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法》 《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防洪法》 《水土保持法》 《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 《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 《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 合 计 出题范围 省“五水共治”政策文件 判断题 2 4 4 5 5 4 4 4 4 4 40 单选题 2 2 2 2 2 2 2 2 2 2 20 多选题 1 2 2 3 2 2 2 2 2 2 20
第一部分 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文件
(一)判断题(2题)
1、五水共治即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 ) 2、“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 ) (二)单选题(2题)
1、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A ) 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 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 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 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
2、五水共治、( C )先行。 A.排涝 B.节水 C.治污 D.供水
(三)多选题(1题)
1.治污水,首当其冲,要重点突破。主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清三河,就是( ABC )
A.治理黑河 B.治理臭河 C.治理垃圾河 D.治理泥沙河
第二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一)判断题(4题)
1、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无偿使用制度。( × ) 2、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
3、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 )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无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 × )
(二)单选题(2题)
1、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C )。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 B.海水、淡水 C.地表水、地下水 D.海水、地下水、雨水
2、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C )。 A.水政监察队伍
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水上公安
(三)多选题(2题)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 ABD )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 B.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C.开发与保护
D.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
2、国家对用水实行( AB )相结合的制度。 A.总量控制 B.定额管理 C.合理使用 D.按需供应
第三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一)判断题(4题)
1、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 )
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
3、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
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 )
4、违反环境保护法之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二)单选题(2题)
1、我国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A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2、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三)多选题(2题)
1、多人环境污染损害中的复数因果关系的形态包括( ABCD )。 A共同的因果关系 B竞合的因果关系 C累积的因果关系 D择一的因果关系。
2、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BC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产使用 D.同时验收
第四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一)判断题(5题)
1、我国法律规定,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 2、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废水、污水。( √ )
3、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 )
4、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 )
5、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可以设置排污口。( × ) (二)单选题(2题)
1、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模式应采取( C )为主导的复合型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 A.层级治理模式 B.区域整合模式 C.府际合作模式 D.社会治理模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 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三)多选题(3题)
1、下列可以作为水污染侵权行为免责事由的包括( AC ) A.不可抗力 B.第三人过错 C.受害人过错 D.受害人同意
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 AB )。 A.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B.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C.水环境质量标准 D.水污染防治规划
3、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ABC ),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
A.企业单位 B.事业单位 C.个体工商户 D.国家机关
第五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一)判断题(5题)
1、因蓄滞洪区而直接受益的地区和单位,不需要对蓄滞洪区承担补偿、救助义务。( × ) 2、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 ) 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 ) 4、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坡顶式结构。( × )
5、河道、湖泊管理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防护,确保畅
通。( √ )
(二)单选题(2题)
1、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 A )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A.谁设障,谁清除 B.河道管理单位清除 C.水行政主管部门清除 D.谁受益,谁清除
2、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 A )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A.行政首长 B.分管领导 C.业务部门 D.水利部门
(三)多选题(2题)
1、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 ABCD )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A.取土 B.爆破 C.打井 D.采石
2、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 ABC )。 A.洪泛区 B.蓄滞洪区 C.防洪保护区 D.泄洪区
第六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一)判断题(4题)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举报。( √ )
2、可以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 )
3、对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 )
4、水土流失地区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个人使用的,应当将治理水土流失的责任列入承包合同。( √ )
(二)单选题(2题)
1、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 B )。 A、全面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