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暨国家环保部评审专家实地考察 湖南东安舜皇山情况汇报(代拟稿)
2011年8月13日
尊敬的评审专家、各位领导:
为了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由省级晋升为国家级,您们不远千里,历尽颠簸前来考察。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东安县四家班子及全县60万各族人民,对您们的到来表示最热忱的欢迎,对您们给予东安的关心和厚爱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诚祝您们东安之行顺心如意。下面,我就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作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东安县基本情况
东安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素有“湘南门户”之称,扼湘桂走廊要津,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湘桂铁路、洛湛铁路、207国道、217省道、邵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开发区、2个国有林场、16个乡镇,人口60万人。东安县地处南岭山地,土地格局为“七山半水两份田,半份道路和庄园。”全县森林总蓄积342.8万m3,森林覆盖率56.6%,植物资源以杉木、楠竹、油茶为主,总面积115万亩,其中楠竹面积25万亩,立竹蓄积2472万根,系全国楠竹生产基地。
近年来,东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科教兴县、和谐安县、实干振县”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平台,以改善民生为主旨,突出生态建设重绿化、经济建设重项目、社会建设重活动、政治建设重干部,全力打造绿色东安、小康东安、法治东安、创新东安、幸福东安、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
1
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二、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一)湖南东安舜皇山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东安舜皇山为舜帝南巡驻陛之地,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西部,属湘南名山。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处于南岭山系中段和雪峰山系余脉之间,主峰舜皇山海拔1882.4m,最低海拔325.3m,相对高差1557.1m,总面积13139.9公顷,范围涉及东安县大庙口林场的紫云等七个工区。其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地带性是湖南省最典型、最完整的,也是湖南省母亲河——湘江上游重要的水源区,是一个很好的大自然物种“基因库”。
(二)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状况
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内居住着有汉、瑶、壮等民族546户1850人,全部分布在实验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没有居民居住,保持一种自然状态。保护区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方便,区内仅有二条简易公路和一条沥青路,养护和维修资金短缺,要登上舜皇山顶峰,尚需徒步二十里;区内通讯发展较快,均通了移动电话,但核心区和缓冲区移动通讯覆盖率约60%,仅有4个工区开通了程控电话。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滞后,质朴善良的村民对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有着强烈愿望。
(三)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
保护区自1982年建立以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根据《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和完善了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管理规章制度和保护措施,加大了宣传和执法力度,使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资源管护工作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增加社区群众就业、改善社区
2
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等开展社区共管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1)管理体系:保护区隶属于东安县人民政府管理,事业单位,业务上归口县林业局。机关内设有办公室、计财科、资源保护科(含科研)、规划建设科、旅游管理科、林业派出所、林政稽查队,还设有3个保护管理站,16处保护管理点,4处检查站,7处哨卡,保护管理设施较为健全。保护区实行三级管理,即保护管理所—保护管理站—保护管理点,保护管理体系较为规范。
(2)管理队伍:1985年9月成立了东安县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编制13人,其中干部3人,护林员10人,机构人员管理划归大庙口林场领导。2000年9月根据东编发[2000]20号文件,将事业编制增至68人,其中干部18人,护林员50人,目前实际在岗人员93人,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在管理人员中,科技人员14人,占77.8%。近年来,保护区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自然保护区管理培训,保护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前几年县财政每年预算事业经费5万元,从2002年起,中央财政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保护区每年获得中央财政公益林补偿资金80万元。2010年,东安县财政预算事业经费增加到10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保护区保护管理经费不足的困难。
(3)法规体系和资源管护:东安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区工作,制订了《关于加强保护我县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稀有珍贵动植物资源的通知》、《关于保护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的公告》和《关于切实保护公益林,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通告》等地方性保护法规,对保护区的范围和保护对象作了明确规定。保护区制订了《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护林防火管理细则》、《护林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以大庙口林场林业派出所为主,与林政稽查队紧密配合,不定期开展打击各种
3
违法犯罪活动,震慑了犯罪分子,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案件明显下降,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4)科学研究:保护区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接待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师生实习,成为大专院校教学和实习基地。从2006年开始,先后2次进行全面的本底资源调查,收集了比较完整的动植物标本材料,比较系统掌握了资源、环境本底现状,编制完成了较详细的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宣传教育:2001年由县政府牵头,邀请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来保护区拍摄以保护资源冷杉和华南五针松群落为主的宣传教育片,在永州市、东安县电视台以及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进行播放。
(6)社区共管:保护区社区共管主要是大庙口国有林场7个工区。社区种植业主要以水稻为主,养殖业以猪、山羊、牛、鸡、鸭为主,由于社区群众经济收入不高,部分村、组的交通和电力状况较难。近年来,首先从林区进村道路、村民照明用电等方面入手,为社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解决了紫云、塘家、江口、舜皇等22个自然村民小组供电照明问题。自筹和争取国家通村管护道路建设资金350万元,硬化管护道路11 km,修建管护道路24.8km,较好地解决了保护区内、外社区村民交通运输问题,为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此外,通过与社区干部群众不定期的进行交流和开展护林联防活动,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申报为国家级的基本条件及价值 (一)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满足晋升为国家级的基本要求 东安舜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已有29年,二十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东安县委、政府对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在
4
保护区建立了管理所和三个管理站,配备了必要的管理人员和巡护员,省、县财政每年拨给了固定经费。1998年和2007年,县人民政府先后对保护区的林地进行了确权发证和换证工作,保护区所有山林已颁发了林权证,没有边界和林地权属争议。因此,东安舜皇山已达到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要求。
(二)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为优先保护的保护区。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是生态环境优良,是难得的大自然物种“基因库”。东安舜皇山拥有大面积完整而典型的中亚热常绿阔叶林,自然植被类型多样,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明显,生态系统完整,被誉为大自然物种“基因库”。区内地势陡峭险峻,切割强烈,坡度多在35度以上,特别是舜皇山和雷劈岭核心区一带为花岗岩地区,其原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很难恢复,必须进行严格保护。
二是保护区动植物区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科研价值高。东安舜皇山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是华中植物区系与华南植物区系的交界地,地理位臵独特,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是第四纪冰川时期许多动植物的避难所,保存着距今7000~2000万年的第三纪、第四纪古老动植物,形成华中、华南特色动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植被的典型代表,是进行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典型性的理想地区。境内金鸡岭、龙王殿和马头山分布的华南五针松天然群落,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舜皇山资源冷杉群落,对开展种群保护、最小生存种群、种群生态学等领域的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务院暨国家环保部评审专家实地考察情况汇报材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