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深圳市福田区分区规划》(1998—2010)(2003年深圳市第十届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
项目负责人:李晨
主要参与人员:肖卫群、谭维宁、闫志杰、陈伟新、黄 金
协编单位: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深圳院
■ 项目概况
项目是在编制完成《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后,由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于1997年10月开始着手委托的。本次分区规划主要以《中心区的开发建设与福田周边地域的协调发展研究》、《福田工业区调整与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福田区农村城市化地域改造发展对策研究》等三个专题研究报告为基础,重点落实、细化总体规划的目标内容,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福田的规划建设管理,并为编制下层次法定图则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依据。
规划范围为福田区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78.8平方公里,其中深圳河改道形成的河套地区123.8公顷用地,纳入本次规划作为“发展备用地”进行统计。
规划编制时间:1997年11月~2001年4月
■ 项目特点及创新
1、研究内容构成及方案建构
●现状分析:主报告(含土地利用、配套设施、绿化状况、生态环保、规划设计与管理、道路系统、市政配套设施现状分析)+用地专题+教育专题+工业区专题+新旧村专题
●规划人口控制目标的确定:以计划下相对稳定增长的户籍人口为基数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2010年福田区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比进行确定。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根据福田区的结构布局,将福田区划分为6个片区, 29个街坊6个特殊区。本着“统一规划开发使用强度,形成主次分明的城市格局”的原则,针对片区各街坊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开发强度指标包括居住人口容量、毛容积率、总建筑量、绿地率等。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现状调研分析及专题报告研究的结论,在分区未来的发展中,土地利用将出现结构性转化,以工业用地向居住、商贸、G/IC几类用地的转化为主。居住用地的增量较多和绿地的大幅度增加及进一步明确界定是本项目的两个显著特点。
●针对现状存在的各类问题(公共设施、道路系统、交通设施等方面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原则。
●城市设计导引:重点分析公共场所的分布形态及联系的空间因素;尺度、节奏、层次、韵律、天际线等的视觉要素和标高、高度、坐标、朝向、间距、建筑后退等的技术要素。
●市政配套设施专项规划
●其它各专项规划和研究:绿地系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市中心区与周边地域协调发展、高新产业发展的规划对策与建议、工业区调整与持续发展、“新旧村”改造规划。
2、总体评价
“规划在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较为科学、合理地确定了福田区的发展定位、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全面阐述了国际性城市生态城区的建设。规划内容全面、分析透彻、布局合理、前瞻性强,规划确定的目标、策略、规模、布局和对各项设施的安排合理”。(摘自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深圳市福田分区规划(1998-2010)》审议意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精彩案例] 深圳市福田区分区规划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