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复习大纲重点总结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名词解释

1城市: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3卫星城(卫星城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4城市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5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6城市性质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城市规模定义: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8城市对外交通主要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9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

10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邻街面的界线。 11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12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13工业用地定义: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第一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并于1990年4月1日实施 2新石器时代:固定居民点形成。金属时代:城市出现。

3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

4古代城市发展特征: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城市结构简单,规模小;城市职能简单,更多的是政治军事职能;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 5古埃及—“卡洪城” “卡洪城”是古埃及一种特殊的城市,它是为修建金字塔的工匠、奴隶提供生活居住设施的聚居地。

6河南偃师商城的格局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建有多重城墙,宫城居中布局的先河。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是在 周代。

7《周礼?考工记》 (战国)记载的周王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邺城”是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的都城 8“唐长安城”是封建社会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是:外形方正,中轴对称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街道平直,规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居住里坊制。 9宋朝由里坊制走向了街巷制。废除夜禁,准许开夜市,拆除坊墙,临街设市肆,沿街建住房,形成了具有浓重商业气息的开放性城市。

10城市化发展的历程曲线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中期阶段这一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稳定阶段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各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分别为≤30%、 30%~70%、≥70%。 第二章

1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主要作用是: 综合和协调的作用;控制和引导的作用。

2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从属法规、专项法、相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中的主干法 第三章

1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组织编制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 编制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纲要及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 一般为20年

3分区规划属总体规划范畴。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分区规划的期限应和总体规划一致。(20年) 大城市、中等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

4城市详细规划包括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批: 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5城市职能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a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b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c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 6城市规模定义: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城市人口的概念:城市人口是指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

自然增长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一年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年内迁入城市的人口数减去迁出城市人口数的净差值。

7我国的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大、中、小三个档次。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 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以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着重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8 类别名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 类别名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绿地 9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18.0~28.0 10.0~25.0 7.0~15.0 ≥9.0 ≥7.0 占建设用地的比例(%) 20~32 15~25 8~15 8~15

10城市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共10大类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用地,不应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

11工程建设抗震设防以地震烈度为标准。 地震烈度在6度及6度以下地区,不需设防; 在7度及7度以上地区建设时,应考虑防震措施; 地震烈度在9度以上的地区,一般不宜作为城市用地。

12利用风玫瑰图可确定盛行风向。盛行风向是按照城市不同风向的最大频率来确定。 为减轻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居住区的危害,一般工业区应按当地盛行风向位于居住区的下风向。

利用盛行风向加强城市自然通风的措施:按盛行风向的方向留出楔形绿地、菜地,作为风道引导气流伸入城市;将城市道路走向与盛行风向方向平行布置。 13按通适用性评定要求,常将城市用地分为三类: 一类用地:适宜修建的用地。

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基本上适宜修建的用地。

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 1、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①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与规划; ②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③保护自然及人文历史资源; ④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⑤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

14城市对外交通主要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避免铁路线路对城市干扰的措施:

①尽可能将铁路线路布置在城市外围,且不影响城市发展的地区; ②铁路线路走向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减少城市干路与铁路之间的交叉; ③当铁路过境车辆较多时,修建专用迂回线,使过境车流不进入市区; ④伴随城市用地的扩展,适时改造原有线路;

⑤在穿越城市的铁路线两侧,留出足够的绿化空间,以减少车辆运行时噪声、振动的影响。 铁路客运站的数量:

一般情况城市只设一个客运站即能满足使用要求,又便于管理。大城市以及带形城市宜设两个或两个以上客运站。

铁路客运站位置选择:中小城市客运站可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必须深入城市,可位于市中心区边缘,距市中心的距离在2~3Km以内较适宜。 货运站的位置选择:

综合性货运站: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地区。

专业性货运站:一般设在郊区,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布置。 中转货物货运站:设在郊区,靠近编组站和水陆联运码头布置。

危险品及有碍卫生的货运站:设在市郊,应接近其使用单位、储存仓库布置在城市同侧,并设一定的安全隔离带。

15我国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三类。 公路客运站的位置:

中小城市:一般只设一个长途汽车站,可位于城市边缘,公路与城市道路交汇处。考虑联运方便也可于铁路车站联合布置。

大城市:可分方向设两个或多个长途汽车站。可设在城市边缘入城处及市中心区边缘。 16陆域要求:有一定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

港口城市岸线分配的原则是: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一规划,各得其所。 17国内一般机场的用地规模在 100ha~500 ha。 国际机场的用地规模在 700ha~900ha

18城市道路应分为:快速路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

主干路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市规划概论》考试复习大纲重点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复习大纲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835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