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刘健称, PDH的发展确实将会受到原料丙烷资源的限制。刘健认为,丙烷资源丰富、价格稳定的中东和因页岩气革命带来廉价原料成本的美国,是最有利于建设PDH项目的地区。
刘健分析称,随着2015年国内PDH项目陆续上马,将对国内丙烯市场产生很大冲击,过去十年丙烯-丙烷的可观价差也将适当收窄。另外,中东和北美在建的PDH项目将于2015年前后投产,因此,2015年以后,国内PDH企业的盈利前景将变得不那么明朗。
生产原料完全依赖进口,或使国内PDH企业受制于人,深受铁矿石价格折磨的国内钢企当感受更深,国内的PDH企业,会否像钢企那样受原料的掣肘,答案已很明显。
芳构化前车之鉴 PDH后事之师
芳构化工艺是中国采用的第一种液化气深加工工艺,产出为芳烃汽油和民用气。借助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与国际原油价格大涨的良机,自2009年起,芳构化项目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展开。但这个看似朝阳的行业仅用3年时间便盛极而衰。到2014年,芳构化行业在中国已经走到没落的边缘。无序上马导致产能过剩,以及替代工艺烷基化的出现,让芳构化企业迅速陨落。
PDH有没有可能重蹈芳构化的覆辙?
据介绍,自2009年以来,国内烯烃的产能增速已经超过需求的增速。从预计投建的装置规模来看,国内企业对PDH项目的追逐热度已不亚于当年的芳构化项目。而具有低成本优势的煤制烯烃,以及尚未退出舞台的石脑油制烯烃,也将给PDH项目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金银岛分析师刘健不无担忧地说,当前国内丙烯缺口在258万吨/年左右,今后国内丙烯下游需求增速将小于丙烯产量增速,若前文所述计划中的15套装置如期达产,那么到2017年左右,国内丙烯产能将出现过剩。
金银岛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丙烯的实际产量为1460万吨,年均增速11%,预计2017年实际产量为2220万吨。需求方面的数据显然逊色,2013年我国丙烯的实际消费量为1710万吨,年均增速5.4%,预计2017年实际消费量2110万吨。
2017年或成为丙烯产能拐点。问题是,如果中国国内丙烯产能出现过剩,是否有合适的出口渠道?
金银岛分析师梁津表示,世界上现在有20多套运行中的PDH装置,主要集中在中东与东亚地区,另外,东亚及北美目前在建的PDH装置预计将在2015年-2020年投产。有鉴于此,未来中国过剩的丙烯产能或只向东南亚出口,而目前看来,国内丙烯的价格每吨仅比东南亚低100-200元,如果加上运费,中国丙烯价格在东南亚并不具有竞争力。
上马一套PDH装置造价不菲,据刘健介绍,产能60万吨的一套装置花费至少四五十亿元,从开工到投产,大概需要3年的时间。而PDH装置改建为其他生产设备的方法,目前还未有答案。这意味着,2015年再上马的PDH企业,极有可能尚未投产及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如果中国丙烯一旦过剩,不但PDH企业利润稀薄甚至亏损,企业花大价钱上马的设备也将一无所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热闹过后,无序上马的PDH会否很快因产能过剩而一地鸡毛?一如曾经风光无限,而今已有企业因之倒闭的芳构化。
(特别感谢金银岛分析师刘健、梁津)
石油与石化:天津渤化丙烷脱氢项目投产 关注丙
烷脱氢产业投资机会
信息来源:海通证券(贝格数据) 日期:2013-09-17 作者:.
天津渤化丙烷脱氢(PDH)项目投产
根据卓创资讯报道,天津渤化石化有限公司60万吨丙烷脱氢(PDH)项目计划于2013年9月16日正式开工。 点评:
1. 国内首套PDH装置投产
根据卓创资讯报道,天津渤化石化有限公司60万吨丙烷脱氢(PDH)项目计划于2013年9月16日正式开工。渤化PDH项目于今年6月中旬完成建设,6月底首船丙烷原料到货,装置至今已调试2个多月。根据我们的了解,渤化PDH项目已完成装置单机试车、联动试车等步骤,我们认为该装置的正式开工意味着装置能够投料进行连续化生产。如果项目能够顺利开车及投产,将提振市场对我国在建PDH项目未来成功投产的信心。
(1)天津渤化PDH项目为我国第一套建成的PDH装置,项目如果成功开车将对我国在建的丙烷脱氢装置起到示范作用,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海越股份、卫星石化、东华能源等都有望从中受益。
(2)天津渤化和海越股份的PDH装置均是采用的美国Lummus公司工艺,如果渤化PDH项目能够顺利投产,海越股份PDH装置未来开车过程中有望借鉴渤化的成功经验,项目顺利开车将不存在太大困难。海越股份PDH项目设计产能60万吨,我们预计该项目将于201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3)目前国内在建及拟建的PDH项目总产能超过1000万吨,其中有751万吨的产能计划于2014年投产。即使部分项目因建设进度、调试等原因推迟,2014年仍将有大量的PDH产能投放。卫星石化在建45万吨PDH项目预计于2013年底建成、2014年初投产。在从事PDH项目的企业中,卫星石化及海越股份PDH项目投产时间属于较早的,将获得显著的先发优势。
(4)2012年我国液化气表观消费量2516万吨,用于化工生产的液化气占比达到26%,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将接近60%。国内用于化工生产的液化气供应可能日趋紧张。海越股份PDH项目可使用国内液化气作为原料,较早的项目投产时间使公司得以提前锁定国内液化气原料供应,同时公司部分采用国外进口丙烷,液化气原料供应有保证。
2. 国内丙烯-丙烷价差保持在高位
自2012年10月以来,随着国际丙烯价格的逐渐走高,我国丙烯-丙烷价差也逐月扩大。根据隆众石化商务网的数据,2012年10月,丙烯-丙烷价差为50美元/吨,自今年4月以来,这一价差月均值在350~380美元/吨,较去年低点提高300美元/吨以上。9月以来该价差均值达到361美元/吨,国内丙烯-丙烷价差保持在较高水平在2012年全年的丙烷、丙烯价格水平下,国内PDH项目的毛利率小于5%。国内丙烷脱氢(PDH)项目盈利能力受丙烯-丙烷价差影响很大。若按目前的价格及价差水平计算,国内PDH项目吨毛利可达190美元左右,毛利率在13%以上。 3. 重点公司及投资建议
卫星石化:(1)三季度以来丙烯酸均价环比上涨25%,预计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30%以上,第三季度EPS在0.3元以上;(2)公司丙烯酸及酯成本较同行低500~1000元/吨,PDH项目建成后,其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预计每吨产品成本可较同行低1500~2000元;(3)45万吨丙烷脱氢项目按计划推进,我们预计该项目将于今年内竣工,明年初投产;(4)高吸水性树脂(SAP)、丙烯酸及酯、丙烷脱氢项目陆续建成将推动公司2014年业绩大幅增长,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收入利润有望翻番。
我们预计卫星石化2013~2014年EPS分别为1.05、1.73元,“买入”评级。
海越股份:(1)天津渤化PDH项目为我国第一套建成的PDH装置,该装置投产后海越股份PDH项目将成为市场关注热点;(2)异辛烷将是最大亮点。今年底国内汽油将全面升级至国IV标准,届时对异辛烷的关注度会提升,我们预计公司60万吨异辛烷项目将于年底前建成;(3)我们预计公司6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于明年上半年建成,该项目将成为公司又一利润增长点。
我们预计海越股份2013~2014年EPS分别为0.23、0.94元,“增持”评级。 4. 风险提示
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的风险、在建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
丙烯:国内PDH装置最新动态
阿里巴巴化工2013-11-13来源:金银岛专题:金银岛打印
9月16日,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旗下的60万吨丙烷脱氢(PDH)项目正式投产,经过近两个月的装置调试,目前该装置已进入稳定生产阶段,据悉负荷已提升至9成以上。作为国内第一套正式投产的丙烷脱氢装置,其示范作用不言而喻,必将提振其他在建PDH项目未来成功投产的信心。国内各方对该项目始终保持高度关注,不仅因为其填补了我国PDH项目的空白,还因为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PDH项目上马,对我国丙烯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除天津渤化外,三锦石化、卫星石化、海越股份、东华能源、山东海力、烟台万华等PDH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以上项目均计划在2014年投产。未来两年,随着PDH项目的陆续投产,国内丙烯供应环节将得到极大补充,完全可以补缺不断增加的下游产能。
(责任编辑:leonlee0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内有15套PDH装置计划投产 芳构化魅影或再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