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法学经济法案例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耳,高某以产品存在设计和制造缺陷为由向电扇厂提出索赔。 问:(1)电扇厂是否应承担责任?

(2)A商店在一次降价销售中,因产品普遍存在质量问题,遂明示警告消费者使用时注意人身安全,但消费者甲在使用过程中仍造成人身伤害,经查明,确系该有瑕疵产品造成,甲虽尽了注意,仍无法避免危害发生,事实上该产品经检测,按照说明书所载明的正确方法进行使用仍有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但在产品生产时,凭当时技术手段并不能证明这种危害存在。A商店声称: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A已尽通知义务,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应由生产厂家负责赔偿甲的损失,你认为商店是否承担责任?生产者呢?

案例八:案中一名儿童骑童车,由于车轮没有加装挡板导致腿脚被夹受伤,其监护人认为此童车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危险,要求童车的生产厂家赔偿医药费等有关费用,但童车的生产厂家认为自己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是经检验的合格产品,拒绝赔偿。还有类似的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的案件,由于现行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没有添加苏丹红的指标,因此并不违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问:你认为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该产品是否属于缺陷产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

案例一、王海在某地买了两副耳机,上面注明是索尼耳机,实际上这个标志是一个假标志,王海由此获得了加倍的赔偿。后来王海又去这个地方,发现类似的假货还在卖,于是一次买了十副耳机,与商家对簿公堂,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双倍赔偿。

以下是两个人对此事的看法: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梁慧星认为 隆福大厦第一次售给消费者两副耳机有欺诈,“隆福”对这批“索尼”耳机的产地作 了不真实的标志是否出于故意,不能以经营者的说法为准。即使“隆福”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但不真实标示的事实依然存在。至于消费者第二次在“隆福”购买10副耳机,“隆 福”不构成欺诈,理由是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已知道此型号的耳机是假货,没有陷入错误的判断。对此,也让“隆福”加倍赔偿,就会使消费者获得不当利益。 问题:专家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隆福大厦电讯商品部安经理说:

王海第一次购买两副耳机是纯消费行为,经鉴定是假货,隆福大厦认打认罚。但消费者在知悉这种型号的索尼耳机是假货之后又买了10副,其动机就值得考虑。既然已知是假货,为何还要购买呢?……?隆福?两次卖耳机给王海本身不构成欺诈,欺诈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我们是无意识的。作为?隆福?,不可能有意识地组织假货,卖给消费者。但无论怎样,王海在隆福大厦买到了假耳机,并受到了一定的损失,说明我们进货把关不严, 对消费者帮助我们发现假货的做法表示感谢。

问题:1、商家讲了几点理由说明王海这样做不对?

2、 你认为王海是否是消费者?上述观点你怎么看?王海应该胜诉还是败诉? 3、如果王海第一次就购买了10副耳机,他是否是消费者,是否可以获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赔偿?

11

案例二、消费者甲在A商场购买电视机,该电视在此地由A商场独家经销,甲购回家后发现有细微白点晃动,恰其弟乙来,认为电视很好,甲便以8折价格将电视机卖给乙,数日后,被窃贼丙在乙家中将电视盗走,丙在市场以A商场同样的价格将电视卖给丁,一日丁及其家人在看电视时,电视爆炸,造成甲及家人人身伤亡及财物损害,邻居的房子也受到损坏,经质检部门检查,确系电视机质量问题所致,丁寻丙不着,便到A商场要求赔偿。 回答下列问题:

1、设:甲在购买电视机时,向售货员询问电视机的情况,遭到售货员白眼,请问甲是否有权知悉该电视机的详细情况,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有,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 b.有,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 c.有,进货渠道、进货价格

d.消费者应当首先自己了解商品情况,若不知道再行使知情权,向售货员询问。

2、设:甲购电视机于家中发生爆炸,确系电视机质量造成,A商场是否应当赔偿损失?

3、设:乙从甲处购得电视机后,于家中发生爆炸,确系电视机质量造成,同时其邻居被炸伤,乙向A商场求偿,A商场认为,乙并非从A商场购得商品,不予赔偿,乙邻居的赔偿请求也遭A商场拒绝。问:乙及其邻居是否有权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A商场赔偿?

4、设丙在家中看电视时发生爆炸,造成损失,丙是否有权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A商场要求赔偿?

5、丁是否有权向A商场要求赔偿?

案例三、某乡供销社在春耕前夕销售了一批化肥,后有人发现该化肥系伪劣化肥,此时春耕尚未开始,供销社立即通知已购化肥农民停止使用,但为时已晚,仍有大批农民耕种完毕,为此蒙受较大损失,这些农民要求供销社赔偿损失。 1.这些农民是消费者吗?本案是否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供销社认为应由化肥生产者承担责任,因为供销社已经尽到通知义务,你认为呢?

3.设:邻县某一百货公司租用乡供销社地址,向该乡销售了大量伪劣商品,造成农民大量损失,该乡农民便联合组成请愿团要求乡政府处理,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a.农民们这种行为是非法的,应当通过各村村委会集体反映意见,再行处理;农民应该找邻县百货公司解决,而不应针对乡政府;

b.农民们无权要求供销社赔偿损失,因为邻县百货公司是租借乡供销社柜台销售,因此农民应该去邻县起诉百货公司;

c.农民有权要求供销社赔偿损失,供销社赔偿损失之后可以向邻县百货公司追偿;

d.农民组成请愿团是非法的,应由乡政府依法组成消费者协会,各村派代表参加,以解决农民受坑害无人管,互相推的问题;

4、设:在乡政府的积极支持下,该乡成立了消费者协会,但苦于协会经费短缺,

12

遂决定办商店,并且借其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销售商品,并以此向农民推荐商品和服务,这样既使消费者协会获得了充足的资金,而且农民也十分满意,请问消费者协会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简述理由。

案例四、某县商场在迎春销售活动中,出现下列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该商场开架销售,但商场雇用大批营业员,尾随顾客身后,以防顾客偷窃,并且在门口张贴告示,限制消费者携包入内,这种行为 a.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应予纠正;

b.该行为是商场的一种合理限制,顾客理应遵守,至于尾随顾客应予纠正; c.该行为合法

2.请简答尊重消费者人格尊严的具体含义。 3.该商场到处张贴如下内容之告示:“本店售出商品,自选商场请顾客挑选好, 概不退换,其他柜台所购商品准许调换一次,请消费者密切配合,本店保证商品质量。”该行为显然违反————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无效意思表示;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显然是一种减轻,免除自己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应予以纠正; c.《民法通则》,消费者应对之置之不理,它是一种显示失公平的意思表示; d.若商场能完全保证商品质量,则此种店堂告示并不为过,因为商场已为顾客创造了优越的挑选环境,因此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4.商场下属工厂生产“大地“牌服装,十分畅销,但近来仿冒者很多,许多仿品质量极其低劣,商场得知情况后,在本县电视台及商场橱窗,大厅内发布消息和布告称:请消费者在商场购买“大地”牌服装,否则发生质量问题本商场概不负责,但事实上商场也向其他商店供应此种牌号服装,请问商场的这种声明有效吗?简述理由。

5.商场在四楼开设服装自选商场,并且租给个体经营者A经营,业主A由于经营不善,将柜台末经商场同意转租给无业游民B经营,B购入大批伪劣皮货销售,因价格低廉,获暴利末给A租金便不知去向,消费者买后方知上当,消费者应当向————请求赔偿; a. 商场; b .A; c .B

6.商场因行使债权,索回一批洗衣机,普遍存在瑕疵,遂在电视台发布广告,处理洗衣机低价销售,清仓抵债,不退不换,并列举了存在的质量问题。消费者购得此种洗衣机后,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绞住衣物停止工作现象,遂要求商场赔偿损失并退货,商场称:出售洗衣机时即声明是处理品,有问题,但价格低廉,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你认为商场主张是否有理?

7.A租用某商场柜台一间,并在电视台以商场名义做广告:“出售龟种,100元一对,回收1000元一对,签合同,法律公证,保证信誉。”许多消费者蜂拥而至,后A卷款而逃,由于电视台和商场不能提供A的真实姓名和地址,消费者要求商场赔偿损失,商场认为,应由广告发布部门承担责任,A是租用商场柜台,商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a.应由广告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b.应由商场承担赔偿责任; c.应由A承担赔偿责任;

13

d. 应由商场、A.、广告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8.商场新进一批切菜机,由于该产品必须拧紧才可保证刀片正常运转,否则有飞出伤人的危险,商场在销售该产品时,疏于宣传此点重要注意事项,顾客A买回切菜机后,并末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因此切菜机操作十分简单,A放人蔬菜,末拧紧盖,刀片飞出伤其右眼,A遂要求商场赔偿其损失,理由:商场末尽告知义务,你认为A主张

a.无理由,A系非正常使用,责任自负; b.有理由,商场应负责赔偿。

9.商场在销售自行车时,由于组装失误,将自行车后轮两个部件位置颠倒,造成消费者甲在购车后,骑行中摔伤,甲遂要求商场赔偿损失,商场认为:自行车确系商场组装,零件安装失误不错,但并不足以造成甲骑行摔倒,甲应自己负责。经查颠倒零件阻碍车闸拉伸,你认为商场主张是否有理由?

案例五:A服装加工厂对外承揽加工服装,消费者B持一块昵绒面料前去加工,由于该布料价格较高,,A厂以高正常3倍的价格承揽加工,B提出按市面最流行款式加工,并先付了30%的加工费,A开具收条后交于B,并约定25天后取服装。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25天后,B去A处取发现服装正面有熨斗烙痕,要求门市部人员给予处理,此时得知:A厂已一分为二,加工其服装的人员已去另外C厂工作,现原A厂地址已为D厂。D厂认为服装加工有误,应由C厂负责赔偿,B遂几次去C厂要求处理末果,身心受到打击,卧病不起,你认为——————

a.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或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因此应由C厂赔偿给B造成的损失;

b.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B即可以要求C,也可以要求D赔偿,因此D厂不得推诿责任,应由D厂负责处理;

c.A厂分立为C、D两厂,对于以前的事务处理若末达成分割协议,应由C、D承担连带责任,不论哪厂赔偿B损失后,再对内重新分割责任;

d.经营者提供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应当退还服务费或赔偿损失,并且双方末有任何约定,因此在A厂地址处D厂应当负责赔偿由此给B造成的一切损失,若D厂仍拒绝处理,B应诉请法院要求D厂承担民事责任。 2.25日后,B依约去A厂领取服装,A厂由于加工数量很大,末完成B之服装加工,并言明5日后一定付货,5日后B去取货,A厂仍末加工,B当即提出,退回预付款并承担B支出的合理费用,A厂认为并不是A厂不愿意加工,而是确实加工任务重,为保证质量,不能搞突击生产,请B再宽限5天,B坚决不允。后经查明,A厂因给关系单位职工加工服装而耽误B之服装加工。你认为————

a. B应当再宽限5天,A厂确系任务繁重,且A厂声誉好,并且已交预付款,忍了算了;

b. 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服务,末按约定提供,应按消费者要求覆约或退回预付款,并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因此A厂应予以退款并承担B合理支付的费用;

14

c. A厂故意拖延B之服装加工并无理拒绝B退款请求,应由工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视A厂情节并处警告或其他处罚;

d. A厂应双倍返还B预付款金额,并赔偿由此给B造成的损失。

案例六:

A商店在经营过程中,因出售伪劣商品,被工商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借用B商店营业执照,从事违法经营,A商店以B商店名义在报纸上登出邮购广告大肆吹嘘“去斑灵”,地址写明为A商店地址,许多不明真相消费者将汇款至B商店,A商店收到货款后,便组织人力将润肤露瓶贴换成自制“去斑灵”。标识给一部分消费者寄去,而大多数消费者汇款后便石沉大海,消费者甲按上述地址找到A商场询问,A店员告知甲:货已寄出,耐心等候,便再次吹嘘“去斑灵”。恰甲为技术监督人员,又花60元买了一瓶到当地质检部化验,证明假货。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A商店非法借用B商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是一种————

a. 欺诈行为; b.违反工商管理法规的行为;c.扰乱正常市场经营秩序的行

为;d.不正当竞争行为。

2.A商店销售假冒“去斑灵”的行为性质————

a.欺诈行为; b.不正当竞争行为; 3.对A商场应作如下处理—————

a. 退还消费者邮购款,并赔偿由此给顾客造成的损失; b. 按消费者要求赔偿消费者损失,并按消费者要求赔偿数额一倍加倍赔偿;

c. 应当按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一倍;

d. 应按价款2倍赔偿消费者损失,若消费者因此受到人身损害,另外赔偿;

4.简答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构成要素?

5.假设甲邮寄商品价款为60元,邮寄费10元,检验费50元,造成人身损害的医疗费3000元,A商店有欺诈行为,应如何赔偿? 6、消费者是否有权向B请求赔偿?

税收法律制度

案例一:1、甲向乙销售洗衣机500台,不含税单价800元,甲送货上门,收运输费每台8元,问:甲的销售额是多少?销项税额是多少?

2、乙销售洗衣机200台,含销项税额单价每台1200元,乙的销售额、销项税额、及增值税税额是多少?

案例二、某个体商店年销售额为150万元,某月他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的方式,销售商品10个,每个120元,问:

1、该商店是否为小规模纳税人? 2、他是否可以领购使用增值税发票? 3、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是多少?

15

案例三、某汽车轮胎厂属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汽车轮胎取得销售收入(含销项税额)10万元,未收取价外费用,

1、计算其应纳消费税的销售额和消费税税额

2、假设其当期购进橡胶不含税的价款为3万元,购进机器设备不含税价款5万元,其增值税税额是多少?

案例四、某酒厂销售黄酒30吨,计算其应纳消费税税额。

案例五、某旅馆附设餐饮和小卖部,某月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餐饮业收入50万元,零售业含税销售额10万元,计算其应纳营业税和应纳增值税税额。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4%。

案例六、王老师2006年1月工资收入1500元,享受院士津贴2000元,利用业余时间外出讲学,取得讲课费3000元,编著出版了一本教科书,得稿酬24000元,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得稿酬200元,同时该论文获得某学会颁发的二等奖,奖金1000元,此外,利用业余时间帮某企业解决一项技术难题,取得收入20000,转让一项专利,取得专利转让费10万元。根据规定,王老师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法学经济法案例题(3)在线全文阅读。

法学经济法案例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604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