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黄陂区部分学校联考试题
理化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海水晒盐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2、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表示为H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为氢气 B、H3是一种氢的化合物
C、这种物质属于单质 D、H3和H2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 3.用“”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来源:]
第3题 第4题 4. 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的核电荷数为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5.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验室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6.右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探究了燃烧的三个条件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C.该实验的缺点是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对着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白磷也不会燃烧
第6题 第7题
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8.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组成。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歩反应完全进行);(1)通过赤热的炭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2)通过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3)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4)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已知:白色的硫酸铜遇水变蓝)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CO、CO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2、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CO2,可能含有CO D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
9、.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是因为两者之间一个带正电,另一个带负电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定向移动的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C.根据欧姆定律,由于导线电阻很小,短路时电流非常大,温度升高很快,可能造成火灾 D.电视机后盖和机壳有很多孔,是为了散发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的大量热量
10、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通电与断电,这两个灯泡( ) A.只能是串联 B.只能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 )
A.若A表是电流表,B表是电压表,则电阻R1、R2并联 B.若A表是电流表,B表是电压表,则电阻R1、R2串联 C.若A表是电压表,B表是电流表,则电阻R1、R2并联
D.若A表是电压表,B表是电流表,则电阻R1、R2串联 第11题 第12题
12、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实验中,物理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得V的示数是3.8V,V1的示数是2.3V,V2的示数应为( )
A.6.1V B.3.8V C.2.3V D.1.5V
13、2013年5月,武汉市教育局利用如图所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吴月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的电路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 ) 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 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 示数的乘积
第14题 第16题
15、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黄陂技术监督部门发现某品牌的铜芯电线不符合规定:①用铁芯冒充铜芯;②线芯直径比说明书上标定的要小.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原因( )
A.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 B.长度相同时,铁的电阻大于铜的电阻 C.铁的熔点高于铜的熔点 D.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
16、上右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亮,且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故障只发生在灯上,则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则Ll断路 B.若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灯Ll短路 C.若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则灯L2断路 D.若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L2短路
第17题 第20题 18、关于电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安全电压是36V
B 、在家庭电路中,把60W的白炽灯换成40W的白炽灯与其它电器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小了 C、标有”600r/Kw·h”字样的电能表铝盘1min内转了5转,说明正在工作的电器可能是电冰箱
5
D 、“220V 25W“电热丝和”110V 25W“的电动机都正常工作4小时消耗的电能都是0.1KW·h,合3.6×10W·s
19、标有“220V 40W”字样的电风扇、电视机、电烙铁、节能灯都正常工作相同时间,产生热量最多是( ) A.电风扇 B.电视机 C.电烙铁 D.节能灯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电流表量程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是“10Ω 1A”,灯泡标有“2.5V 1.25W”.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的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0.3A~0.6A B.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1 V~2.5V
C.该电路最大功率是2.25W 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阻值范围是2.5Ω~10Ω
二、非选择题
21、(2分)街边的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是 的,如图所示是一款学校常用的应急照明灯,当外部电路有电时,应急灯不亮,停电时应急灯发光,小李将应急灯中的任意一个灯泡断开,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则应急灯的两个灯泡是 的(均选填串联或并联). 22、(5分)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编号 A B C D 材料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锰铜合金 长度/m 0.5 1.0 0.5 0.5 横截面积/mm 0.5 0.5 1.0 0.5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 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 (2)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丝的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3)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这样就 了输电线的电阻,从而可以 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选填“增大”或“减小”). 23、(5分)谢敏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连接电路前开关要 ,滑片应移到最 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 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 Ω. 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请说明理由 .
24、(4分)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用器材如下: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1个,滑动变阻器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如图9甲所示。实验中获取的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的数据或图象,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 ____ _______。此时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为什么不用灯泡做这个实验 。
(2)该实验小组还利用此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依次用8Ω、12Ω和16Ω的电阻替换原来的定值电阻,实验过程中应使电压表读数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7分)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电阻大约为10欧,有两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5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6V.
(1)本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如图已有部分电路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某同学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泡的亮度很暗且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了多次测量,其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灯泡额定功率为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4)完成试验后,该组同学又找来了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代替小灯泡继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该组同学做完第2次实验后,用15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完成第三次实验.
次数 电阻(Ω) 电流(A) 1 5 0.6 2 10 0.3 3 15 0.2 4 20 0.15 26、(3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常见的白炽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图1所示为小丽、小军、小梅三位同学与老师讨论这一现象时的情景.
[来源:]
根据小梅同学的猜想,他
们讨论形成了一个问题:电流一定时,导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它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于是,小丽和小梅从实验室找来了煤油、两只规格相同(有密封塞)的烧瓶、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两根阻值不同的镍铬金丝等器材,并组装出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1)在小丽和小梅的实验装置中,是通过 来反映电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2)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但它变化时引起的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易于直接观察或测量,就可以像小丽和小梅这样用易于观测的量来反映不易直接观测的量.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一物理学方法的是 .
A、在研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远近说明钢球动能大小 B、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通过等大的蜡烛与虚像重合来确定虚像的位置和大小 C、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电灯发光来研究
D、在研究电压作用时,通过水压是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
(3)小军看了小丽和小梅的实验装置后认为,用温度计代替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实验效果会更好.于是,他们拆除了密封塞和玻璃管,将合适的温度计悬挂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开始实验.在上述改进中,他们遗漏的一个重要操作是: . 27、(7分)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
(1)通过R2的电流是 (1分) (2)R1两端的电压 (2分) (3)R2的阻值 (2分) (4)通电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 (2分)
28、(7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为“30Ω,0.25A”滑动变阻器,R1为“10Ω,0.4A”电阻,电压表量程为0-3V.图中虚线框内接一只“20Ω,0.3A”电阻R2(未画出).已知:①闭合S1和S2,断开S3时,调节R,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此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2W;②断开S1,闭合S2、S3,调节R,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1)在情形①中,求电路的总阻值;(2分) (2)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虚线框内的电路;(2分)
(3)当闭合所有开关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3分)
29.(4分)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的新途径。 (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
(3)乙醇(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0.(6分)现有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制取气体部分装置。请完成以下各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12月联考(月考)物理、化学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