐山真面目”。
吕明灼学者认为,不能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否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点也没有贬低其伟大意义的意思,相反,这是很崇高、伟大、光彩。 扬天石学者则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
评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7小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我国乡村多数地区仍保持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4分) 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请你为乡村旅游开发提出自己的建议。(6 分)
43.(10分)【自然灾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面积虽然不大,却分布着该国一半的人口。 (1)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4分)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简述爪哇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说明该地大型地震有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环境灾害?(6分) 44.(10分)【环境保护】2012年12月8日多哈气候谈判\戏剧\落幕。气候谈判的根基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它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也凝聚了国际社会的共识。(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4分)
A.持续性
B.共同性 C.公平性
D.发展性
(2)应对气候变化它是一种全球性的行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责任来应对气候变化。为什么发达国家要负有主要责任?(6分)
请考生在第45、4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3分)
材料二 《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其参酌裁减,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除商旅货币外,贩夫走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即税)。” ——孙健编著《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三 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 时间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两税收入比例(﹪) 67.34 49.73 32.24 征榷收入比例(﹪) 32.66 50.27 67.76 注:“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 据郑学様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政府的商业政策与以前的朝代相比有什么变化?(4分)分析其影响。(2分)
材料四 一百年前,西方用商品、枪炮和思想侵入了中国。……中国曾经被伏尔泰和耶稣教的传教士们称赞为世界上最文明和治理得很好的国家。现在这个大清帝国似乎是“可怜亦复可笑”了,它抵挡不住这些新兴的欧洲“王子”,这些工业西方的矛头。 —[英]格林堡著《不列颠的贸易和中国的开放》 (3)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4分)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给地球带来了更大的战争威胁,甚至是全球毁灭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他的回答楚:“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
材料二 冷战时期,是固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核军备竞赛,在战争边缘保持恐怖平衡,其他国家的核冲动大多被压抑。苏联解体后,美国突显单极优势,近来更以单边主义政策谋求绝对安全,甚至不惜颠覆别国政权,由此引起与其敌对的国家的恐慌,导致核武成为这些国家的“必需品”。 ——以上材料均据互联网整理
(1)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观点?爱因斯坦说“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的“恐怖平衡”是如何打破的?对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9分)
湖北省咸宁市四校2013届高三12月联考文科综合试题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B 12 A 24 C 2 C 13 D 25 D 3 A 14 D 26 C 4 B 15 B 27 B 5 C 16 D 28 C 6 B 17 A 29 D 7 A 18 C 30 A 8 C 19 D 31 B 9 D 20 C 32 C 10 C 21 D 33 C 11 D 22 A 34 B 23 D 35 B 必考题(共6小题,共135分)36.(24分)(1)(4分)局地降雨强度大(2分)、持续时间长(2分)
(2)(12分)解析:城市内涝主要是大气降水过多,同时地表由于硬化,下渗较慢以及排水系统较差造成。参考答案:①降水强度过大;②城市路面硬化指数过高,雨水无法下渗,地表汇水速度过多过快;③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完善而且老化(例如窨井过小,污水管与雨水管未分开,城市排水管道管径过小,城市天然蓄水池〈湖泊、沼泽、其他湿地〉过少),排水系统排泄能力严重不足;
④城市建设侵占或掩埋天然沟渠河道,地表排泄能力下降。(每点3分)
(3)(8分)解析:针对以上原因,我们不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做好预报、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等。
参考答案:①城建部门与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气象对城市建设支撑作用,加强预警工作。②增加城市绿地面积,预留绿化地块,保留原有生态功能的地表结构。
③重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雨水排放规划、河道治理规划,重视整个城市雨水系统的建设 ④保留地表沟渠和天然河道,并需加宽加深。(每点2分)
37. (22分)(1)(8分)西北高,东南低(2分)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2分)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高(2分) 该地北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2分)。
(2)(8分)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多大河,河网密布,有利于旱季灌溉。④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⑤农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每点2分,任答四点)
(3)(6分)热带季风气候(2分) 终年高温(2分),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雨旱两季(6至10月份为雨季,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2分)
38.(17分)(1)(8分)①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和竞争就业观,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及其供求变化,寻找合适的岗位。(4分) ②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避免一窝蜂挤独木桥导致人为的就业紧张。(2分) ③劳动者还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创业。(2分)
(2)(9分)①政府履行了经济建设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释放了市场解决就业的活力。(3分)②政府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3分)③政府努力转变职能,通过改革制度和政策,充分尊重和发挥劳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3分)
39. (35分)(1) (10分)①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体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决定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
④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履行经济职能,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每点2.5分共10分)
(2)(15分)①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加强光伏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3分)②创新利用外资
方式,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分)
③创新国际化经营战略(1分),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和转移产能。(2分)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分),积极扩大国内市场(1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分),树立自己新的竞争优势。⑤增强经济安全意识(1分),积极研究和利用世贸规则,主动应该国际贸易摩擦(1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分)。(每个要点3分)
(3)(10分)答案:影响因素:①物价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2010-2011年,我国物价走高,制约了居民消费
增长。(2分)②收入是消费增长的前提和基础。2010-2011年,国家财政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速度,分配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内需的扩大。(2
对策: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对策。(2分)②控制物价,管理通胀
预期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2分)③收入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能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2分)
40.(25分)(1)(8分)主张易服、剪辫。(4分)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任答两点,4分)(2)(7分)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3分)“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若答维新变法或辛亥革命也可给分)。(4分) (3)(10分)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4分) 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任答三点,6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41.(12分)评分标准: 一等(9~12分) ①列出其支持的观点(2分);②能举出多方面相关的史实论证自己观点(7~10分)。 二等(4~8分) ①列出其支持的观点(2分);②仅能从一两方面列举史实并论证观点(2~6分)。 三等(1~3分) 仅能作一般性论述,缺乏史实和清晰思路,酌情给1~3分。
参考答案: 一种观点: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济上,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阶级上,领导辛亥革命的是代表新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政治上,是反封建的暴力斗争;思想上,革命领导者提出了明确的资产阶级纲领,以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学说为根据,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目标上,是扫除资本主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另一种观点:辛亥革命的性质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济上,辛亥革命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资本主义革命水平;政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封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思想上,“三民主义”只是革命的理论纲领,并没有深入人心;目标上,仅仅完成了一次有限度的王朝更替,没有彻底摧毁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又走上了军阀割据的道路。
(二)选考题(共7小题,共25分)42.(10分)【旅游地理】(1)(4分)特点:①旅游活动项目丰富;②资源优势明显;③市场需求日益红火(每点2分,任答两点)(2)(6分)①做好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开发旅游产品,增加旅游线路开发;②提升市场运作能力,提高乡村旅游的品牌知名度;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④培育人才,提升素质,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⑤扩大融资渠道,实施减税政策;(每点2分,任答三点)
43.(10分)【自然灾害】(1)(4分)D(2)(6分)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分)次生环境灾害:山区带来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②城区(居民区)易出现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的大量泄漏;③造成水污染,产生疫情。(4分,任答两点)
44.(10分)【环境保护】(1)(4分)C(2)(6分)历史责任: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近20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无节制的排放温室气体(人为的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百分之七八十)造成的。(2分)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有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2分)人均排放量: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是奢侈的排放,人均排放量大。(而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是为了生存的排放,人均排放量小)(2 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变化:楚汉战争时米贵,到汉武帝时谷价变贱。(2分)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1分);汉初坚持“无为而治”的思想 (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1分) ;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1分)水利工程的兴修(1分)(任答三点)。
(2)(6分)变化:减轻商税;(1分)来自材料。城市商业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自所学知识(2分)取消官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来自所学知识(1分)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来自分析(1分)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或“政府财政收入中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来自所学知识(1分)(3)(4分)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用廉价商
品和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2分)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2分)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6分)观点一:同意。原因:1945年7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观点二:不同意。原因:原子弹对于二战的结束只是起了一个加速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二战的结束是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4分) 含义:核武器将毁灭人类文明。(2分)
(2)(9分)打破: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3分) 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使两极格局下掩盖的民族、宗教、地区等矛盾公开化,局部和地区的冲突激化;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推行单边主义,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敌对国家政权的颠覆政策,使受威胁国家纷纷寻求“拥核”以自保,使核武逐步扩散。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局面。(6分,前三个层次答出两个即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省咸宁市四校2013届高三12月联考文科综合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