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
plot(x,I1), grid on;
I2=(sin(alpha)./alpha).^2; axes(handles.axes2); cla;
plot(x,I2), grid on;
I3=(sin(alpha)./alpha).^2.*(sin(N.*phi./2)./sin(phi./2)).^2; axes(handles.axes3); cla;
plot(x,I3), grid on; axes(handles.axes4); cla;
imagesc(I3), colormap(gray); (五)结果分析
运行窗口如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输入可变参数缝宽a,缝周期d,光波波长wavelength,缝数N,焦距f,产生相应的图形。
下图为N=3,a=0.1mm,b=0.2mm,f=0.8m,wavelength=550nm的输出,观察多缝衍射光强分布曲线,发现在两个主极大之间有2个极小,有一个次极大;
多缝干涉随N变化而变化,N增大,亮条纹处光强增强; 单缝衍射随x变化而变化,x的绝对值增大,衍射光强减弱;
多缝衍射随x和N变化而变化,x的绝对值减小,N增大,衍射光强增大,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个极小,有(N-2)个次极大;
C5
(一) 课题:
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半导体材料硅,试编程画出费米能级和载流子(电子空穴)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设计任务:
a) 当含有的磷原子,画出上述曲线。
6
b) 当磷原子浓度增加为时,画出曲线组,并比较分析杂质浓度和温度对费米能级和载
流子数目的影响。
c) 当硅中同时含有一种施主和一种受主杂质时,试根据杂质类型和含量,画出相应曲
线,并分析杂质类型和对载流子浓度的影响。
(二)课题要求:
(1) 有输入输出界面;
(2) 根据不同的输入数据,输出相应结果,并进行分析。 参考:固体电子学导论第七章和第八章。 课题分析及思路
对含有一定杂质的半导体,在热平衡状态时,电子浓度n0,空穴浓度p0都可以由
??费米能级Ef和温度T表示出来,同时,它们还满足电中性条件p0?nd?n0?pa??和p0n0?ni2方程,其中nd也都可以用费米能级Ef和温度T,以及所掺杂质的,pa浓度Na,Nd表示出来,ni在一定温度下也是确定的,利用这些方程我们便可以作出温度T和Ef,以及载流子浓度的关系曲线。 (三) 建模
对于前两个设计任务,发现都是针对n型半导体,用n型硅的模型,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简化:在n0<0.9*Nd时,认为还处于弱电离区,用低温弱电离区的公式:
Ec?Edk0TNdNdNc2Ec?Edni2; Ef??()ln();n0?()exp(?);p0?222Nc22k0Tn0在n0>0.9*Nd时,认为已经进入强电离区,相应公式为:
122iNd?(N?4n)Ndni2;p0?; Ef?Ec?k0Tln();n0?2Ncn0在温度进一步升高时,进入本征激发区,最终Ef是趋近于Ei的。
对于同时掺有N型和P型杂质的情况,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
1. Nd>Na,这时只要把Nd用Nd-Na代替,用上面的对N型硅的模型即可; 2. Nd P型硅模型:在p0<0.9*Na时,认为还处于弱电离区,用低温弱电离区的公式: 2dEv?Eak0TNani2NaNv2Ea?Ev Ef??()ln();p0?()exp(?);n0?222Nc22k0Tp0强电离区,相应公式为: 2Na?(Na?4n)Nani2Ef?Ev?k0Tln();n0?;n0?; 2Nvp0122i在温度进一步升高时,进入本征激发区,最终Ef也是趋近于Ei的。 (四) 源程序(具体程序见M文件) %为了简化模型,设Ev=0,掺杂物质为磷和铝,下面给出N型硅的核心算法 T=1:1:800; Eg=1.17-4.73e-4.*T.^2./(T+636); Ec=Eg; Ev=0; k0=1.38e-23/1.6e-19; Nc=2.8e19.*(T./300).^1.5; Nv=1.1e19.*(T./300).^1.5; 7 ni=(Nc.*Nv).^0.5.*exp(-Eg./((2.*k0.*T))); if Nd>Na Nd=Nd-Na; switch m case 1 case 2 Ed=Eg-0.044; for i=1:1:800 n0(i)=(Nd*Nc(i)/2)^0.5*exp(-(Ec(i)-Ed(i))/(2*k0*T(i))); if n0(i)<0.9*Nd Ef(i)=(Ec(i)+Ed(i))/2+(k0*T(i)/2)*log(Nd/(2*Nc(i))); p0(i)=ni(i)^2/n0(i); else Ef(i)=Ec(i)+k0*T(i)*log(Nd/Nc(i)); n0(i)=(Nd+(Nd^2+4*ni(i)^2)^0.5)/2; p0(i)=ni(i)^2/n0(i); if Ef(i) plot(T,(Ef-Ec./2),'b'),grid on,xlabel('T/K'),ylabel('Ef-Ei/ev'); hold on; axes(handles.axes2); plot(T,n0,'b'),grid on,xlabel('T/K'),ylabel('载流子浓度/cm-3'); hold on; plot(T,p0,'r'),grid on,xlabel('T/K'),ylabel('载流子浓度/cm-3'); hold on; (五) 结果分析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图: 这是P浓度为1e15cm-3的图,上面是费米能级随温度变化,下面是载流子浓度的变化 8 这是P浓度为1e16cm-3的图,虚线是1e16cm-3的曲线,实线是1e15cm-3的曲线 由这两组曲线对比发现,随温度升高,Ef从Ei上方向Ei逐渐靠近,杂质浓度越高,这种趋势减缓,而电子、空穴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两者浓度基本相等,进入本征激发区,此时Ef=Ei,杂质浓度越高,进入本征激发区温度也越高。 下面掺杂了1e16cm-3的Al和1e13cm-3的P的曲线 可见此时呈现P型的状态,随温度升高Ef从Ei下方向Ei靠近,空穴浓度大于电子浓度,但当温度升高到Ef=Ei时,两者又接近相等。随有效受主浓度Na的增大。达到Ef=Ei时的温度也越高 实验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对专业课题的设计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认真审题,分析,根据要求建立数学模型,同时结合软件编程,充分发挥编程能力,为将来解决具体问题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对Matlab的使用,了解到了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如:它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算法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基本工具和首选应用软件。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邮《光电综合设计》报告5(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