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弧分析
2012级 临床药学 赖桂才 3120723040
一. 实验目的
1.1 掌握测量反射时的方法。
1.2 通过破坏反射弧的某一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
性和反射活动的关系。 1.3 学习破坏蟾蜍脑和脊髓的方法
1.4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并探讨各部分对反射活动的作用
【实验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
环境的刺激产生的反应称为反射。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实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反射弧的任意一部分的结构或功能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均不出现。
二.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青蛙、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刺激电极、蛙手术器械、铁支架、烧杯、培养皿、纱布、1%硫酸浓液、秒表
2.2 方法
2.2.1制备脊青蛙标本
取蛙一只,破坏脑,保留脊髓,在右侧大腿的背面剪
开皮肤,分离股二头肌和半膜肌,暴露坐骨神经,在神经下
穿丝线备有,以为血钳夹蛙下颌。悬挂在铁架台上。
2.2.2反射时的测定
(1)用培养皿盛1%硫酸溶液,将蛙左后肢的趾尖浸入
其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后肢浸入到发生屈曲所经历的时间,一旦后肢发生屈曲反应,应立刻将其泡入装清水的烧杯内洗净,并用纱布擦干,重复三次试验,求出平均反射时。
2.2.3 反射弧的分析
(1)踝一下皮肤,将趾尖浸入0.1%硫酸溶液,观察其反
应。后将蛙趾尖浸入装有清水的烧杯内洗净,并用纱布擦干。 (2)将右侧后肢的脚趾尖浸入0.1%硫酸溶液,观察其反应,后将其脚趾尖浸入装有清水的烧杯内洗净,并用纱布擦干
(3)将右侧坐骨神经双结扎,在两结扎中间剪断神经,重复观察项目(2)的操作。
(4)打开RM2640系统和电脑电源开关,进入RM2640系统,调出刺激控制面板,以2~3V的连续电脉分别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其同侧及对侧后肢的反应。
(5)用探针破坏脊髓,分别刺激其右侧坐骨神经中枢和外周端观察有何反应。
*注意事项
(1)进入硫酸溶液部位仅限趾尖,且每次深度要一致。
(2)每次硫酸溶液浸脚趾出现结果后,立即用清水洗净皮肤上残余硫酸,并用纱布轻轻擦干。
(3)剥离皮肤要尽量干净,以免影响结果。
(4)电刺激右坐骨神经中枢端,若不出现左后肢的反应,可适当延长刺激时间,增加刺激强度。
三.实验结果
间/s
浸入试剂:0.1%硫酸溶液 所需时间/s:2.78 2.53 2.88 平均值/s:△t=2.73
3.1反射时的测定 从进入时起至后肢发生屈曲所需要的时
说明0.1%硫酸溶液刺激脊青蛙,产生兴奋在发射中枢传递需要一定时间
3.2反射弧的分析
(1)左后肢关节皮肤剥落后,受到0.1%硫酸刺激无反应。
因为脚趾的皮肤是反射的感受器。
(2)右侧出现强烈的屈反射,因为右后大腿上的皮肤依然完整,感受器也完整因而出现了屈肌反射。 (3)右侧后肢不发生屈曲反应
(4)刺激中枢端,其同侧及对侧后肢均无反应
(5)各种反射均消失,因为脊索是各种反射的神经中枢,被搅碎后反射弧被破坏,反射无法进行
四.分析讨论 4.1问答.
(1)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在中枢神经元的多少及是否有中枢抑制存在等有密切关系;中枢突触的数目;突触越多;电化学转化越频繁;需要时间越多?感受器、效应器的敏感性。
(2)?钳夹前肢后,后肢的反射时是否延长了?为什么? 答:用止血钳夹住脊蟾蜍的前肢后?产生了中枢抑制?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延迟了反射弧的时间。
(3)分析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反射弧中某一部分受损对反射活动的影响。
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如果中枢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 在自然条件下,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但在非自然条件下反射弧的五部分不是全部必须的。 比如在剪断坐骨神经后,分别连续刺激右侧坐骨神经的外周端有屈腿反射活动。这是因为刺激外周端?以电刺激模拟中枢传出的电信号,反射活动仍然能够进行,可认为反射弧是完整的。而这个实验中缺少了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所以我认为
神经中枢或类似替代物、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是必须的,而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受损仍然能够引起反射活动。
4.2分析
(1)感受器的分析:完全剥掉皮肤和没有剥掉皮肤的脚趾对刺激的反应的不同;反射的感受器存在于皮肤。取掉皮肤后没有了产生神经冲动的感受器,因而不会出现反射。 (2)传入神经的分析:用普鲁卡因麻醉左后肢的坐骨神经后,左后肢受刺激无反应,说明坐骨神经中有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3)传出神经的分析:而后的刺激结果表明:传出神经被切断,神经冲动不能传出,但小腿以下部分不能出现反射。而分布到大腿部分的传出神经末端未被切断,所以大腿部分仍能出现运动。 (4)效应器为肌肉。
(5)脊髓的分析:脊髓被破坏后,左,右肢都不出现反应,反射不能完成。
(6)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一环节中断(结果或或功能受到破坏,例如:剥掉皮肤或),则反射不能发生。实验结果表明:反射弧是由感受器(本实验中是皮肤或肌梭),传入神经,传出神经(都为坐骨神经),神经中枢(脊髓),效应器(肌肉)构成的。
4.3 可能存在误差的地方
(1)随着实验进展,标本产生了适应性?反应灵敏性下降 (2)实验中引起了不必要的刺激
(3)观察较为微弱的反射活动时不够精准
五.结论
实验还说明:(1)坐骨神经为混合神经。
(2)反射弧的任意一部分的结构或功能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均不出现。
(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六.参考文献
1.《医学机能学实验》 2.网址:
http://wenku.http://m.njliaohua.com//view/67835397daef5ef7ba0d3c71.html
http://wenku.http://m.njliaohua.com//view/3e2ddeb9c77da26925c5b0f4.html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实验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