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复习要点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尺大地小内容详,尺小地大内容略 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论证地球是球体,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5、0°纬线就是赤道,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最长的纬线,赤道向北、向南各有90°,北纬用N和南纬用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东经用E和西经用W表示。 6、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7、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8、纬度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名称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弧形) 相等 长度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圆圈(极点除外) 赤道向两极缩短 东西方向 9、特殊纬线: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 南极圈(66.5°S)北极圈(66.5°N) 10、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1、七大洲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深度最深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黑海、里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太西洋和地中海)。
世界地图简图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陆地五种基本类型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非洲);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亚洲);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
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峻; 丘陵:海拔较低,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组成。 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辨识山体部位
① 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 ②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
③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凹进 ④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
⑤陡崖等高线重合
⑥线疏坡缓,线密坡陡
2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2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5、到2011年10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德国、瑞典),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非洲是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2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0、人口增长过快:资源不足、居住条件恶化、教育医疗等设施紧缺……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力不足。
“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①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②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
③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33、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是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①基督教: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尖顶、十字架)。
②伊斯兰教: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教徒称为穆斯林,典型建筑为清真寺(圆顶)。
② 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对中国影响最为深刻,神话西游记
西天取经指的是去古印度取佛经。典型建筑为寺庙。 3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37、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天气 气候 概念 某地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某地多年(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多变 稳定 天气:风和日丽、暴风骤雨、阳光明媚、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昨夜雨疏风骤,满地落花飞走
气候:四季如春、终年炎热、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
38、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9、气候的两个重要要素:气温、降水。
40、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最高温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温在日出前后。 4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①纬度因素: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例如:中国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阳光灿烂; ② 地势因素:同纬度,海拔高气温低。(山、高原) ③ 海陆因素:北半球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较低。 (沿海 内陆:温差变大,降水变少)
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自东向西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42、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43、降水形成的条件: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足够低。 44、降水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七上地理期末复习要点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