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描写
茅盾说过:“既然人物的行为(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例如鲁迅《药》中仅拿钱的动作就写得耐人寻味,悲剧人物华大妈清楚知道钱就放在枕头下,却“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而华老栓明知钱已装在口袋中,又重复“按了两下”。这一“掏”一”按”尽现穷人攒钱的艰辛和对血汗钱的珍惜,也传达出老栓夫妇对“药”能治好儿子的病的疑虑和希望。而用屠刀杀害夏瑜,用“软刀”毒害老栓的康大叔,则是“一手抓过洋钱”,刽子手的野蛮,贪婪,作者的憎恨尽有一个“抓”字中。
综合描写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综合描写中常见的问题是学生认为单项训练只是单纯的肖像或动作等描写,其实,每个单项训练都是综合描写的分项强化训练,它们之间本身是一个有机地整体,往往非常单纯的描写是很难达到艺术的效果。清代袁枚说过:“余尝谓:一切诗文,总须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所谓“字立纸上”也就是要求文学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而形象化的语言往往离不开综合描写的作用。如《阿Q正传》鲁迅这样描写阿Q重新在未庄出现的情形: 天色将黑,他睡眼蒙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了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穿
的是新夹袄,看去腰间还挂着一具大搭连,沉钿钿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弯的弧线。
作者通过对阿Q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绘,把阿Q当时的那种神气活现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
其次,综合训练常见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描写没有空间感,即文章写的过露,过直,过白。以为描写只要写“透”就是好的,而不是用尽可能经济的笔墨表现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而且给读者以广阔的想像余地,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回味。了无余韵,一览无遗的语言,往往会取消读者欣赏和联想的可能性。严羽认为写诗“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综合描写也是这个道理。在学生作文时,我要求学生在细微处下功夫,而不面面俱到,要在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习惯,动作,神态等情况没把握之前,千万不要匆忙动笔。要抓住“那一低头的温柔”似的精彩截面时,细心雕琢。这就要求每个同学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多关心同学,多关心集体,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细节描写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一、细节描写要表现什么?(为什么要写这细节
描写?)
二、细节描写要精练含蓄
分析、讨论可从三个问题着手:1、哪一项好?2、为什么这项好?3、哪些地方还应该修改一下? 例一:
A上课铃响了,随后走进来一位男老师,他说他姓张,是我们班主任,教英语。之后就讲了一些学校纪律和学习要求,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B上课铃响了,随后走进来一位年轻的男老师,一米七左右的个,微胖,蓄着平头,看着挺精神的。他稳步走上讲台,目光一扫,喧闹的教室立刻
静了下来,我的心不禁怦怦地跳了起来。只听他说:“我姓张,弓长张(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漂亮的“张”字)。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教英语,希望今后我们能一起愉快的度过初中三年。”之后就讲了一些学校纪律和学习要求,又介绍了一些学英语的方法,语言虽威严却不乏温和,“哦!初中老师也并不是那么吓人。”我拍拍胸口长出了一口气。第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比较一下:
例二:
A“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
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B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C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记叙文细节描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