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一中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2015年 月 日 星期 №
新沂一中高三文言文一轮复习学案(1)
主备:杨家山 审核:朱胜利
姓名 班级 学号
〖复习篇目〗
必修一:《劝学》、《师说》
〖学习目标〗
1.熟练背诵、默写《劝学》、《师说》。 2.掌握“师”、“耻” 等实词的用法。
3.掌握“而”、“之”、“于”、“其”、“则”等虚词的用法。 4.能正确翻译含有特殊句式的文言语句。 5.梳理文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1.重点:(1)背诵、默写《劝学》、《师说》。
(2)掌握虚词“而”、“之”的用法。
2.难点:(1)梳理虚词“而”、“之”的用法;
(2)掌握文言句式: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
〖学习内容〗 【课前检测】
(一)一词多义(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于
(1)青,取之于蓝 .(2)而青于蓝 .(3)善假于物也 .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而耻学于师 .(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7)师不必贤于弟子(2007福建卷) .(8)不拘于时,学于余 ..
3.则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3)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007年天津卷)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007年湖南卷) .(5)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2007年安徽.
卷)
4.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余嘉其能行古道 .
(3)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4)其孰能讥之乎(2006年福建卷、2009年安.
徽卷)
(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6)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1
新沂一中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2015年 月 日 星期 №
(二)词类活用(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高考热点】
(一)名句名篇默写填空
1.(2010年江苏卷、2010年陕西卷、2009年福建卷)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2010年福建卷、2009年天津卷、2008年广东卷)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3.(2009年江苏卷)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2010年安徽卷) 积善成德,____________,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5.(2009年全国卷Ⅱ)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6.(2009年安徽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7.(2009年四川卷)荀子《劝学》说:“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8.(2009年山东卷)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9.(2008年全国卷Ⅱ)登高而招,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0.(2010年山东卷)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韩愈《师说》)
12.(2008年全国卷Ⅰ)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13.(2007年四川卷)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 , , 。”
14.(2007年江西)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韩愈《师说》)
15.(2006年广东卷、2007年上海卷)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
11.(2009年安徽卷)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 。
2
新沂一中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2015年 月 日 星期 №
师。”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假舆马者(2009年山东卷) .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009年安徽卷)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08浙江卷) .4.作《师说》以贻之(2007上海卷) .5.其闻道也亦先乎吾(2007浙江卷) .
6.其孰能讥之乎(2006年福建卷、2009年安徽卷) .7.师不必贤于弟子(2007福建卷) .8.人非生而知之者(2009年四川卷) .
(一)找出《劝学》、《师说》中含有“而”的句子,总结“而”的用法。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句式特点。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文:
【考点突破】
【学法指导】
1.小结“而”的用法
3
新沂一中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2015年 月 日 星期 №
2.小结文言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2)定语后置句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题。
某生有志于学,终日而思,锲而不舍;人不知而不愠。尝云:“国而有难,则投笔从戎,...死而后已。”已而夷敌寇边,母送之曰:“勿忘而言。”生曰:“保天下者,匹夫有责,而况志..士乎!”果死国。乡人闻之,皆怆然而泣下。 .
1.选出与“勿忘而言”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B.吾尝终日而思矣 .
C.人非生而知之者(2009年四川卷)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选出与“国而有难,则投笔从戎”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B.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D.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3.选出与“保天下者,匹夫有责,而况志士乎!”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吾从而师之 D.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4.选出与“人不知而不愠”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乡人闻之,皆怆然而泣下 .
〖课后作业〗
〖学习反思〗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沂一中高三文言文一轮复习导学案(劝学 师说 原创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