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403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该巷道相对地面为山体林木,无房屋、农田、渠沟等,其山体标高为1600—1700m,巷道距地面的垂高190m—290m。地面地形较复杂。巷道施工对地表不会产生影响。详见1403巷道布置图:

四、地层赋存情况

4

1、矿区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龙潭组,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现从新至老简述如下: 第四系(Q)

主要为黄色坡积、残积和崩积物,零星分布于地势低洼处,厚度一般0~5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三叠系(T)

矿区出露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分布在矿区东南部,主要为灰色灰岩夹深灰色粉砂岩,一般自下而上分为三段,厚约300~350 m左右。

夜郎组九节滩段(T1y3)

紫红色钙质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夹泥灰岩、粘土岩;厚约150m左右。

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

灰色泥晶灰岩、泥灰岩夹钙质粘土岩;厚约180m左右。 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

以绿色页岩、泥岩为主,夹浅灰色扁豆状至薄层状泥灰岩;厚约25m左右。

二叠系(P) 长兴组(P3c)

分布在矿区中部,主要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生物屑灰岩、燧石灰岩组成,夹灰色砂岩、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厚约29.86~41.29m,一般30.00 m。

5

龙潭组(P3l)

分布在矿区中北西部,为矿区含煤岩系,属海陆交互相沉积,与其下的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岩性由灰色、浅灰色、灰黑色,薄层至中厚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铝质泥岩、铝质岩夹泥质灰岩及煤层等组成,煤系厚122.40m~158.20m,一般128.9 m,含煤17层~19层,可采煤层3层。

茅口组(P2m)

分布在矿区西部外围,厚度不祥。岩性为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至巨厚层状细晶至粗晶石灰岩。 含煤地层

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P3l),属陆相沉积,假整合于茅口灰岩之上,主要由灰色、浅灰色、灰黑色,薄层至中厚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铝质泥岩、铝质岩夹泥质灰岩及煤层等组成,煤系厚122.40m~158.20m,一般128.9 m,含煤17层~19层,可采煤层3层(M4、M9、M15)。 构造

矿区地层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东(110o~160o),倾角12o~24o,平均17o,区内无较大断层分布,只有落差小于2 m的小断层。据《矿井地质规范》该矿区地质构造为一类,即地质构造简单。 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划分

本矿区内龙潭组地层为区内唯一含煤地层,可采煤层三层(M4、M9、M15),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区地层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东(110o~160o),倾角8o~24o,平均17o,矿区内未发现能影响煤层的断层。据《矿井地质规范》该矿区地质构造为一类,即地质构造简单。

6

五、煤层 含煤性

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P3l),属陆相沉积,假整合于茅口灰岩之上,主要由灰色、浅灰色、灰黑色,薄层至中厚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铝质泥岩、铝质岩夹泥质灰岩及煤层等组成,煤系厚122.40m~158.20m,一般128.9 m,含煤17层~19层,可采煤层3层,自下而上分为三段:

第一段:由泥岩、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铝土岩、细砂岩、钙质泥岩及煤组成,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上部夹生物屑灰岩一层,含煤12层,一般含煤7层~8层。其中M15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M12、M13、M14号煤层局部可采,其余均不可采。一般66.30 m。

第二段:由泥岩、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及煤组成,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顶部夹生物屑灰岩一层,含煤9层,主要可采煤层为M4、M9号煤层,M5、M8号煤层局部可采,其余均不可采, 一般34.80 m。

第三段:由泥岩、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及煤组成,以粉砂岩为主,上部夹生物屑灰岩一层,含煤3层,均不可采,一般27.80 m。 可采煤层

根据生产地质报告,可采煤层为M4、M9、M15号煤层共3层。 M4煤层

位于龙谭组第二段上部,上距长兴组底界17m~33 m,煤层厚度0.89m~1.45m,平均厚度1.13m,结构简单,顶板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下距M9号煤层约27m左右。该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煤层变异系数(γ)为14.4%,据《矿井地质规程》

7

该煤层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M9煤层

位于龙谭组第二段底部,煤层厚度0.90m~1.60m,平均厚度1.33m,偶见1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粉砂质泥岩,底板粉砂岩,下距M15号煤层约45-47m左右。该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煤层变异系数(γ)为13.03%,据《矿井地质规程》该煤层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M15煤层

位于龙谭组第一段底部,厚度一般0.80m~2.11 m,平均厚度1.33m,有0~2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铝质泥岩。该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煤层变异系数(γ)为39.41%,据《矿井地质规程》该煤层属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煤层特征见表1。

表1 煤层特征表

煤层全厚(m) 煤层 编号 最小-最大 平均 M4 0.89~1.45 1.13 0.90~1.60 1.33 0.80~2.11 1.33 47 27 12o~24o 平均17o 12o~24o 平均17o 12o~24o 平均17o 0-1 粉砂质泥岩 粉砂岩 0 煤层间距(m) 倾角 夹矸层数 顶板 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 底板 煤层顶底板 泥岩 M9 M15 0-2 粉砂岩 铝质泥岩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403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1403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887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