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三中2013届高三物理复习新信息模块冲刺(物理学史)试题
陈老师(476631242)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 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 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B.麦克斯韦认为,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场来传递的,他第一t采用了画电场线的方法描述电场
C.库仑发现了真空中点电荷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静电常数k的值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人类从此步人文明的电气化 时代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是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但是它是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 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C.纽曼和韦伯先后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最先引入“场”的概念,并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B.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应用了“微元法”
FFD.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都是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例子
qIL4、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电场线”等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控制变量 B.类比 C.理想模型 D.等效替代
5、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G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1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6、在物理学史上,首次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焦耳
B.牛顿
C.欧姆
D.爱因斯坦
7、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D.“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8、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
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x?x,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t?t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
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理想实验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类比法 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B.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C.笛卡尔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牛顿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10、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伽利略认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11、18世纪中期,人们既没有量度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多少的方法,也没有测量电荷之间非常小的相互作用力的工具。一位法国的科学家发明了扭秤,巧妙而准确地测量出了物体间的静电力,这位科学家是:( )
A.法拉第 B.库仑 C.奥斯特 D.安培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
2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
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
C.某放射性元素的4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下2个没有发生衰变
D.利用?射线可以消除静电
14、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亚里士多德 D.法拉第
15、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具有反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但不会发生折射 C.在通讯中广泛应用的无线电波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 D.手机使用过程中发射的无线电波都是经过调制的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横波
B.为了从高频电流中取出所携带的声音信号就要进行调制 C.红外线应用在遥感技术中是利用了它的穿透本领强的特性
D.医学上用透视或“CT”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它们都用到了X射线
17、早在1610年,伽利略便使用他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艾奥是最
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若已知艾奥中心到木星中心的距离r1,木星自转周期T1,木星公转周期T2,木星到太阳的距离r2,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万有引力常量G。则根据这些物理量可求:( ) A.木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艾奥的质量 D.木星的平均密度 1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B.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规律是由欧姆最先发现的 C.最先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是牛顿 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 19、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
2311B. 核聚变反应方程1H?1H??42H?0n中,0n表示质子
C. 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一定要吸收能量
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天然放射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一个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该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3
238206C.铀(92U)经过多次?、?衰变形成稳定的铅(82Pb)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
转变成质子
D.机场、车站等地进行安全检查时,能轻而易举地窥见箱内物品,利用了?射线较强
的穿透能力
21、有许多物理学家对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亚里土多德通过逻辑推理,认为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 D.安培在研究电磁现象时,提出了“场”的概念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最早阐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19世纪,法拉第创造性地引入电场线形象直观的描述电场 C.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1910年,富兰克林利用油滴实验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 2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电磁波谱中,X射线的穿透能力比Y射线弱
B.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作为光源,砗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另一缝前放一 绿色滤光片,那么,在屏幕上将观察到彩色的干涉条纹
C. 根据质能方程E-mc2得,物体的能量与物体的静质量成正比
D.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测得的 数值是不相同的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测出了引力常量
B. 爱因斯坦提出了系统的电磁理论 C. 理想实验不能用于科学研究 D. 公式C?QF与B?采取的定义方式相同 UIL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任意透明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 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D.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出变化的磁场
26、以物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哪一个发现更是直接推动了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
A.库仑定律的发现 B.欧姆定律的发现
4
C.感应起电现象的发现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27、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基本单位的是:( ) A.牛顿 B.摩尔 C.韦伯 D.伏特 28、下列物理学史实中,正确的是:( )
A.惠更斯研究了单摆的振动规律,确定了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
B.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测定了最小电荷量
C.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规律 D.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首次获得了电磁波
29、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质量大、直径小的小球,当细线的质量和小球的尺寸完全可以忽略时,把这个装置叫单摆,这里的物理科学方法是 :( )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理想模型法 D.比值定义法 30、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和学者达·芬奇曾提出如下原理:
如果力F在时间t内使质量为m的物体移动一段距离s,那么:( ) ①相同的力在相同的时间内使质量是一半的物体移动2倍的距离; ②或者相同的力在一半的时间内使质量是一半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③或者相同的力在2倍的时间内使质量是2倍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④或者一半的力在相同的时间内使质量是一半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⑤或者一半的力在相同的时间内使质量相同的物体移动一半的距离. 在这些原理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 ①④⑤. 31、下列实验中准确测定元电荷电量的实验是:( )
(A)库仑扭秤实验 (B)密立根油滴实验
(C)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实验 (D)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 32、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千克、米/秒、牛顿是导出单位 B.千克、米、牛顿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g,也可以是k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33、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表达式中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 A.感应电动势E???FWU B.磁感应强度 B=C.功率p? D.电阻 R= ?tIL tI34、如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
元素钋(Po)放出的α粒子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则:( )
A.A为中子,B为质子 B.A为质子,B为中子 C.A为γ射线,B为中子 D.A为中子,B为γ射线
35、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原子组成的
(B)红墨水的扩散实际上是墨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程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届高三物理复习新信息模块冲刺(物理学史)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