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
理科综合化学测试(五)
7.中华民族有5000 多年的文明史,我国历史上出现许多记载文明的书写材料。下列材料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
A.竹简B.青铜C.丝帛D.纸张
【解析】A.竹简属于纤维素;B.青铜是铜合金;D.纸张是纤维素,C.丝帛是蛋白质;故答案选C。
【答案】C
8.立方烷(C8H8)外观为有光泽的晶体。其八个碳原子对称地排列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立方烷在空气中可燃,燃烧有黑烟产生
B.立方烷一氯代物1种、二氯代物有3种、三氯代物也有3种
C.立方烷是苯(C6H6)的同系物、也是苯乙烯(C6H5-CH=CH2)的同分异构体 D.八硝基立方烷完全分解可能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气
【解析】立方烷含碳量高,所以燃烧有黑烟产生,故A正确;立方烷中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1种;立方烷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分别是:一条棱、面对角线、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所以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立方烷有8个H原子,依据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那么在此基础上,剩余的H的环境分别也只有一种,故得到三氯代物也有3种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苯(C6H6)的同系物必须含有苯环,故C错误;八硝基立方烷分子式是C8N8O16,完全分解可能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气,故D正确。
【答案】C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mLCHCl3中含有碳原子为1.0103NA
-
B.58.5gNaCl固体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C.7.2gCaO2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 D.1L0.5mol·L
-1
氨水含NH4+为0.5NA
【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mLCHCl3为液体,故A错误;B.NaCl固体是离子化合物,不含氯化钠分子,故B错误;C.CaO2晶体中阴离子过氧根离子,7.2gCaO2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故C正确;D.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1L0.5mol·L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1
氨水含NH4+少于0.5NA,
10.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的操作方法:灼烧和溶解 B.步骤①需用的主要仪器:坩埚和烧杯 C.步骤③的试剂a必须是氧化剂 D.步骤④的试剂b可选用酒精
【解析】A、步骤①的操作是将海带进行灼烧后将海带灰溶解得到海带灰浊液,选项A正确;B、步骤①的操作方法:灼烧和溶解,灼烧时使用的仪器为坩埚,溶解时需要用到烧杯,选项B正确;C、步骤③的试剂a必须是氧化剂,能将I氧化成I2,选项C正确;D、酒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不能做为萃取剂,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11.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Z同主族,W的氢化物水溶液可用于蚀刻玻璃,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Y
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的强
D.一定条件下,X的单质可与W、Y、Z的单质分别发生化合反应
【解析】W的氢化物水溶液可用于蚀刻玻璃,知W为F,W、Z同主族,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知Z为Cl,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知Y为S,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3倍知X为Mg。A.因为Mg S Cl同在第三周期,原子序数逐渐增大,F在第二周期的元素,所以原子半径:Mg>S>Cl>F,故A正确;B.简单氢化物分别是:HF HCl H2S,根据元素周期律知他们的非金属性F>Cl>S,所以稳定性:HF > HCl > H2S,故B正确;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故C错;D.一定条件下,Mg的单质可与F2、S、Cl2的单质分别发生化合反应,所以D正确。答案:C。
【答案】C
-
12.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钴酸锂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A 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 Li通
+
+
过,电池反应式LixC6+Li1-xCoO2C6+LiCo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从A极通过导线流向B极
B.放电时A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C6+xLi+
-
C.充电时Li从左边流向右边
D.充电时B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xLi+
-
+
【解析】从方程式中看出Li的化合价升高,LixC6作负极,Li1-xCoO2做正极。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从A极通过导线流向B极,A正确,不选;LixC6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C6+xLi+,B正确,不选;充电时阳离子流向阴极,故Li从右边流向左边,
-
+
C错,选C;放电时B做正极,充电时作阳极,电极反应正确,D正确,不选。选C。
【答案】C
13.已知pOH=-lgc(OH)。t℃时,往50mL0.1mol/LMOH溶液滴加0.1mol/L盐酸,溶液pH、pOH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12
B.盐酸与MOH溶液恰好中和时溶液pH=6.5
C.滴入盐酸体积达26.0mL时,溶液中微粒浓度c(Cl)>c(H+)>c(M+)>c(MOH)>c(OH)
-
-
D.t℃时,MOH的Kb>1.0103
-
【解析】根据图示,滴加25mL 0.1mol/L盐酸时pH=pOH=6.5,可知Kw=10
-13
,
0.1mol/LMOH溶液的pOH=2,则pH=11,故A错误;0.1mol/LMOH溶液的pOH=2,可知MOH是弱碱,盐酸与MOH溶液恰好中和时溶液呈酸性,pH<6.5,故B错误;滴入盐酸体积达26.0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MCl、MOH,且MCl>MOH,溶液呈酸性,MCl水解>MOH电离,所以
c(MOH)> c(H+)>c(OH),故C错误;t℃时,MOH的Kb=
-
,
故D正确。
【答案】D
26.(14分)某校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一氧化碳与硫酸钙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利用CaSO4·2H2O在400~500℃脱水制取无水CaSO4。实验中需用到的加热装置中的硅酸盐质的仪器除玻璃棒、酒精灯外,还用到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H2C2O4·2H2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CO、CO2并制备纯净的CO气体,实验装置如下:
B、C中盛放的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无水CaSO4和乙组制得的CO,用下列装置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中有SO2和CO2。
①上述装置(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的连接顺序为C→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
E
溶液褪色,则
E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有CO2生成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G中产物为CaO,则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组的同学取丙组实验后G装置中的固体产物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且产生少量气体,通入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产生。可验证CO与CaSO4在高温下还发生了一个副反应,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方程式表示)。
【解析】(1)甲组同学利用CaSO4·2H2O 在400~500℃脱水制取无水CaSO4 ,因为温度较高,所以要用到坩埚,附加仪器泥三角都属于硅酸盐质的仪器。故答案:坩埚和泥三角。
(2)因为H2C2O4 ·2H2O 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CO、CO2,要制得纯净的CO气体,就必须除去CO2和H2O,由实验装置知B为除去CO2,C除去水,所以B中加浓NaOH溶液,C中加浓硫酸。答案:浓NaOH溶液浓硫酸。
(3)因无水CaSO4要和CO 反应会产生SO2 和CO2,检验SO2 和CO2的顺序为检验SO2→除去SO2→验证是否除净→检验CO2。
①根据所给装置(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的连接顺序为G→D→E→D→F→H。
②若E溶液褪色,是SO2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 +2MnO4
-
+2H2O = 2Mn2+5SO42+ 4H
+
-
+
③能证明有CO2的存在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SO2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先除去SO2,故能证明有CO2的生成的实验依据是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其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若G中产物为CaO,根据③知产物为CO2和 SO2,则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高温
CaSO4 + CO=====CaO + SO2+CO2。
(4)丁组的同学取丙组实验后G装置中的固体产物加入试管中,然后加人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液且产生少量气体,通入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的气体为H2S。是G装置中的固体产物加入稀盐酸产生的H2S,所以固体物质中含有硫化物,故CO 与CaSO4在高温下发生的高温
副反应为CaSO4 + 4CO=====CaS +4CO2。
【答案】(1)坩埚和泥三角(2)浓NaOH溶液浓硫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五)化学Word版附详细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