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软基换填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本项目施工现状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
4、G246七星关区草堤路口至纳雍县城大新桥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二、首件工程目的
1、立足于“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创优保障体系。
2、以提高质量改进意识为目的,根据首件工程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总结评价,对施工质量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后续施工,预防后续施工可能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
3、通过对软基换填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整理分析,验证施工工艺的可行性,为后续工作提供可行性参数,用于指导后期全项目的软基换填施工。
4、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以首件工程样板示范,引领后续软基换填工程的标准化施工,以提高项目的施工工艺水平和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功效,确保质量,创造更多的精品工程。 三、首件工程概况
本项目软基换填首件工程段落主要选在K29+260-K29+380处,根据设计施工图要求本段落软基换填处治面积为2159m2 ,挖淤泥质土深度为平均3m深,回填材料采用片块石。工程量为挖淤泥6477m3,换填片块石6477m3。 四、首件工程计划施工工期
计划施工工期:2017年2月13日至2017年3月13日。 五、人员、机械、仪器设备情况
5.1管理人员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职务 一分部负责人 总工程师 安全负责人 质检负责人 主管技术员 姓名 任天鹤 吴玫鹃 卢彪 杨刚 黄盛 备注 G246七星关区草堤路口至纳雍县城大新桥公路改扩建工程 1 / 8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软基换填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6 5.2主要机械配置表 序号 1 2 3 5.3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5 六、施工准备
6.1施工准备
技术员 机械名称 神钢260挖掘机 徐工20T压路机 红岩双桥车 仪器名称 灌砂筒 电子天秤 GPS 钢尺 水准仪 陈彪 单位 台 台 台 型号 Ф200 30kg 南方RTK 30m 数量 1 1 2 单位 套 台 台 把 套 备注 数量 1 2 1 1 1 1、控制网复测、加密工作已经完成,软基换填段原地面测量复核工作已经完成。 2、施工所用材料都已取样并检测合格,可用于换填施工。
3、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已到位,对作业人员的培训、交底工作已经完成。
4、料场、弃土场已选定,行车路线畅通。
5、挖除不良土统一弃运至弃土场,弃土场位于K28+820,满足弃土要求。 6.2技术准备
1、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在进行施工作业前,组织所有参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软基处理技术培训,发放路基工程软基处理作业指导书;由总工对工段技术负责人进行软基处理的技术交底,再由工段技术负责人对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最后由施工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使所有参建施工人员明确“首件工程认可制”的意义和重要性。工程部负责检查设计图纸的工程数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施工。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范,并以此为指导,合理的组织和调配材料、机械设备、运输机具和劳动力,做到均衡生产,使工程优质、高效、低耗。
2、软基换填段的测量放样
G246七星关区草堤路口至纳雍县城大新桥公路改扩建工程 2 / 8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软基换填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软基处理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每间隔10m钉出软基处理具体位置左右边桩。在距软基处理位置外边线一定安全距离处建立控制桩,桩上标明软基处理位置挖高。
6.3现场准备
软基处理前,先在软基处理范围内开挖纵横向临时排水沟或集水坑,排干地表水,利于下一步挖除不良土。
6.4材料准备
首件工程软基换填所需片块石已准备就绪。 七、施工方案
7.1施工工艺流程图
7.2测量放样
由测量队进行施工放样,按10m一个断面放出处理宽度边桩,砸入木桩并绑红布条标记。施工队安排人员,用线绳将相邻边桩进行连线,顺线绳撒以白灰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换填施工。
7.3开挖临时排水沟
在进行路基排水沟施工前,先开挖纵横向临时排沟,以排出地表积水和水田段内的积水。开挖时采取先机械后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先用挖掘机开挖出纵横向排水沟渠,然后局部部位用人工开挖的方式进施工,纵横向临时排水沟形成后裸晒一定时间,以彻
G246七星关区草堤路口至纳雍县城大新桥公路改扩建工程 3 / 8 填料运输及卸料 摊铺 平整 碾压 不合格 试验检测 合格 其它处理方式 压实度90%
转入下一层或下一段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软基换填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底排除地表水和毛细水的隐患。
7.4挖除不良土层
对于需换填处理的范围采用挖机挖除换填深度内不良土层,对于比较薄弱的段落,先用挖机从路侧先清理5米宽左右,回填工作垫层,挖机在工作垫层上工作,逐步向中间推进。开挖出来的弃土用自卸车配合运至弃土场。
本段软土基地换填开挖长度较长,故采用逐段开挖逐段回填的施工方法,开挖的淤泥和软土直接装车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清底后,还应根据横断面图桩号测量出开挖后基底高程,并绘制横断面高程,由业主、驻地监理、设计代表认可后,方可进行回填。
7.5换填块片石
本段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换填深度为3米。换填片块石的材料规格、填筑质量应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换填块片石层采用挖掘机铺以人工摊铺、然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施工,回填时采取分层铺筑(每30cm松浦一层),然后逐层压实,块片石最大粒径小于层厚的2/3,压实度要求达到90%。由于本段换填线路较长,分层填筑时,提前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挖掘机摊平,个别不平处配以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换填片块石层施工完成,自检达到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后,监理工程师对换填层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7.5.1分层回填
1.回填前,应完全清除软土。
2.回填前基坑内不应有积水,回填后在两侧设排水沟。
3.回填宽度按设计要求,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坡比按1:0.5控制。
4.回填应分层铺设,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以满足压实都不小于90%为准。
7.5.2摊铺平整
处治范围两侧插竹竿,竹竿上绑红布条标示出虚铺高度。挖掘机根据“两杆”控制摊铺高度,从两侧开始顺路基方向摊铺,摊铺应均匀平整,挖掘机摊铺不到处以人工修平。
7.5.3压实
碾压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压路机顺序为:静压1遍
压路机弱振2遍
G246七星关区草堤路口至纳雍县城大新桥公路改扩建工程 4 / 8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软基换填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压路机强振直至满足压实度要求每强振检测压实度同时测压实厚度最后
静压1~2遍,消除轮迹。碾压过程中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最快速度不超过4km/h,直线路段先两边后中间,曲线路段先内侧后外侧,横向接头重叠40cm~50cm,前后相邻区段重叠1.0m~1.5m,以保证全区段碾压密实。碾压时,应重复有序进行,达到不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结束时表面没有明显的轮迹。在压实遍数达到试验求证的各碾压遍数时,进行压实度检测试验。施工中应记录下整个过程中的每一层填筑厚度、松铺系数、碾压方法、碾压遍数等,为试验报告提供数据。
7.5.4检测
1.压实度检测方法:压实度检测、沉降差和工艺参数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同时配合外观检查。采用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2.纵断高程(㎜):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0,-20。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每200米测4个断面;
3.中线偏位(㎜):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00。采用全站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采用米尺检测,每200m测4点;
5.平整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5。采用3m直尺检测, 每200m测2处×10尺; 6.横坡(%):规定值或允许偏差±0.5。采用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八、质量措施
8.1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8.2质量目标及技术措施
质量目标:交工验收合格,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1)严格按照国家行业颂发的施工规范组织施工,施工队进场后,立即组织学习设计内容,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各种施工工艺。
(2)坚持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分级会审的技术交底制度,重点工程由项目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审核,再向专业工程师交底,最后向施工专业队(班组)进行交底,即:设计意图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质量标准交底。
(3)充分发挥机械化水平,组织有经验的机械修理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备足零配件,定期对机械检查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G246七星关区草堤路口至纳雍县城大新桥公路改扩建工程 5 /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软基换填首件施工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