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测试的目的,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3.4.3软件测试技术与方法综述(P71—P77)
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方法。若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方法。 1.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1) 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可以由人工进行,充分发挥人的逻辑思维优势。 (2) 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不实际运行软件,主要通过人工进行。动态测试是基于计算机的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方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3. 黑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方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黑盒测试是对软件已经实现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进行测试和验证。黑盒测试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和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 3.4.4软件测试的实施(P77—P80)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件测试过程一般按4个步骤进行, 1.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程序单元)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 2.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测试和组装软件的过程。 3. 确认测试 4. 系统测试 3.5程序的调试
3.5.1基本概念 (P80—P81)
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它与软件测试不同,软件测试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软件测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期,调试主要在开发阶段。 3.5.2软件调试方法 (P81—P82) 1. 强行排错法 2. 回溯法
3. 原因排除法
第4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P84—P111)
4.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4.1.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P84—P87) 1. 数据
数据(Data)实际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 数据库
数据库(简称DB)是数据的集合。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它是一种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目前流行的DBMS均为关系数据库系统,如微软的Visual FoxPro和Access等。 4. 数据库管理员(简称DBA) 5.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简称DBS)由如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系统平台之一____硬件平台(硬件)、系统平台之二——软件平台(软件)这五个部分构成了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 4.1.2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P87—P88)
数据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 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管理三个阶段的比较
数据共享程度 特点 数据独立性 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独立性差 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人工管理 无共享 冗余度大 文件系统 共享性差 冗余度大 数据库系统 共享性大 冗余度小 4.1.3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 (P88—P890
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数据的集成性
2. 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3. 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是数据与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数据独立性一般分为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两级。 (1) 物理独立性:物理独立性即是数据的物理结构的改变,从而不致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化。 (2) 逻辑独立性: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不需要相应修改应用程序,这就是数据 的逻辑独立性。
4. 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4.1.4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 (P89—P91) 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1) 概念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
(2) 外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
(3) 内模式。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2. 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 (1) 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 (2) 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4.2数据模型
4.2.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P91)
数据模型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分成三种类型,它们是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有E-R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又称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又称物理模型。 1.2.2 E-R模型 (P91—P95) 概念模型是E-R模型(或实体联系模型) 1.E-R模型的基本概念 (1)实体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可以抽象成为实体 (2)属性
现实世界均有一些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属性来表示。属性刻画了实体的特征。
(3)联系
一对一的联系,简记为1:1。
一对多或多对一联系,简记为1:M(1:m)或M:1(m:1)。 多对多联系,简高为M:N或m:n。 3.E-R模型的图示法
在E-R图中用椭圆形表示属性。 在E-R图中用菱形表示联系。
4.2.3层次模型的基本结构是树形结构 (P95) 4.2.4网状模型 (P95—P96)
网状模型是一个不加任何条件限制的无向图。 4.2.5关系模型 (P96—P98) 1.关系的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 4.3关系代数 (4)查询 ① 投影运算 ② 选择运算 ③ 笛卡尔积运算
则关系R与S经笛卡尔积记为R×S。 3.关系代数中的扩充运算 (1)交运算 (还有并和差)
关系R与S经交运算后所得到的关系是由那些既在R内又在S内的有序组成,记为R∩S。 (2)除运算
如果将笛卡尔积运算看作乘运算的话,那么除运算就是它的运算。
T÷R=S或R/R=S
4.4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核心。 4.4.1数据库设计概述 (P104)
整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成目标独立的若干阶段。它们是: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
4.4.2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 (P104—P105) 4.4.3数据库概念设计 (画E-R图) (P105—P108) 4.4.4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P108—P109) 1. 从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 4.4.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P1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考试大论坛:2011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串讲汇总(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