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气1204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供配电技术

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指导教师:翁志远2015.6月

1

1、 课程设计目的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供配电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设计。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供配电技术的理解,掌握工厂供配电技术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供配电技术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供配电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及主结线方案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防雷接地设计、资料整理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办法,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学会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大胆发明创造的设计理念。 2、 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设计具体课题安排时间,分小组进行。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按时完成每部分工作。课程设计集中在教室进行,每天由班长负责考勤,指导教师抽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独立完成,实现课题规定的各项指标,并写出设计报告。 3、 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集中在一周(5天)进行。为保证达到预计的教学任务及目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资料的收集、方案论证、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变电所主变选择及主结线方案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防雷接地设计。具体进度及要求安排如下:

时 间 内 容 布置课题,准备设计资料及熟悉课题 方案论证、分析、讨论 确定车间的计算负荷 第2天 确定车间变电所的变压器台数、容量及主结线方案及短路电流计算 第3天 高低压电气设备和导线的选择及防雷设计 确定车间配电支干线、干线及配电箱的计算负荷 选择导线的截面和型号 绘制车间配电系统图及平面图 2

第1天 第4天

第5天 整理资料、写课程设计报告 递交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4、 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变电配所位置的选择、变配电所主结线方案的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二次回路接线的设计与安装、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设计。

4.1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计算负荷是用来按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的各元件的负荷值。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在工程中常用的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而前者应用最为普遍。

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甚悬殊时,通常都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少而容量相差悬殊时,通常都采用二项式系数法计算。

无论采用何种计算方法,首先要正确判别用电设备的类别和工作性质,准确地分组。 4.1.1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1) 单组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P30=Kd·Pe Q30= P30·tgФ S30 = P30/S30 cosФ I30 = S30 /3UN

单位:P—KW Q—KVar S—KV·A

I—A U—KV

(2) 多组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P30=K∑P·∑P30·i Q30= K∑q·∑Q30·i S30 =

22P30?Q30

I30 = S30 /3UN

4.1.2 按二项式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适用于设备台数较少,而容易量相差大的场合。 (1) 单组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P30=b.Pe+c.Px (一组用电设备) 其余Q30,S30,I30同需要系数法。

3

(2) 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P30=∑(b.Pe) I+(c.Px)max

Q30=∑(bPetgФ)I+ (c.Px)max. tgФmax

S30和I30仍分别按式需要系数时方法。 4.1.3 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1) 逐级计算法确定工厂的计算负荷

工厂的计算负荷除了计算出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外还需要逐级计入有关线路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有功和无功) (2) 需要系数法

P30=Kd·Pe

Pe—全厂用电设备的总容量(不含备用设备) Kd—工厂的需要系数。 Q30,S30,I30计算方法同前。 (3) 按年产量估算

Wa=A·a A—工厂年产量 P30= Wa/Tmax 4.1.4 无功功率补偿

按水利电力部1983年制订的《全国共用电规则》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其它情况,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85。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则需要增设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装置。

工厂中普遍采用并联电容器来补偿供电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其计算方法是: 补偿容量:QC= Q30-Qˊ30= P30(tgФ-tgФˊ) 或:QC=△qc·P30

式中△qc=(tgФ-tgФˊ)称为无功补偿率。 单位:KVar∕kw.可查附录表5。

电容器的个数确定:n= QC∕qc

常用的BW系列并联电容器的主要参数。可参考附录表6。

注意:如果采用的是单相电容,应取3的倍数个电容器,以便三相均平衡分配。 无功补偿后工厂的计算负荷: Qˊ30= Q30- QC Sˊ30=P30?Q30 同样:Iˊ30= Sˊ30∕3UN

2'2a—单位产品的耗电量

4

4.2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4.2.1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应满足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对供用大量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宜采用两台变压器以便当一台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能对一、二级负荷继续供电。对只有二级而无一级负荷的变电所,也可以只采用一台变压器,但在低压侧应敷设与其他变电所相联的联络先作为备用电源。

(2)对季节负荷或昼夜负荷变动较大而宜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变电所,也可考虑采用两台变压器。

(3)除上述情况外,一般车间变电所宜采用一台变压器,但集中负荷较大者,虽为三级负荷,也可采用两台及以上变压器。

(4)在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时,应考虑负荷的发展留有一定余地。 4.2.2 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只装有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ST≧S30

(2)装有两台变压器的变电所

任一台单独运行时:ST≈(0.6~0.7)S30

任一台单独运行时,应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S30(Ⅰ+Ⅱ)的需要:ST≧S30(Ⅰ+Ⅱ) (3)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容量上限

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单台容量,一般不宜大于1000KVA。其一是可以使变压器接近负荷中心,减少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其二是低压侧开关设备的断流能力比较容易满足要求。

(4)适当考虑负荷的发展

应适当考虑今后5~10年负荷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但同时也要顾及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能力。

最后还必须指出,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最后确定,应结合变电所主结线方案的选择。作几个较合理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择优而定。 4.2.3 电力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

(1)所有并列变压器的额定一次电压和二次电压必须对应相等。 (2)所有并列变压器的阻抗电压(即短路电压)必须相等。 (3)所有并列变压器的联结组别必须相同。

(4)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容量最好相同或相近,一般不超过3:1。 4.3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选择工厂变配电所的所址,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 接近负荷中心。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气1204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在线全文阅读。

电气1204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473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