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 I0-定子相电流,A1 R10-定子绕组的相电阻,
铁耗Pfe(W)与机械耗Pfe(W)按下式计算:
为了分离铁耗和机构耗,作曲线P'0=f(Uv/UN)2。延长曲线的直线部分与纵轴交于P点(图1)P点的纵坐标即为电动机的机械耗。 7 堵转试验
堵转试验在电机接近实际冷状态下进行。试验时,应将转子堵住。对绕线转子电动机还应将转子绕组在集电环上短路。
7.1 额定频率堵转试验
7.1.1 堵转时的电流、转矩和功率的测定
7.1.1.1 型式试验时应测取堵转性曲线,即堵转时的电流Ik、转矩T1与外施电压Uk的关系曲线(图 2)。
图2
试验时,施于定子绕组的电压尽可能从不低于0.9倍额定电压开始,然后逐步降低电压至定子电流接近额定电流为止,其间共测取5~7点读数,每点应同时测取下列数值: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转矩或输入功率。每点读数时,通电持续时间应不超过10s,以免绕组过热。检查试验时,可仅在额定电流值附近一点测取堵转时的电压、电流和输入功率。
7.1.1.2 如限于设备,对100kW以下的电动机,堵转试验时的最大电流值应不低于4.5倍额定电流;对100~300kW的电动机,应不低于2.5~4.0倍额定电流;对300kW以上的电动机,应不低于1.5~2.0倍额定电流。在最大电流至额定电流范围内,均匀地测取不少于4点读数。
对100kW以上的电动机,如限于设备不能实测转矩时,允许用7.1.2.2中的公式(14)计算转矩。此时应在每点读数后,在两个出线端间测量定子绕组的电阻。
7.1.1.3 对分马力电动机,试验时,定子绕组上施以额定电压,使转子在90°机械角度内的三个等分位置上分别测定。此时,堵转电流取其中的最大值,堵转转矩取其中的最小值。检查试验时,可在额定电压下,任一转子位置上测定。
7.1.1.4 若采用圆图计算法求取工作特性,堵转试验应在1.0~1.1倍额定电流范围内的某一电流下进行。若采用圆图计算法求取最大转矩,堵转试验应在2.0~2.5倍额定电流范围内的某一电流下进行。
对绕线转子电动机,由于在同一试验电流下,外施电压随转子位置不同而不同,此时,电动机应在电压为平均值的转子位置上进行堵转试验。
试验时,电源的频率应稳定,功率测量应采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其电压回路应接至被试电机的出线端。被试电机通电后,应迅速进行试验,并同时读取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输入功率。试验结果后,立即在两个出线端间测量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对绕线转子电动机)的电阻。 7.1.2 试验结果的计算
7.1.2.1 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的确定
若堵转试验时的最大电压在0.9~1.1倍额定电压范围内,堵转电流IkN&127;和堵转转矩TKN可由堵转特性曲线查取(图2);若堵转试验时的最大电压低于0.9倍额定电压时,应作、gIk=f(lgUk)曲线,并查取堵转电流IKN。此时堵转转矩TKN(N·m)按下式求取:根据GB2900.25-82《电工名词术语电机》的规定,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均指电动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堵转时的电流和转矩。
式中:Tk--在最大试验电流IK时测得的或算得的转矩,N·m。
对750W及以下电动机,或试验电压在0.9~1.1倍额定电压范围内,则堵转电流IKN和堵转转内TKN按下式求取:
7.1.2.2 转矩计算:
式中:Pk-堵转时的输入功率,kW; Pkcul-堵转时的定子绕组I2R损耗,kW; ns-同步转速,r/min;
Pks-堵转时的杂散损耗(包括铁耗),kW;对中型低压电机,取Pks=0.05Pk;对大、中型高压电机,取Pks=0.01Pk。 7.2 低频堵转试验
对采用9.5.6圆图计算示求取工作特性的深槽和双笼型电动机,还应在1/2额定频率下进行堵转试验。对采用9.5.7等值电路法求取工作特性的电动机,应在1/4额定频率下进行堵转试验。 堵转时的电流和试验要求与7.1.1.4相同。 8 温升试验
温升可在任一方便的冷却介质温度下进行。 8.1 温度的测量方法
试验时,可用计法,电阻法、埋置检温计法测量电机绕组及其他各部分的温度。 8.1.1 温度计法
温度计包括膨胀式温度计(例如水银、酒精等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及非埋置的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测量时,计应紧贴在被测点表面,并用绝热材料覆盖好温度计的测温部分,以免受周围冷却介质的影响。有交变磁场的地方,不能采用水银温度计。 8.1.2 电阻法
用电阻法测取绕组的温度时,冷热态电阻必须在相同的出线端上测量。此时,绕组的平均温升△θ(K)按下式计算:
式中:Rf-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Ω; R0-试验开始时的绕组电阻,Ω; θf-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θ0-试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
Ka-常数。对铜绕组,为235;对铝绕组,除另有规定外,应采用225。 8.1.3 埋置检温计法
测量埋置式电阻温度计的电阻时,应控制测量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使电阻值不致因测量电流引起的发热而有明显的改变。
8.2 温升试验时冷却介质温度的测定
8.2.1 对采用周围空气冷却的电机,可用几只温度计分布在冷却空气进行电机的途径中进行测量温度计应安置在距电机约1~2m处,球部处于电机高度一半的位置,并应防止外来辐射及气流的影响。取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冷却介质温度。
8.2.2 对采用外接冷却器及管道通风冷却的电机,应在电机的进风口处测量冷却介质的温度。
8.2.3 对采用内冷却器冷却的电机,冷却介质的温度应在冷却器的出口处测量;对有水冷冷却的电机,水温应在冷却器的入口处测量。
8.2.4 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的确定。
8.2.4.1 对连续定额和周期工作制定额的电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应取有整个验过程最后的1/4时间内,按相等时间间隔测得的几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
8.2.4.2 对短时定额的电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若定额为30min及以下,取试验开始与结束时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若定额为30~90min,取其1/2试验时间温度计的读数与结束时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 8.3 电机绕组及其他各部分温度的测定 8.3.1 绕组温度的测定。
电机绕组的温度用电阴法测量,应优先采用双桥带电测温法。如电机有埋置检温计时,则用检温计测量。 8.3.2 铁芯温度的测定
铁芯温度用检温计或温度计测量。对大、中型温度计应不少于两支,取其最高值作为铁芯温度。 8.3.3 轴承温度的测定
轴承温度用温度计测量。对于滑动轴承,温度计放入轴承的测温孔内或者放在接近轴瓦的表面处,对于滚动轴承,温度计放在最接近轴承外圈处。 8.3.4 集电环温度的测定
电机停机后,立即用温度计测量集电环表面的温度,取测得的最高值作为集电环温度。 8.4 电机停机后测得温度值的修正
如电机各部分的温度或电阻是在切离电源后测得,则所测的温度值或电阻值应采用外推法修正到断电瞬间。 如在切离电源后,电机某些部分的温度继续上长则应取测得的最高数值作为相应于断电瞬间的温度。 8.4.1 外推法
电机切离电源后,应立即没最电阻或温度与对应的时间,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电阻R或温度θ对于时间t的冷却曲线(图3)。延长曲线与纵轴相交,其交点即为断电瞬间的电阻值或温度值。
图3
8.4.2 第一点读数的时间
采用外推法时,从电机切离电源至测得冷却曲线第一点读数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应不超过表
2所规定的数值。如确因电机的转动惯量过大,不能在表2所规定的时间内测得第一点读数,则允许按该类型电机标准所规定的时间进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