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教育教案(第五周)
时间: 班级: 班主任:
课 题:遇到地震怎么办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在各种场地遇到地震该怎么办,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地震,地震有什么前兆,还知道了如何做好家庭防
地震工作。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在各种场地遇到地震该怎么办。 2) 揭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防震避震知识: 1) 在学校遇到地震该怎么办? 请学生讨论后说说。
教师小结,告诉学生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就近躲藏,(如课桌下、承重墙角墙根下、厕所承重墙角等)。闭眼趴下。等主震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跑出教室找一处空旷地。切记住:不要急忙跑回家,要听从老师的指挥。
2) 在家中遇到地震怎么办?
要迅速判断是大震还是小震,小震不必跑出去。大震的话,如果离房门近或楼层较低,而且室外开阔可以迅速跑出去。如在室内可马上贴床沿或找结实的家具底下趴下。或者躲到承重墙角下。
3) 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怎么办?
有人指挥要听从,不可擅自行动。没人指挥也不能乱跑,以免你推我踩,造成伤亡。赶快钻到排椅下面,闭眼趴下。
4) 在商场里遇到地震怎么办?
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随人流乱挤乱跑,避开商品的陈列柜架,向没有物品和人少的通道跑。如通道被堵住,就在有柱子的地方或有坚实的大商品附近抱头蹲下。
5) 在电汽车遇到地震怎么办?
呼喊司机停车。提醒司机把车停在路边下落物少、倒塌物少的地方。并停在路基结实平坦的地方,汽车未停稳不能跳窗。车停后下车选择安全的地方躲避。
6) 在室外遇到地震怎么办?
立刻向树多的地方跑在山坡或悬崖下不能跟着滚动的石头跑。另外在繁华地区,在居民区,在高层建筑物附近都应注意选择正确的避险方法。
7) 防震演练注意事项:
在学校组织防震演练时要牢记疏散路线和保护方法,配合老师和同学做到稳中有序。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不管在什么地方遇到地震,都不能慌张。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在各个地点选择正确的应急措施,有效躲避灾难。
课后反馈小结: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第六周)
时间: 班级: 班主任:
课 题:如何预防和应对踩踏事故
一、踩踏案例介绍:
(一)
海绵垫平倒拥塞过道致学生摔倒
2014年9月26日14时许,学校起床铃拉响后,昆明明通小学一、二年级午休学生起床后返回各班教室上课,学生在下楼过程中,由于靠墙的其中一块海绵垫,平倒于一楼过道,造成通道不畅,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情况不明,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6名学生遇难,26名学生受伤。
事故调查查明,2014年9月25日下午,昆明明通小学体育老师将两块体育教学使用的海绵垫子(长200厘米、宽150厘米、厚30厘米)临时靠墙放置于学生午休宿舍楼一楼单元过道处。
(二)
上海外滩“12·31”拥挤踩踏事故
2015年1月21日上午,上海市发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2014年12
月31日夜间11时35分左右,上海外滩因人群拥挤,发生一起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上海外滩踩踏事件36位遇难者中,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37岁。遇难者中包括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学生。 二、事故原因分析:
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有:
(一)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二)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
中,形成拥挤。
(三)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四)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五)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六)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
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七)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八)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需要。 三、防拥挤踩踏常识:
(一)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二)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三)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四)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
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
发生。
(六)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
及时有效地疏散。
四、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一)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二)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
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三)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四)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
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课后反馈小结: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第七周)
时间: 班级: 班主任:
课 题:乘车的安全
教学目的:
一、通过对乘车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陆地交通安全意识。
二、通过对交通安全应急常识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学会自救、互救,以
及应对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车辆已经越来越快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它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节省了很多时间。骑车、乘车也是一门学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有关这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识。
二、骑自行车应该遵守的规定
(一)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马路上骑车,想学骑车的小朋友要在家长陪同下找比较宽阔的场地学
习。
(二)自行车的铃、闸齐全并有效。
(三)骑车时应靠右边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人行道上不准骑自行车。
(四)不闯红灯,拐弯减速慢行,并用同侧手向后面的人示意;不准双手离把,不准追逐打闹。
三、乘汽车的安全
(一)学生各自谈谈乘公共汽车、打的、坐摩托车时的安全做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安全教育安全课教案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