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汉语最终会按照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最终演化为符号文字。()
1.0 分
我的答案: ×
9
快乐源于自身的修养,与承载的形式与价值无关。()
1.0 分
我的答案: √
10
辜正坤老师认为词语的发音响亮程度和其含义是有对应关系的,这和Saussure的理论相应和。()
1.0 分
我的答案: ×
11
人类在表达自己情绪时,心理活动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心理的情绪于是会借此通过生理发声器官的状态表现出来()
1.0 分
我的答案: √
12
西方语言更为抽象,所以文字的产生和变化就有了必然性。()
1.0 分
我的答案: ×
13
辜正坤教授认为,文化先进的民族更容易征服文化落后的民族,这是促进世界文化进步的方法之一。()
1.0 分
我的答案: ×
14
古代西方对于遗产主要采用均分制。()
1.0 分
我的答案: ×
15
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一种真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方法。()
1.0 分
我的答案: ×
16
中国土地肥沃适宜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1.0 分
我的答案: √
17
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1.0 分
我的答案: ×
18
西方的科学搜到语言语法严谨性的影响,更倾向于逻辑性的科学。()
1.0 分
我的答案: √
19
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有周期性的南北战争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
1.0 分
我的答案: √
20
牟宗三先生认为,儒家的学说是性理之学,道家的学说是玄理之学,佛家的学说是空理之学。()
1.0 分
我的答案: √
21
西方人普遍认为,民主是最适于现代社会的形式。
1.0 分
我的答案: ×
22
鲁迅先生提出,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关键作用,不能全盘西化为拉丁化文字。()
1.0 分
我的答案: ×
23
佛教中的色其实指的是物质性的东西。()
1.0 分
我的答案: √
24
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1.0 分
我的答案: √
25
《天演论》中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内容是严复在翻译过程中自行添加进去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26
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1.0 分
我的答案: ×
27
西方哲学与理性同源。()
1.0 分
我的答案: ×
28
中国诗歌重在表达情感,所以很少会出现篇幅很长的诗歌。()
1.0 分
我的答案: √
29
万物自协调理论是指一切政体若能抑制其弊端,均可成为较好的政体。()
1.0 分
我的答案: √
3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心和西方的唯心主义其实是不同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31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1.0 分
我的答案: ×
32
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1.0 分
我的答案: √
33
德里达认为,印欧语系的逻辑性可能会造成人的思想的机械化。()
1.0 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1(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