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备Fe(OH)3胶体,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5~6滴饱和的 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填序号).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c.胶体的胶粒带有电荷 d.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4)CuSO4溶液无明显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 .
26.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请根据下图所示,回
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式为 ,检验Y所用的试剂是 .
(2)W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 (填序号).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4
(4)将X与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7.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已知:3Cl2+8NH3═6NH4Cl+N2,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当有少量Cl2泄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喷射石灰乳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少量Cl2泄漏造成的危害.Cl2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Cl2.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液.当NaCl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时,混合液中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8.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图装置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实验过程中集气瓶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说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某同学认为上述理由不足,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改用装置B进行反应,实验步骤①~③如图所示.步骤③拔去注射器的橡胶帽,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的空气后,迅速盖上橡胶帽.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就能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 NO.
29.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低温
已知反应I为: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
(1)工业生产中,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2﹣
(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Ca、Mg、SO4等离子. ①为得到纯净的饱和NaCl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请补全操作步骤: a.向浓缩后的海水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b.向滤液中 ,过滤; c.向滤液中 ,过滤; 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e.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得到饱和NaCl溶液. ②步骤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取5.5g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1120mL CO2.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1位小数).
30.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无毒、难溶于水的固体,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
(1)CaO2溶于盐酸可得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aO2在保存时要密封,避免接触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与Ca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取某CaO2样品10 g(含有少量CaO杂质),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则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
31.不同镜子背后的金属镀层可能是不同的,目前使用的金属主要有两种.为研究金属镀层的成分,某小组分别收集了两块镜子背面的金属镀层粉末甲和乙,按下述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金属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甲 ①取少量粉末,加入过量浓硝酸 粉末溶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几滴NaCl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乙 ③取少量粉末,加入足量NaOH溶液 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 ④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操作⑤的实验现象是 ,乙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欲“比较甲和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
32.处理SO2废气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B与空气发生反应生成溶液C,其中氧化剂是 . (2)SO2和酸性Fe2(SO4)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2﹣
(3)推断Fe、O2和SO4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3.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所用的试剂是 .
(2)步骤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步骤Ⅴ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 a.NaOH溶液 b.氨水 c.盐酸 (4)步骤Ⅵ的实验操作是 .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环保意识是重要的公民意识.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监测指标的是( ) A.SO2 B.CO C.N2 D.NO2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氮族元素.
【分析】空气日报的检测项目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物等空气的污染物,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空气质量日报中的项目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空气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物等. A.SO2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 B.CO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正确;
C.N2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NO2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知识,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特别是环保问题,现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主要考查温室效应、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来源、空气污染的防治等,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火炬燃烧 B.
风力发电 C.
粮食酿醋 D.
高炉炼铁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A.火炬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B.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 C.粮食酿醋有新物质醋生成; D.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
【解答】解:A.火炬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粮食酿醋有新物质醋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涉及化学反应与生活、生产的考查,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白粉 B.浓硫酸 C.液氯 D.氨水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B.浓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 C.氯气呈液态时称为液氯;
D.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
【解答】解: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浓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氯气呈液态时称为液氯,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难度不大,注意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4.玻璃、陶瓷和水泥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氮 B.硫 C.硅 D.氯 【考点】硅酸盐工业. 【专题】碳族元素.
【分析】玻璃、陶瓷和水泥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们都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 【解答】解: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 3CaO.SiO2、硅酸二钙 2CaO.SiO2和铝酸三钙3CaO.Al2O3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