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 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垦糖业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 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 黑龙江 B. 新疆 C. 山东 D. 广西 2. 该循环经济模式
A. 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 B. 受市场影响最为显著
C. 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D.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生产
右图为“我国某地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1985—1995年该地 A. 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 B. 经济发展指数先降后升
C. 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D.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 4. 该地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 1985—1990年 B. 1990—1995年 C. 1995—2000年 D. 2000—2005年
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5~6题。
5. 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日益紧张。据此回答7~8题。 7. 下列引起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中,正确的有
) )
)
)
)
)
)
1
( ( ( ( ( ( (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河流径流量小,且水污染严重 ③人口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④开发历史悠久,水资源渐趋枯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 大量开采地下水 B. 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C. 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D. 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读图,回答9~10题。
9.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 A. 清洁生产 B. 生态农业 C. 末端治理 D. 集约经济 10.图中反映出循环经济具有的效益主要有
①环境效益 ②经济效益 ③生态效益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二、 双项选择题
( )
《20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报告以 1995 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右图表示 2010 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读图,回答 1112题。
11. 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 A. 大量消耗资源 B. 大量排放污染物 C. 科教投入不足 D. 人口增长缓慢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练习(含解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