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正确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导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中国乒乓球队常盛不衰的原因,创新是一个国家屹立世界的前提。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那么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独创的道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正确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一、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 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读读写写
汲取jí: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样子. 根深蒂固dì: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qiè: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yù: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持之以恒héng: 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1-3节,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在文中划出概括性的语句。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一、提出问题 ( 1-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分析问题 (4-12段)第一层(4 -8段):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二层( 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三、解决问题(13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四、研讨课文:
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明确: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观点。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这篇课文却提出相反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如果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反面)。 只有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正面)。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说理全面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4、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 明确:一、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要素?
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提出这两个问题,作者运用什么句式?
明确:设问句式。 它的作用有:引出下文,引发思考,使文势有变化。 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5、一、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要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6、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 。 作用:举例论证了“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课文第六段第三句话)
请补充一些例子来证明创造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爱迪生用白金、黄金等各种金属丝做实验,前后试过的材料不下1600种,终于发明了电灯。
居里夫人从100多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不到1克的镭! 丁肇中在两年多的夜以继日的实验中发现了J粒子。
7、阅读语段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思考: (1)、拥有创造力的人和没有创造力的人有什么区别 (2)、区分拥有创造力和不拥有创造力的人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没有拥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8、“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
明确:1)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2)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9、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是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10、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明确: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小一、文章结构结提出问题(1-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分析问题(4-12段)第一层(4 -8段):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第二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解决问题(13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五、
二、议论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六、内容主旨:本文由一个看图选择题引出中心论点“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并由此论及如何寻找第二种答案,最后得出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所需具备的三要素。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七、写作特点:
1、全文思路清晰,层层深入,论证严密。 2、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有很强的说服力。
板书设计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a. 渊博的知识必需b.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要素2、分析问题:c. 持之以恒的毅力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性思维区分根据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法,并相信自己3、解决问题: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要具备三个要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八、课文拓展 观察图形、你能看出的有什么?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3、《正确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