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盒端规范 技术规范分册
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盒端规范 技术规范分册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盒端的功能要求、操作要求、硬件要求和电气性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本规范供公司引入盒端终端设备时参照执行。同时,本规范也为终端厂商进行盒端终端设备开发制造提供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要求的条文。在本技术要求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可能推出更新版本,使用本技术要求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 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RFC1889: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SJ/T10730: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TR069: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YD/T 965-1998: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 993-1998: 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IPTV 业务视音频编解码规范》;
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平台技术规范-与盒端接口分册; ITU-T BT.500-11 2000: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Y/T 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T 14921-1994:PAL-D制卫星电视广播图像质量要求。 GB 7400.11-1999 数字电视用语 TR069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GB/Z 17975.2-2000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2 部分 音频 GY/T 134-1998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ISO/IEC 7816-3 1989 《识别卡带触电的集成电路卡》第三部分 电信号与传输协议
1
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盒端规范 技术规范分册
SJ/T 10327-1992 电视广播接收机外观、结构和工艺评价方法 SJ/T 10514-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SJ/T 11329-2006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3 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
SJ/T 11333-2006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7 部分:YPBPR 模拟分量视频信号接口 SJ/T 11331-2006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5 部分:模拟音频信号接口
ISMA(Internet Streaming Media Alliance Implementation Specification V1.0) 互联网流媒体联盟标准
IETF RFC1889——RTP: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 time Applications 实时传输协议 IETF RFC768——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IETF RFC793——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IETF RFC2326——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实时流协议 IETF RFC2626——HTTP1.1: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透明传输电性能参数(暂行)》
广发技字[2000]58 号文《关于我国现阶段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用户终端体制的意见》 环境要求按GB/T 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 3 缩略语和术语 3.1 缩略语 缩略语 DHCP DNS DRM EPG FTP HTML HTTP HTTPS IGMP 英文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omain Name Syste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Electronic Programmer Guide 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2
中文解释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域名系统 数字版权管理 电子节目单 文件传输协议 超文本标记语言 超文本传输协议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互连网组管理协议
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盒端规范 技术规范分册
缩略语 IP MAC MPEG-4 NTP OSD OSS PPPoE RTCP RTP RTSP SIP S/N SOAP SSL TCP TFTP TS UDP UPnP USB XML 3.2 术语
英文 Internet Protocol Media Access Control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Network Time Protocol On-screen Display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PPP over Ethernet 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eal-time Transport Streaming Protocol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gnal/Noise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ecure Socket Layer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Transport Stream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Universal Serial Bus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中文解释 网络协议 媒体访问控制层 移动图像专家组定义 网络时间协议 屏幕视控系统 运营支撑系统 基于以太网点对点协议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实时传输协议 实时传输流媒体协议 起始会话协议 信噪比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安全套接字层 传输控制协议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传输流 用户数据报协议 通用即插即用 通用串行总线 可扩展标记语言 盒端:指与用户直接接触的,可依托电视终端提供综合信息业务的终端设备,主要是机顶盒设备。
3
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盒端规范 技术规范分册
4 盒端功能要求 4.1 支持协议 4.1.1 网络协议
盒端必须支持以下网络协议:
(1) IP: RFC 791-Internet Protocol;
(2) IGMP v2:RFC 2236-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2; (3) IGMP v3:RFC3376 -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3; (4) TCP: RFC 793-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5) UDP: RFC 768-User Datagram Protocol;
(6) DHCP: RFC 2131-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7)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Plus;
(8) PPPoE: RFC 2516-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PP Over Ethernet。 4.1.2 应用协议
盒端必须支持以下应用协议:
(1) HTML 4.01及以上:W3C HTML 4.01 Specification ; (2) JavaScript 1.5及以上:ECMA-262 Third Edition;
(3) SSL2.0/3.0: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Secure Sockets Layer; (4) HTTP 1.1:RFC2616-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5) Flash 8.0: FlashLite 3.0/3.1;
(6) Cookie: RFC2965-HTTP State Management Mechanism;
(7) XML 1.0及以上:W3C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0 (Fifth Edition); (8) SOAP 1.0及以上:W3C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9) NTP:RFC958-Network Time Protocol; (10) FTP:RFC959-File Transfer Protocol;
(11) TFTP(可选):RFC1350-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12) RTSP:RFC2326-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13) RTCP:RFC3550-Real Time Control Protocol;
(14) RTP:RFC1889- 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15) SIP: RFC3261-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4
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盒端规范 技术规范分册
(16) SDP: RFC 2327-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17) H.323(可选):ITU-T-VOIP Protocols Architecture Overview; (18) UPnP(可选):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19) TR069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20) 支持MPEG-2 TS/IP流媒体传输协议栈 (21) 支持XMPP协议。 4.2 EPG及用户界面显示要求
(1)支持简体中文、英语显示; (2)简体中文字体必须支持黑体、宋体; (3)字号必须支持20号以上; (4)字库必须支持GB2312;
(5)必须支持文字、表格、图片和视频等的混合显示; (6)支持视频画中画功能(可选);
(7)对内容较多页面必须支持自动分页显示和滚屏显示; (8)屏幕视控系统OSD要求支持32位真彩色,包括8位透明色;
(9)支持Mini EPG功能,即在视频上叠加小型的EPG菜单,且显示菜单为半透明方式,菜单的位置、
大小符合用户配置的要求;
(10)必须支持滚动字幕的显示和更新。滚动字幕播出时间、方式,显示的位置在业务平台侧配置; (11)在播放音视频节目时,必须支持台标显示。台标播出时间、方式,显示的位置和图像在业务;
平台侧配置;
(12)支持软键盘功能,输入中文、英文(可选);
(13)支持一键切换功能,终端至少支持五色快捷键:信息、点播、回看、频道、应用,通过快捷键可进入到相应业务首页面,如果已在当前业务状态,则仍然处于当前状态。 4.3 业务能力要求 4.3.1 基本业务能力
(1) 广播
1) 支持用户进行以下操作: ? ?
从EPG页面选择广播频道; 进入广播频道;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盒端规范 技术规范分册(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