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班级 ( ) 姓名 ( )
第二单元测试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时间:45分钟 总分:5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 (每题 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后面表内)
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
A.禅让制开始出现 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开始出现 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
A .2000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年左右 D.5000年左右 3.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4.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为审议项目的河南殷墟遗址获得通过。你认为殷墟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反映了( )
A.商纣王关心百姓,尽力发展建筑业 B.商纣王用增加赋税的办法来发展建筑业 C.商纣王为老百姓筑屋修桥,尽心尽力 D.商纣王靠剥削百姓来满足他的享受欲望
6.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镜头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涿鹿之战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犬戎攻破镐京
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铁犁
8.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 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9.《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10.下列关 于青铜器的说法正 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12. 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 )
1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4.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15.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16.《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7..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
A.吴王夫差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8.下列成语故事与晋文公争霸有关的的是()
A..一箭之仇、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志在四方 C.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D.卧薪尝胆、纸上谈兵
19.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诸侯争霸,战火连年,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诸侯争霸加快了统一步伐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在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交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 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 A.晋 B.齐 C.楚 D.秦
21.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 )①铁器和牛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 ③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④商鞅变法的促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4.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建立县制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1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班级 ( ) 姓名 ( )
25.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26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②位于岷江中游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 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①③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7.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样说是因为( ) A.各国纷纷变法,竞相改革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学术活跃,百家争鸣 D.农业发展,商业繁荣
28.赵中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9.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30.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韩非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题(第1题7分,第2题6分,第3题7分)
31.(7分)材料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常以材料的名称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这些我们熟悉的词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1)列举两件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代表作。(2分)
(2)我国何时出现铁器,(1分)和青铜相比,铁农具有哪些优点,(1分)伴随铁器出现而产生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什么?(1分)
(3))铁器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是什么(1分)它的意义是什么?(1分)
32.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右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2分)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2分)
(3) 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
15.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3分)
(2)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3分)
(3)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1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材料一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谁?材料中的“卫鞅”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这场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一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卫鞅”的变法?为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变法有何影响?
(4)后来“卫鞅”被这些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有人说他主持的这次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测试题(有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