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公共图书馆在社区、乡镇(村)图书资源建设上的发展
作者:李园园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2期
摘 要:公共图书馆所呈现的是一种社会价值,体现的是图书馆“社会贡现”的部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图书馆,必定会与这个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步。为此,本文着重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做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资源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01 一、社区、乡镇(村)图书馆近年的走向 1.社区图书馆
图书馆采取的拓展服务,主要是针对图书馆以外的服务空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的延伸,在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环境、倡导文明阅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展新的服务摸式方面,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保障弱势群体获得信息的权利等方面起到了促进和引领作用。公共图书馆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是它的各项服务必须对社区的所有成员开放,必须保证那些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得到主流服务的少数群体也能平等享受到各种服务。因此社区图书馆是一种社会资源、一个集会场所、一个安宁的学习环境,起着促进社会联系和提高社会资本的作用,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公平获取、信息资源的平等使用,为社会资本创造使用价值,提升社会生产力,循环往复的促进人文进步。 2.乡镇(村)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文化机构,所开展的社会活动往往都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惠民工程就是“农家书屋”的普及,坚持立足自身技术资源优势的平等服务理念,着眼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深入合作创新服务,强化了社会责任担当,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大力认可。在这一反响巨大的背景下,乡镇图书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乡镇(村)图书馆发展曾发生三次变革。第一次是1956-1958年间由政府主导的乡村图书馆和送书下乡建设,使农村图书馆数量由18万增加到了47万多;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文革”后思想禁锢被打破,使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达到了巅峰,加上“乡乡普及文化站”的政府助推,隶属于乡镇文化站的乡镇(村)图书馆得到了长达10多年的大力发展,但之后又受农村区划变更及政府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又停止了发展;第三次是自2006年来,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的提出,各地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争创的“创建公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论公共图书馆在社区、乡镇(村)图书资源建设上的发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