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强质量安全档案和质量监管档案建设。底数不清一直是困扰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一道难题。因此,在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动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档案工作,统计显示,到目前为至,超过96%的企业已经建立档案,基本实现对全市生产企业的全覆盖。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个档案还是显现一些局限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下一阶段各单位还是要提高对建档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建档工作的思考,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质量档案数据库。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监管档案,将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产品情况、生产条件、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监管的信息,包括监管时的影像资料、文书、笔录等统一归档,实现“一企一档、动态监管”。建立这个质量监管档案库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时,有利于快速梳理监管脉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性。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近年来,我局有效处置了多起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处置的过程中,也反映出我们的应急预案还不够完善,因此,下一步,要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原则,认真总结各类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经验,加快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并在预案的基础上,编制简明扼要,可以用于实战的应急处置规程和流程图,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要求。下半年,还要组织开展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以此锻炼全市
质监队伍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各级质监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突发事件的水平。 (四)健全风险管理四项措施,解决质量安全突出问题 一是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信息收集机制。在现有以质检机构为主的信息收集平台基础上,各区县要加强对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特别是在日常监管过程发现的产品质量普遍性“潜规则”信息,要及时加以研究分析,并同时将信息交给质量安全评估研究中心,中心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对风险信息的研判,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同时,各级质量监管人员要有风险信息的识别意识,加强对信息资料的研读,比如,市局内网上的《重要舆情编报》、《产品质量安全资讯》等信息资料,各级监管人员要把这些信息作为必读材料,发现风险信息就要有意识立即组织进行科学有效处置 二是持续进行质量安全风险排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是单靠一次专项就能全部排查清楚的,因此,要将风险排查与日常质量监管相融合,在监管中不断发现风险,要特别重视行业“潜规则”和环节“结合部”问题,全力防范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突出电线电缆、小家电、家具、人造板、化肥等与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产品,以及媒体关注、有不良记录或违法行为的重点企业。对排查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要做好危害评估和原因分析,确定整治措施和整治责任,限期消除风险。
三是加大风险整治力度,提升质量安全水平。风险整治工作要全面深入、标本兼治。首先要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风险发现在哪里就消除在哪里;同时又要举一反三,注意源头防范、末端治理、全面整改,既要针对个性问题,“一品一策”、“一厂一策”地逐一整治,又要针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的,要严厉打击。问题严重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作坊,要建议地方政府组织停产整顿。发现行业“潜规则”的,要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动员协会、商会的力量,组织全行业治理。风险等级较高、安全隐患较多且分布又较广的重点产品,要进行专项整治、区域整治。 四是继续深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质量安全评估研究中心要认真总结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中摸索的经验,加强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收集、研判,风险监测与评估以及监测结果处置方法的研究,持续完善风险监测工作的体制机制,逐步扩大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产品的监测的范围,更好地做好风险监测工作,推动质量监管关口前移,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区县局要提高对风险监测工作的认识,现在不是要讨论“要不要做”,而是要思考“该怎么做”,要加强对风险监测结果处置方法的研究,除了要把风险监测的结果告知企业,督促企业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之外,是不是还想一些其它办法,比如刚才嘉定局提到的,和企业所在工业园区联手,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你不消除风险,把你这个企业消除,进一步提高解决风险隐患的能力。
(五)落实五个最严,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严格生产许可。这里面有两项事情可以做,首先是在受理、审查、检验、发证环节严格把关,严格按照生产许可条件开展生产许可审批,对质量保证能力达不到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一律不予许可;然后是严格落实退出机制,将违法违规企业、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生产条件、检测条件的问题企业,采取撤回、撤销、吊销、注销等强有力的手段,坚决清理出去,维护生产许可的权威性,提高获证企业的整体质量。
二是严格企业监管。本市质监系统各单位要切实落实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对企业的监管措施一律依法从严执行,提高监管有效性。在以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为主要监督对象的同时,认真研究总局今年发布的《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对照产品风险等级的划分,进一步突出四个重点,严格实施企业监管,即突出日用消费品、建材、农资、妇女儿童用品、消防产品等与健康、安全、节能和环保相关的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突出合格率不高、质量不稳定的重点企业;突出抽查合格率较低、存在行业性和区域性的质量问题;突出舆论热点,消费者反响强烈的产品生产企业。
监督抽查是企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要来源,因此,区县局要特别重视监督抽查工作,对不配合监督抽查的企业,要认真教育,严肃处理。对未抽到样品的生产企业,要认真核查,弄清楚到底是企业刻意规避,还是停产或者只生产出口产品,特别对一
些获证生产企业,如果总是抽不到样品,要重点关注。对抽查中的不足,或者发现的抽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
三是严格后处理。对企业产品存在一般性、个别性的质量问题,要责令企业及时整改复查;对因管理原因造成的比较重大的质量问题,要深入企业查找原因、帮扶整改;对恶意制假售假行为,要严肃查处,严格追责;对苗头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要开展专项整治,全面规范,做到\四不放过\,即,质量原因没有查清的不放过、质量问题没有得到整改的不放过、质量管理制度没有建立的不放过、复查未合格的不放过,实现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 四是严格执法。在企业监管和监督抽查工作中发现的质量违法行为,要一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执法查处,涉及刑事犯罪的,要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五是严格依法行政。各级质监系统要严格执法,规矩办事,丁是丁、卯是卯,努力克服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问题,避免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防止大案要案、窝案串案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发生;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优化业务流程,严格过程管理,努力实现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促进质量监督工作质量和效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进一步增强质量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严肃性,加强对业务工作的督查指导,严格工作程序和完成时限,推行绩效考核,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战斗力。要鼓励监管
人员深入钻研,学技术,学业务,提高质量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要严明纪律,落实责任,弘扬团结协作精神,让谋事、干事、成事成为每个监管人员的自觉行为,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廉明高效、坚强有力、群众认可的质量监督工作队伍中国物流信息网
http://www.wlol.com.cn/ Q345BH型钢660V矿用电焊机 1140V矿用电焊机
同志们,2012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下半年全市质量监督工作仍然面临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的局面,我们要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保持和发展上半年质量监督工作的良好势头,再接再厉,真抓实干,恪守职责,全面推进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以出色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在质量监督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