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填报报2006年高考志愿的几点建议
作者:守护 普通高校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3 更新时间:2006-6-5
对填报2006年高考志愿的几点建议
宜宾市招办 曾代静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在高三这最后时刻,要充分实现这十年劳动成果的价值,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调整好心态,考出好成绩;二是知己知彼,填报好高校志愿。二者缺一不可。
高考成绩已经定性,而志愿填报则是新一轮斗智斗勇的拼搏和考验。谁志愿填报得当,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付出所得。反之,则会因把握不好而降低录取档次,甚至掉榜。这是每一位考生及考生家长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在此,我以这些年从事招生工作的实践经验给考生们提几点参考意见,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志愿填报随机性很大,不确定因素太多,如何才能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我个人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科目优势,身体条件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所选的专业范围。
填报志愿时,取其什么侧重点各说不一。有的认为应首选城市,再选学校,最后选专业。但我更倾向首选专业。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决定他一生的职位。再则,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在校大学生近60%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发挥其潜能。毕业后,跨门类、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又受到很大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理科生更难转向,在时间、精力、财力各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如果报考前自己已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专业倾向:就应慎重地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时不要局限在“只要能上大学就行”或“只要能上名牌大学就行”等短浅眼光之内。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力求选择的专业与自己的个性相匹配,与以后的奋斗目标相吻合。确定好专业后,再以专业兴趣为导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作志愿。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学好一个专业并在该领域内成就一番事业,有时,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有人说,只要从事的是自己喜爱的专业,再苦也是甜。即便在这个领域内做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惊天伟业,选择一个自己所喜爱的事业相伴终身,这也是人生难得的一件幸事。
当然,如果你目前还没有确定的人生目标和专业倾向,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一所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学校。因为,这种大学文化和氛围是几十上百年的沉淀积累所形成的。这种无形的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影响不是多读几本书可相提并论的。而正是这种无形的文化和熏陶,才真正的成就了大学的内在品质和真正意义。所以这种氛围会对你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格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选择专业时还应有前瞻性,特别是对于实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更应理性地考虑专业的选择。不要太在乎专业现在是热门还是冷门,因为今天一个看似冷门的专业,并不等于日后没有发展前途。何况今天的热门专业也许四年之后就变成了冷门专业。再则,各高校往往对热门专业的招生在数量上也较大,而敢于填报热门专业的学生又都是藏龙卧虎,这给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毕业后就业都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压力。所以我们要扬长避短,理智回避。
填报志愿时,无论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学校,首先应选择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一个优秀的城市,在你四年的生活中,他会给你留下这个城市很多的烙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前途命运。
二、学校定位
首先是理性地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其次是合理地选择志愿,特别是第一志愿。我们四川省的志愿填报各批次的一、二志愿是按“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进行投档的,所以,一志愿的填报更为重要。因为,第一志愿填报不当,你会失去很多的录取机会。有人说:“高考填报志愿,其实就是在填报第一志愿”。这句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从录取程序上看,首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录取院校看,绝大多数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录取结果看,第一志愿录取率占了录取计划的很大一部分。
我对04、05年我省本科各批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作了一个统计:
一志愿 一志愿 本一理年 本一文科 完成计 份 计划数 计划数 划率% 划率% 科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本二文科 完成计 本二理科 本三文科 本三理科 完成计 完成计 完成计 完成计 计划数 划率% 计划数 划率% 计划数 划率% 计划数 划率% 04 81 88 62 68 81 82 05 2896 90.4 17760 87 13696 72 35743 76 5863 87 9636 79 06 07 08 从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看出,第一志愿的出档率成上升趋势。如果第一志愿未被录取,二志愿被录取的机会就很小。再则,你所填报的第二志愿也许就是别人的已录满的第一志愿,所以,第一志愿不慎重填报,掉榜的可能性就很大。各位考生一定要格外慎重地注意第一志愿的“命中率”。
怎样才能提高“命中率”呢?我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的报名情况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报名人数约50万人。其中普通类约45.5万人,对口高职约4.5万人。
2、了解当年我省招生计划计划情况
(A)、各类别招生计划的结构比例与涨幅
(1)总计划
年 总 涨幅 录取率% 本科 涨幅 占总计划比% 高职 涨幅 占总 份 计划 % 26.54 20.33 61.14 61.84 计划 86835 99785 % 8.59 14.91 37.2 35.6 专科 146613 180543 % 40.27 23.14 计划比% 62.8 64.4 04 233448 05 280328 06 07 08 (2)普通类
年 普通类 涨幅 占总计 本科 涨幅 占普通类 专科 涨幅 占普通类 份 计划 % 划比% 计划 % 计划比% 计划 % 计划比% 04 190524 22.97 81.61 77345 8.27 40.6 113179 35.57 59.4 05 228334 19.84 81.45 90018 16.38 39.42 138316 22.21 60.58 06 07 08
其中
年份 文科计划 涨幅% 占该类计划比% 理科计划 涨幅% 占该类计划比 04 57689 30.44 30.28 132835 19.99 69.72 05 74788 29.64 32.75 153546 15.59 67.25 06 07 08 (3)艺体类
年 艺体类计划 份 涨幅 占总 本科 涨幅 占该类 专科 涨幅 占该类 % 计划比% 计划 % 计划% 计划 % 计划% 04 16410 17.35 7.03 7083 15 43.16 9327 19.21 56.84 05 22074 34.51 7.87 8017 13.18 36.32 14057 50.71 63.68 06 (4)职教师资和对口高职类
年 对口高职计划 涨幅 占总计划比% 对口 涨幅 占总 对口高职 涨幅 占总 份 % 高职(本) % 计划比 (专科) % 计划比 04 26514 70.21 11.35 2407 1.77 1.03 24107 82.46 10.33 05 29920 12.84 10.67 1755 -27.08 0.63 28165 16.83 10.05 06 07 08 (B)、普通类各录取批次招生计划、增长幅度及录取率
(1)提前批(注:录取率按普通类报考人数382825人计算)
年 提前批 增幅 报考 录取 本科 增幅 录取 专科 增幅 录取 份 计划 % 人数 率% 计划 % 率% 计划 % 率% 04 5834 13.19 287019 2.03 4301 6.14 1.5 1533 39.11 0.53 05 5933 1.69 382825 1.55 4569 6.23 1.19 1364 -11.02 0.35 06 07 0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填报报2006年高考志愿的几点建议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