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
第一部分 计量基本知识: 一、计量管理概论:
1、计量的一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计量发展的历史是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进行大量的比较,这种用比较方法来确定事物“量”的大小的过程,就是早期“测量”的概念。测量既然是一个“比较”过程,必然需要一个比较物作为测量的“标准”。最初作为比较的标准也是任意的,它会因人、因事、因时而改变。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成果有了剩余,开始出现了物物交换,出现了商品和商品流通。商品的流通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经济利益又使人们在交换中“斤斤计较”,这就要求对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点,经不同的人的测量结果必须一致,这就是早期的“计量”概念。
计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为使被测量的单位量值在允许范围内溯源到基本单位的测量。起初的测量方法是原始的,单位是任意的。当商品交换、分配形成社会活动的时候,就需要测量的统一,即在一定的准确度内对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达到其测量结果的一致。为此,就要求以法定的形式建立统一的单位制,复现出基准、标准,并以这种基准、标准来检定测量计量器具,保证量值准确可靠,这就出现了“计量”。因此,计量的含义可以理解
1
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或者说“是以单位统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它对整个测量领域起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作用。”
计量应包括计量学、计量经济、计量法制、计量组织和计量管理等内容。
2、计量学的分类:
计量学是计量的基础,它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我国目前大体上按专业分为十大类,即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电子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标准物质计量。 3、计量工作的特点:
(1) 统一性:统一性是计量工作的本质特征,它主要反映在横
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的统一指统一的国家计量标准和计量制度,并且要同国际上的计量制度和计量标准统一起来。纵向的统一是指把全国各部门、各单位所使用的不同准确度等级的测量器具所体现的量值统一到国家基准上来。
(2) 准确性:“准”是计量工作的核心。 (3) 广泛性和社会性
(4) 法制性:由于计量工作具有以上几个特点,也就决定了计
量工作必须具有法制性。如果没有法制性,那么统一性、准确性、广泛性和社会性也就难于实现。
2
4、计量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计量管理就是有效合理地协调和组织实施国家计量法令、方针、政策和社会进步所赋予计量学、计量法制、计量组织、计量经济方面的职责以及所从事的各项工作。
计量管理的特性除了具有计量工作的四个特点(统一性、准确性、广泛性和社会性、法制性)外,还具有权威性、技术性、服务性、群众性的特点。
5、计量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计量管理的任务是由国家计量管理的模式决定的,而国家计量管理的模式又是由国家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我国计量管理的模式是统一立法,区别管理。计量管理的任务是根据计量工作的任务来确定的。我国计量工作的任务概括地讲就是“统一国家计量制度,保证全国量值准确可靠,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提供计量保证。” 二、 计量名词术语:
1、 量: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确定的现象或物体的属性; 2、 量值:由数据和计量单位和乘积所表示的量的大小; 3、 量的数值:量值的纯数字部分; 4、 计量单位:
单位是用以定量表示同类量量值大小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单位是人为规定的特定量,其特点为: (1) 单位是比较的尺度;
3
(2) 它用以表示同种量的大小; (3) 它前面的数字一定为1;
(4) 它要有具体的名称、定义,并可复现; 5、 测量:
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简单地说,把一个已知的量与未知的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未知量的大小的过程,即为测量。
测量有三个基本特点:
(1) 测量的目的是要确定被测量的量值大小; (2) 测量的对象是被测量的“量”
(3) 测量的过程是一个实验过程和操作过程。 6、 计量
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狭义地理解,计量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测量;广义地理解为计量是为实现“统一”和“准确”这一过程的全部操作。
计量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 统一性:这是测量的根本目的; (2) 准确性:它是计量统一的前提; (3) 法制性:它是保证统一的手段;
概括起来,“统一是目的,准确是基础,法制是手段”。 7、 计量器具:
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器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4
计量器具包括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三大类。
所谓计量基准器具即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是指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所谓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用于检定次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8、 检定规程:
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作为检定依据的具有国家法定性的技术文件。
检定规程的内容包括:检定规程的适用范围、计量器具性能、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以及检定结果的处理。 9、 强制检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制的计量器具实行的定期定点检定。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包括三部分: (1) 社会公用的计量标准器具;
(2) 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3)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
强制检定项目的工作计量器具
三、 法定计量单位:
1、 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意义: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量基本知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