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盒式录音机芯的调整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盒式录机音机带速误差、抖晃率的测量、调整; 2. 掌握录音机方位角的调整;
二、实验原理
1.录音座工作时,由于振动、摩擦及传动机构配合不严密等原因,使得机芯的旋转部分发生偏心、失衡时,会引起录音座走带速度产生瞬时变化,从而使放音频率也发生变化,这种因磁带走带速度瞬时变化而引起的放音频率变化称为录音座的抖晃。设f0为标准频率,由于带速瞬时变化,重放时频率为f,则带速误差的另一种表示法为
带速误差?f?f0?100% f02.正常情况下,磁头的方位角应使磁头的工作缝隙长度方向垂直于磁带运动方向,否则将导致磁带与磁头之间存在间隔,磁带与磁头的耦合将会明显减小,导致间隔损失,并且随着声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三、实验仪器及耗材
抖晃测量仪或频率计1台,双卡盒式录音机(或电路板)一台(块),拌晃测试带(3150Hz)一盒,单声道方位角测试带(6300Hz)一盒,双声道方位角测试带(10Kz)一盒,交流毫伏表1台;稳压电源1台;示波器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抖晃率、带速误差测量
①将录音机的输出接到抖晃仪的输入端;
②将录有3150Hz信号的测试带装入录音机,按下抖晃仪面板WTD、DIN两个按钮,抖晃仪输入指示灯亮方可测量;
③分别读取抖晃仪频显值和抖晃值并作记录(阐门时间取1或0.1称); ④由记下的频显值计带速误差:带速误差?取测试带头、中、尾放音的最差值。
f?f0?100%,其中f0=3150Hz,f可以f019-
⑤调整带速误差:若频率计的值不是3150Hz,可用小四罗丝伸进机台上的小孔调节私,使频率计的读数为3150Hz,然后使录音机处于倍数状态,调整电位器RT4、RT5,使频率计显示为6300Hz。以上调整应在磁带首、中、尾反复调整。
2.方位角调整
录音机的磁头方位角是指磁头的工作缝隙与磁带经过磁头时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在理想情况下,录音机的方位角应为90O,但在实际上总有些偏差,该偏差叫方位角偏差。方位角偏差会产生放音时高损耗,一般应将其控制在90O范围之内。在录音机更换磁头之后,应进行方位角调整。
①单声道调整:将录有6.3KHz磁带装入待调机芯,用毫伏表监视其输出,调整磁头边上方位角罗钉,使放音输出最大;
②立体声道调整:对于双声道立体声录音机来说上述的调整方法是行不通的。实验表明,当方位角偏差为6O,记录信号频率为10KHz时,单声道录音机的方位角损耗为4.86dB,而立体声录音机的方位角损耗为0.703dB。对后者来说,损耗不明显,但重放时,由于左右声道之间相位差发生变化,重放声像的位臵就变了,故方位角偏差对于声像畸变的影响较大。在本例中,左右声道输出信号相位差119O。实验表明,方位角偏差越大,相位差越大,方位角偏差一定时,频率越高,相位差也越大。立体声录音机在调整方位角时,应采用观察相位差法,用示波观察两声道的李沙育图形。将录有10KHz磁带装入待调机芯,将录音机两声道信号分别输入到示波器的X、Y通道,用累刀调整磁头方位角,观察图形变化。当两通道信号幅度平衡时,椭圆的长轴应与横轴成45O,当相位差为零,应调成一条直线。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误差。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1.带速误差及抖晃率测量为什么规定在带头及带尾进行?
2. 抖晃率测量的两种方法(录放法及放音法)其测量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 3.为什么立体声录音机调方位角时主要调两声道之相位角?
20
实验六 录音机放音补偿曲线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加深对录音机放音补偿曲线的理解; 2.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录音补偿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
1.由于录放磁头是一个电感性元件,而且还存在着各种损耗及其他因素,使得录放磁头的输出信号随频率变化起伏较大,在中频段它以每倍频程6dB的速率上升,面在高频段由于各种损耗引起的衰减使它明显弯曲下降。为了补偿这种弯曲下降,在录音时采取高频补偿网络,使高频成份预先有较高的提升。
2.放音补偿频率特性曲线在中频段以每倍频程6dB的速率下降,频率越低补偿越大,而在高频段曲线下降速率减缓,经录放补偿,最后的综合频响曲线趋于平坦。
补偿电路常用以下形式: R2 C2 R1 A C1 C1 A R2 R3
C2 R1 图1 补偿电路常用形式
三、实验仪器与耗材
音频信号源1台;频率均衡电路板一块;毫伏表1台;稳压电源1台;示波器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下图接线:
图2 实验接线图
音频信号源 频率均衡电路 毫伏表 毫伏表 21-
2.音频信号源输入u=0.5mV,频率分别为50Hz、70Hz、100Hz、200Hz、300Hz、400Hz、500Hz、600Hz、700Hz、800Hz、900Hz、1000Hz、1200Hz、1500Hz、2000Hz、2500Hz、3000Hz,用毫伏表测量频率均衡电路的输出电压,并记录于下表中(单位Hz):
频率 电压 频率 电压 50 800 70 900 100 1000 200 1200 300 1500 400 2000 500 2500 600 3000 700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放音音补偿曲线图并分析,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频率补偿? 2.为什么输入信号要求较小?
22
实验七 功率放大器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测量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剩余噪声;
2.了解输出功率与失真度、频率及负载阻抗的关系; 3.了解RMS功率与PMPO功率之间的关系; 4.了解阻尼fD概念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功放的输出功率是与失真度有关的,输出功率越大,失真度则越大;失真度与频率也有关;一般在1000Hz附近失真度最小,频率升高或降低,失真度都增大,故输出功率与频率有关,当频率升高或降低时,输出功率变小。
2.阻尼系数是功放给扬声器的电阻尼大小,当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电流送进扬声器时,扬声器音圈产生振动,而信号电流暂停瞬间,扬声器音圈作惯性运动,影响音质拖泥带水,当音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功放的输出电阻成为其负载,功放的输出电阻越小,则感应电流越大,线圈停止运协的受力越大。用fD表示系数:
fD?RL ?Ro?Ro?—音箱传输线电阻(可以忽略)。 RL—扬声器阻抗;Ro—功放输出电阻;Ro一般晶体管功放的阻尼系数在15—100为宜,阻尼系数可通过测功放的无载和有载输出电压来确定。设功放空载输出电压为UK,有载输出电压为UL,则
RRUKRL?RoU??1?o?o?K?1。 ULRLRLRLULfD?RLRUL ?L??RoUK?ULRo?Ro三、实验仪器及耗材
双输出直流稳压电源1台;音频信号源1台;双踪示波器1台;失真度仪1台;毫伏表1台;功率放大器(板)1台(块) 8Ω扬声器、电阻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下图连接实验电路,输入端接音频信号源,输出端接扬声器。
2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实验指导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