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观音寺镇马庄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备课人:李承春
第五单元 荡漾的深情
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音乐视野更加开阔,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2.能用不同的音色、唱法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在演唱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到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3.通过欣赏、演唱、演奏了解音乐表现的多种形式。在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了解地理、历史等相关文化。4.能用声音、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发展变化,在活动中体验创造与合作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听《蓝色多瑙河》《海滨音诗》2.唱《划船歌》
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欢快地声音演唱歌曲。2.通过欣赏,能区分作品在演唱形式、音乐情绪、整体风格、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和表现意义。3.对《划船歌》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1.音乐情绪的感受及表现。2.歌曲教学中的一字多音及歌曲地方风味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二、听赏《蓝色多瑙河》《海滨音诗》
第一部分:听第一段音乐,感受旋律的起伏第二部分:听音乐,感受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音乐相比较。总结:旋律的变化 情感的变化 曲式结构完整欣赏,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三、学唱《划船歌》
1.欣赏《划船歌》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达赞美之情?2.再次欣赏,找出一自多音的乐句。跟琴分句模唱,注意咬字吐字。3.分析歌词的特点(对答式)4.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齐唱、对唱、领唱) 四、欣赏《划船歌》
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地开拓,她们凭着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宋祖英演唱的《划船歌》。
1.欣赏全曲。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独唱、伴唱)4.再次欣赏。 五、总结下课
11
盱眙县观音寺镇马庄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备课人:李承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唱《外婆的澎湖湾》2.听《海滨音诗》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能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2.能用优美、质朴的声音唱出对大海、家乡、母亲的深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音乐的变化,调整演唱的力度及情绪。2.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二、听赏 三、歌曲
1.听音乐,朗诵诗歌听一段海浪的声音,请学生描述自身的感受。师:现在,你们仿佛置身在哪里?2.微微的海风吹来,掀起阵阵波涛,多么美妙地感觉啊,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模仿海浪的声音,“hu”分三组,一组一组叠加。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控制,字头突出,渐弱处理。3.随音乐朗诵歌词 优美的海景使人陶醉,清新的海风使人舒畅,让我们怀着这美好的感觉一起来念这首小诗吧!(朗诵歌词)4.哼唱旋律 用海风的声音来哼唱旋律。5.找出重点乐句在什么地方海风大了?海浪高了?6.学唱歌曲 重复乐句在情感上的作用。(心情激动,内心的呼唤??)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更深情,力度更大一些??)学生演唱(齐唱、分组唱、领唱与齐唱)听唱前半部分7.完整表现歌曲齐唱(深情地)女生领唱+齐唱 四、拓展
这是一首赞美大海,赞美家乡的歌曲,以往我们还学过哪些同类的歌曲呢?课后搜集一下,相互交流。 五、总结下课
12
盱眙县观音寺镇马庄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备课人:李承春
第六单元 情系江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 2.通过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学习,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了解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4、初步接触平湖的地方曲艺—钹子书并为本市的民俗文化特色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1、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歌曲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对此类作品的的音乐形象的感受。 2、歌曲中衬词的正确演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若干 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接触音乐以来学习和欣赏了不少的民歌,下面老师哼唱几首,考考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川民歌) 《茉莉花》 (江苏民歌) 二、旧凤阳花鼓歌曲的认识 三、新歌教唱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新时代的《凤阳花鼓》 (1) 听录音说说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如果也用一个调色盘,你会选择哪个颜色呢?为什么? (2)、很多有名的歌星也在重要场合演唱这首歌,欣赏歌手周华健演唱的《凤阳花鼓》 (3) 用La哼唱全曲(4)衬词的教学 (5) 填入歌词 (6) 如果有把歌曲的情绪表达的更好,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小组讨论)a 分角色 b加入打击乐器 c 用道具打扮边舞蹈边唱 (7) 进行实践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我们平湖的地方曲艺吗? 出示钹子,教师敲一下钹子 钹子书是我们平湖地方的特色,虽然现在没有象凤阳花鼓一样出名,但作为一个平湖人应该对它有一些了解,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2、看一个小学生钹子书表演,这些小朋友表演的钹子书《外婆的小竹篮》获得浙江省曲艺新创二等奖。看录象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凤阳的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衷心地祝愿凤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祝愿平湖的明天更美好。
第七单元 左手与右手
13
盱眙县观音寺镇马庄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备课人:李承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爱的喜悦》唱:《萤火虫》 2.我的创造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2、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及尝试创作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歌曲意境,尽情表现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变奏来演唱歌曲,感受四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难点:歌曲前半部分气息的连贯,后半部分气息的支持,不要叫喊。 教具准备: “萤火虫”头饰、荧光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
1、节奏乐园 (1)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 (2)师:你知道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吗?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再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2、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带着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草地上,和你的好伙伴找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听,萤火虫唱歌了。(录音范唱) 师:你听到萤火虫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歌词:(师生对念歌词)。生师一起对读歌词,前半部分歌词学生按节奏读,后半部分歌词教师激情地读,读的时候配上适当的动作。 (3)学生用lu哼唱旋律。 (4)轻声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唱。 (5)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 (6)完整演唱一遍。 (7)师;现在请男孩子演唱,女孩子听一听,然后评一评男孩子唱得怎样。(交换) 8)讨论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 (学生回答) 3、表演乐园
二、创作乐园 请你改变歌曲旋律的节奏,并调整音符的时值,将歌曲改成三拍子,再唱一唱。 3 – 32┃3 – 32┃3– 6┃5 –– ┃(1)选取前八小节在教师指导下改编;(2)试着写一写后唱一唱;(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旋律。 四、小结,放送《萤火虫》下课。
第八单元 白鸟朝凤
14
盱眙县观音寺镇马庄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备课人:李承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民歌,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2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感受民歌的方言和特色。3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4有节奏地通过打击乐、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2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圆舞板)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走进台湾1、你了解台湾吗?(指生回
答)2、看,这就是宝岛台湾的位置。(出示台湾地图)简单进行介绍。
(三)发声练习
1、听,是谁呀?(点击鸟鸣声)哦,原来他们送来了鸟仔当和平使者。咦,大家有没有发现陈老师为什么说“仔”,不说小鸟呢?这个仔是台湾人民对男孩子比较亲切的称呼,表示他非常阳光,有朝气。(指生姓名,叫X仔)2、听,这只充满朝气的鸟仔在欢快地对着我们叫着,(出示图片)“叽叽,啁啁,噘噘”,那我们也来学学鸟仔的歌吧!(出示发声练习) (四)节奏训练
1、让我们由衷地说一句“我们台湾大陆亲如一家!”2、我给这句话加上节奏,把他念得更好听一些,(课件出示,师范读)
(五)新歌教学 1、听,和平使者给我们带来了歌声,让我们一起为他伴奏表示欢迎吧!用X-的节奏来拍手。2、那你能否再用这种型为它伴奏呢?(出示节奏型)O X ︱O X ︱O X ︱O XX‖注意都是在弱拍上进行伴奏。好的,那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下吧!3、学习第一段歌词4、学习第二段歌词5、模唱旋律6、咱们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那就随着我的琴声,一起来唱一下歌词吧。(生随音乐唱一遍,要求唱歌的状态,位置)7、下滑音讲解8、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请一小组同学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拍手节奏(拍手的同学要求要轻,最后一小节是没有的),请另一小组的同学用圆舞板来打这个节奏(曲谱下出示伴奏节奏),请这一组同学拿起自己左边的圆舞板,我们全部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吧。9、刚刚我们彩排了一下,接下来正式
15
盱眙县观音寺镇马庄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备课人:李承春
向和平使者汇报演出了,拿出精神,准备好唱歌的状态,演出开始了。(生跟伴奏音乐唱一遍)恩,演出非常成功, (六)小结,结束讲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调,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2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感受小调的方言和特色,令人荡漾着春天的生机。3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4有节奏地通过打击乐、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2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圆舞板) 教学过程:
一、1(1) 听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2) 再听,并哼一哼其中几句。 1、 衬词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二、思考:这首民歌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三、选择其中的主题段落或乐句让学生击拍视唱一下,以体验迂曲的韵律。学生两个地方的方言,试着念出几句唱词,体会方言的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四、总结下课 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 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 五、作业: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新) - 整理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