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库(按章)(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D、阶级斗争

10、社会意识是( 10、A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3、ACDE A、社会物质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物质生活本身的具体方式 D、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 E、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4、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4、ABD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多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8、“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含义包括(8、CDE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在社会历史中,精神、观念的作用十分微小

C、物质实践决定观念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

9、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9、ABCDE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B、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 D、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具有阶级性 E、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地位

1、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1、CA、社会意识体现为科学 B、是全社会人们共同的意识

C、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不变性

4、在阶级社会里,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4、B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D、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8、社会生产方式是( 8、DA、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社会人口和地理环境的统一 D、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

9、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9、D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 C、自然科学、语言学和普通逻辑学D、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

12、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12、D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3、ABCDE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D、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在同一社会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意识,因为个人意识(5、BCA、有绝对的独立性 B、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实践的产物C、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的反映 D、个人意识不具有社会性E、不受社会意识的影响

8、社会基本矛盾是( 8、A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9、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9、BCDA、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已经过时B、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的课题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提供了新材料

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 E、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可以代替历史唯物主义原

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3、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1、DE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

学的对立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E、思维和存在的同 一性问题 2、1999 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 WTO 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 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2、ABDE)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 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矛盾双 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 展 5、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5、ADE)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 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6、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6、CD )A、错误思想没有能动作用 B、意识 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E、意志越坚强,就越能迅速实现既定目的 8、“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8、CDE)A、真理是具 体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 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E、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10、AC )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B、 要获得认识,就得事事亲身参加实践 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D、书 本知识在认识事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时乎时乎不再来”,指的是时间的(2、B)A 无限性 B 一维性 C、广延性 D、可逆性 6、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6、C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 政治制度 8、“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包含了什么哲理(8、C )A、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 B、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C、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D、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9、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 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9、C)A、矛盾

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 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 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1、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1、ABCD )A、“万物莫不有对”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一分为二”,“相反相成”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E、“万物皆化” 2、十六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不同重量 的物体同时下落时,较重的先落地,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学说是 错误的,这说明(2、AB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相对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E、谬误中包含着相 对真理 3、下列事物或现象,哪些表现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3、ADE )A、哲 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B、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C、生物与化学 D、社会科学与经 马克思主义哲学 济学 E、 人与张三 8、 下列事物中, 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8、 ( ABD)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库(按章)(3)在线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库(按章)(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11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