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务人员应掌握的院感知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医务人员应掌握的院感知识

一、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

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方案 ㈠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1.临床科室科主任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第一责任人(院内报告)。 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科主任调查后 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记录备查;

⑴临床医生短时间内发现3例及3例以上临床症候相似、怀疑 有共同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

⑵发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⑶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等。

3.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4.当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 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调查证实后医院应当于12小时内向昌吉州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经调查证实后的以下情况⑴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⑵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⑶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在2小时内向昌吉州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对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按医院 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㈡医院感染暴发院内报告流程

临床科室科主任上报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教部---上报分管院长---上报院长

㈢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措施

1.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并确定后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应急处理措施,起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责任科室立即组织医护人员积极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积极实施救治。

3.医院管理办公室积极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感染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监测等,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

4.临床科室保存好相关资料,积极配合专职人员的调查、监测、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5.责任科室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建议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隔离措施等。

6.临床科室根据医院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执行是否暂停收治新病人、暂停手术或诊疗项目等。

7.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通报全院,最后形成文字资料存档。

8.特别重大事件应及时请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或请示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协助处理。

9.医院感染暴发处置管理小组成员、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在医院感染暴发期间要保证24小时电话联系畅通。 四、多重耐药菌(MDRO)

㈠多重耐药菌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

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㈡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手卫生措施有哪些

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中,应当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接触患者分泌物或者排泄物后、摘掉手套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动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3.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当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㈢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有哪些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 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

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病历夹有蓝色隔离标识。科室应有书面及口头交接班制度,告知全科医务人员和病人及家属,防止耐药菌的交叉传播。

4.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 相应隔离措施。

5.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6.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 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7.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房和接触患者,医务人员及护工、保洁人员应相对固定。

8.严格探视制度,探视人员由护士引导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及做好手卫生。

9.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

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㈣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卫生消毒要求

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拖把、抹布等),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2-3次清洁、75%的酒精2-3遍擦拭消毒、或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污染严重时增加有效氯浓度)。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消毒处理。使用后的隔离衣、布单、病原服等物品直接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做标识后送洗衣房消毒处理。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发生爆发时应增加清洁消毒的频次。

2. 医疗废物应密闭直接入袋送处置室,不得暂存于诊疗车、诊疗室或其他场所。

3.患者患者解除隔离、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对房间所有物品或表

面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五、手卫生 ㈠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住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住菌和减少常住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㈡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⑵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㈢5个重要的手卫生指证

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需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 ㈣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⑴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⑵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后。 ⑶出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⑷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他传染性物品后。 ⑸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㈤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⑴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⑵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㈥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⑴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 ⑵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㈠隔离原则

1.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由于标准预防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途径传播的疾病,因此,对一些临床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或综合症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耐药菌感染在待诊或确诊后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空气、飞沫、接触预防隔离措施。

2.隔离病房应有隔离标志,应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3.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4.受条件限制的科室,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㈡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接触传播的概念: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2.隔离的病种:多重耐药菌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患者。 3.隔离措施:隔离原则:标准预防+接触隔离预防。

⑴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受条件限制的科室,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单间隔离。患者可在病室内活动。

⑵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⑶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⑷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⑸探视人员由护士引导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及手卫生规定。 ⑹房间物表、仪器、地面、床单应专用清洁物品定期清洁擦拭消毒;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需终末消毒。

⑺医疗废物定点分类防渗漏放置、及时处理。 ㈢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 空气传播的概念: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il)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医务人员应掌握的院感知识在线全文阅读。

医务人员应掌握的院感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659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